专家:防渗膜不拆除 圆明园损失将难以挽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 09:59 人民网 | |||||||||
人民网北京3月28日讯 记者赵永新报道:针对圆明园塑料防渗膜应否拆除的问题,许多专家表示,现在如果不拆除,继续施工通水,将来对圆明园生态和园林产生的后果会更严重,损失将难以挽回。 北京地纵球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负责人李皓博士说,无论是用水泥“硬衬”还是用塑料膜“软衬”,对自然湖泊、河流的水环境破坏后果是一样的,而且全国已有许多前车之
她说,目前的防渗做得非常严密,势必导致岸边和山上更加干旱,需要引更多的水岁对植被进行浇灌,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经济上并不划算。而且,由于没有了水体循环,塑料膜之下土壤中的生物将会大量被憋死,生态系统将被毁掉。还有,圆明园的设计者之所以留下许多石头缝,一方面是考虑湖与山的水循环,而且这些石头缝是许多水生物的栖息场所,这些水生物与湖里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还能净化水环境——现在沿岸全部用水泥勾缝,将加剧整个水生态的破坏。 李皓博士和北京大学景观设计院院长俞孔坚博士等专家认为,塑料膜是几百年都不能降解的白色垃圾,根本不是一种自然元素,如果在圆明园的自然河湖底部保留塑料膜,那将彻底破坏圆明园的固有风格,改变了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本来面目。如果中外游客知道圆明园的自然湖变成了人工湖,湖底铺着塑料,那会做何感想? 专家们还指出,圆明园是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光园内的建筑是文物,园内的山水都是文物。在湖底全部铺设塑料防渗膜,已经对圆明园文物造成极大破坏,应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他们认为,如果因为拆除已经铺好的塑料膜会造成经济损失就继续施工,那将来的损失就会更大,而且生态损失和文化破坏是无法用金钱计算的。如果对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那将会开一个恶劣的先例——颐和园、时刹海等地都有缺水和水渗漏问题,圆明园防渗而没有整改,它们为什么不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