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引争议专题 > 正文

北京晨报:圆明园湖底铺防渗塑料布破坏生态平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 08:36 北京晨报

  环保专家呼吁:保护海淀最后一块天然湿地

  圆明园最近一直在进行湖底铺塑料布的防渗水工程。记者昨天特地走访了有关部门,得到的回答是出于节水的需要——此工程每年将为公园节省数百万元的水费。

  然而,环保专家告诉记者,圆明园是海淀区最后一块天然湿地,防渗工程将阻断其向
地下输送雨水的天然通道,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此外,作为一处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古典园林,其原生状态被改变之后,后果难以预料。

  -专家看法——

  防渗工程破坏生态平衡

  环保专家、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李皓博士告诉记者,几天前她到圆明园看过施工现场,看到2000多亩湿地的生态环境将被破坏,感到震惊和痛心。

  李皓说,圆明园是海淀区最后一块大片湿地,现在的防渗工程,将阻隔2000多亩向地下输送雨水的最后通道,将来可能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进一步导致地面下沉。防渗工程后再种植莲藕等水生植物,并不能起到足够的净化水质的作用。

  “防渗工程还把湖岸边的石头缝用水泥给封住了,”李皓特别指出,古人特意留出石头缝,鱼类等水生动物可以在里面栖息、产卵繁殖,同时,石缝可以将湖底吸收的水分浸润岸边的土壤,岸边的大树等植物可以吸收水分,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糊住石缝的做法完全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岸边的植物以后也只能完全依赖人工浇灌,反倒不利于节水。

  李皓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圆明园是我国古代生态保护和园林设计高水平的代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它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应得到尊重与保护,不能随意改变。它的自然生态被破坏,后果将难以预料。

  晨报记者 徐丽梅/文 王颖/摄

  -工程现场——

  圆明园湖底都被挖开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圆明园,发现这里的湖底都被挖开,长春园、荷花池、绮春园、福海,到处都在施工。在长春园,每天到这里锻炼的杨大妈告诉记者,春节前就开始施工了,湖底铺了白色塑料布,四周用水泥封死,再填上土,据说是为了防止渗水。记者看到,荷花池的施工已经结束,灌进了一些水。在福海,五六辆挖掘车正在紧张地作业挖土,在湖边的一角,还可以看到没有完全被土盖住的塑料布。工作人员说,塑料布在一个月以前就已铺好,过几天就要往湖里注水了。

  -管理处解释——

  防渗工程为节水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圆明园管理处办公室,党政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领导都在忙工程的事。该工程主要为了防止水向地下渗漏,是节水的需要。在开工之前请专家论证时,也有专家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防渗工程不利于环保。但管理处衡量之后,还是决定开工,“五一”之前将竣工。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该工程经过了文物部门批准,至于工程效果如何,“相信自有公论”。

  有报道称,这次大规模的铺设塑料布费用高达1.5亿元。但有关媒体记者日前在采访公园管理处时,有关人员说塑料布耗资大约500万元。另据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张正春介绍,3月22日他到圆明园游览时,当时公园管理处称,往年公园每年要向园内湖中放水三次,水费约几百万元人民币,铺设防渗塑料布一年可以只注水一次。他认为,铺设塑料费用远高于节约的水费。

  昨天下午,记者与圆明园管理处主要负责人联系,希望了解该工程的具体情况。他说在开会,以后再约采访。之后,电话一直处于关机或无人接听状态。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