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康世昌、辛少华聊珠峰科考与测高实录(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4日 18:33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康世昌、辛少华聊珠峰科考与测高实录(组图)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野外科考队队长康世昌(左)、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副司长辛少华(右)作客新浪聊珠峰科考与测高。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相关报道:康世昌、辛少华作客新浪聊珠峰科考与测高视频

   新浪科技讯 3月14日15点10分-16点10分,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野外科考队队长康世昌、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副司长辛少华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广大网友聊即将展开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综合科学考察和重新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高程等活动。以下是聊天实录:

  主持人 : 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抱歉由于路况的原因我们耽误了15分钟,现在我们的嘉宾聊天马上开始。

  各位网友大家都知道今年3月20号-6月20号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西藏登山队连联合对珠穆朗玛峰进行重新考察,包括重新测量珠峰的高度。下面我先来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两位嘉宾,他们是这次科考队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康世昌教授。

  康世昌 : 大家好。

  主持人 : 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辛少华副司长。

  辛少华 : 大家好。

  主持人 : 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我们的提问。今天我们直入主题,我想问一下康教授,我们知道对珠峰地区大型科学考察已经有过三次:第一次1959年-1960年,第二次1966-1968年,第三次是1975年,前三次科学考察都是在我们经济条件非常困难的时期进行的。为什么在国内经济条件非常困难那些年,进行了三次科考,第四次科考来得这么晚,要等这么多年之后才进行第四次科考?

  康世昌 : 前三次是我们科学考察,1959-1960年的时候,首先我们认为珠穆朗玛峰在我们中国境内它是独特的区域,海拔相当高,是世界之巅。所以我们中国在新中国开始成立以后到这十年以来,我们不管从体育、科技等方面得到大力发展,这时候我们筹划攀登珠穆朗玛峰,同时也配合登山我们进行科考。这是第一次科考。

  但由于我们对珠峰地质的认识不是特别全面,从不同侧面进行科考,所以我们有第二次和第三次,尽管我们当时经济十分困难。这次我们称之为第四次,是因为相对而言从75年过后三十多年里所进行的科学考察规模要大一些,是综合考察。同时需要提出的是,并不是说我们在三十年来没有干工作,事实上各个方面都在不停的干,我们这次有机会登山、科考,包括测绘在一起,我们互相协调、合作,这样让我们重新开展新的一次综合性考察。

  主持人 : 请问辛司长,这次重新测量珠峰,之前我们1975年已经做过一次,得出了目前公认8848.13这个数字。今年我们这次测量从一些新闻媒体报道上我们已经看到,这次是我国首次有专业测绘队员和专业登山队员合作,携带专业测绘仪器登上珠峰峰顶进行精确确定。这个描述里“精确”和“专业”这两个字眼是非常明确的,三十年前做的测定的这个数字,您认为精确吗?另外以现在的条件来看,当年测的8848.13这个数字,误差可能有多大,它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完成的?

  辛少华 : 我们谈任何测绘东西,如果要谈它精确不精确,这个东西受当时历史条件,尤其当时科学技术的条件,我们装备的条件,受这些条件的制约。1975年当时那种条件之下应该说我们已经进了我们最大努力,把当时我们测绘能利用一些技术、一些手段、一些装备全部利用上了。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主要是利用的登山队员把一些测量的东西,当时主要是扛上去测量的觇标,实现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峰顶树立的觇标,其他人在山下面7000多米在外围对觇标进行常规测量的技术和手段进行观测。我认为当时历史条件下,我们认为取得的成果,从精度上或者精确程度上面来讲已经是最好的,所以我们那个数字一公布之后,很快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内几乎所有的国家的认可,取代原来的数据,所以从1975年之后一直到今天为止,大家公认用的就是8848.13。

  今天我们动员全国的力量,从规模的组织,1975年是第一次,2005年是我们第二次,叫重新测量。这一次测量,原来利用的手段还基本上利用,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所以我们希望这次通过重新组织测量能在四方面比原来有所进步。一个是它精度方面希望有提高。

  第二个是,上一次1975年测的时候,只是利用当时情况,从上面弄一个钢钎往下面插,我们知道珠峰表面被雪和冰所覆盖,1975年那次是否真正插到岩石上面现在也不能完全肯定,所以这次我们希望能够把上面的雪和冰层测量出来,判断岩石高度。

  第三方面,珠峰整个峰顶上面被冰雪覆盖,我们想在上面找到一个露出的岩石找一个标记为它进行测量。以后如果后人再去测量,研究珠峰高度变化留下一个可参考的依据。

  第四方面,我们想,重力测量对于测量珠峰的高层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上一次只测到了7000多米,我们希望这一次我们尽最大努力,希望把重力测量的数据,重量仪能够再往上走一步,能够取得更高地方的重力数据,提高我们测量的精度。

  主持人 : 刚才已经介绍了,重新测量珠峰高度我们要做四个方面努力。说到人类活动与珠峰,科考、测绘、登山这三项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到现场来的,一位是科考的,一位是测绘的,我们本来也想请一位在登山方面的专家周正先生过来,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我们希望通过电话能够联系上一位登山方面的专家。这里我向网友介绍一下周正先生,周先生历任国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国家登山队教练、总教练,参加过多次的高山探险和科考活动。现在我们想通过电话向他请教。

  周教授,您好,新浪网珠峰科考聊天现在正在进行中,许多网友现在提出一些问题,也希望您从登山的角度对我们这次科考登山测高来解答一下。

  主持人 : 网友一直以来有一个谜题,谁是登上珠穆朗玛峰第一个人?你能回答一下?

  周正 : 登山珠穆朗玛峰第一个人是1953年5月29日上午11:30新西兰人爱都蒙德-希拉瑞,中国过去把它翻译成希拉里。还有一个人叫丹登-努尔盖,他是尼泊尔的夏尔巴人,他是登山的向导。这是英国登山队的登顶活动,但是英国人没上去,而参加他英国登山队的嘉宾希拉瑞和向导上去了,就上去这么两个人,时间是1953年5月29号。

  网友:我们对之前可能比1953年更早有两名队员也曾经可能说登上过珠峰,在下山途中神秘的消失了。你觉得对这个事情到现在为止有多少证据?

  周正 : 你说的这两个人,是1924年,曾经5月份有两个英国人,这是英国第四支登山队,英国队从1921年开始登珠穆朗玛峰,一个叫欧文,一个叫马洛里,欧文和马洛里他们曾经到珠穆朗玛峰的东北山脊,到了8600米的高度,后来第二台阶他没有跃过去,就失踪了。当时英国人一直认为这两个人可能是在登完了珠穆朗玛峰的下山途中失踪的,因为在1938年曾经在另外一支英国登山队,就第7支英国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东北山脊海拔8100米的高度,曾经拾到了欧文的冰镐,他们认为欧文回的途中从8100米掉下来的,掉到北山坡下死了,北坡很陡的,北山是万丈深渊,因为没有找到尸体,但是在1999年5月份,美国的高山俱乐部它有一个叫美国登山遇险者调查队,由11个人组成,其中有一个德国人,在1999年的时候从我们中国西藏沿着东北上珠穆朗玛,就是要找到英国这两个人,要解决1924年那两个英国人是不是真的在登完顶后下山途中失踪的。

  主持人 : 结果怎么样?

  周正 : 结果找到了,在8100米的山坡下方,当然那个地方是和7900、8000米附近找到了马洛里的遗体,这个遗体保留得还很好,但是整个身体革化,皮肤跟刚死的人一样,但是身体已经硬了,没有水分了,这是因为最近这几年地球气候变暖,原来盖在他身上的冰雪熔化了,所以这个人出来了。

  主持人 : 找到这个尸体之后,能有什么证明?

  周正 : 能有证明,遗体找到了,而且英国登山队好多装备都找到了,欧文的遗体没有找到。美国人经过分析以后,认为他们确实没有登山越过8600-8700米之间。已经肯定了,英国人没有上去。这个话是怎么提出来?因为1960年5月25号,中国的三个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这三个人登山珠穆朗玛峰,时间是在1960年5月25号的凌晨4点25分,这个时候看不见,天的亮度很低,凌晨你想4点多钟,天还没亮,但是已经能看到人了,当时有月光。这个时候他们后来就在山上呆了15分钟然后就下山了。这个是我们中国人最早上去的,这就是刚才他们提出第二个问题,中国人谁先上去的,不能说是谁第一个上去的,也不能说谁第二个上去的,因为登山是集体的项目。

  主持人 : 周教授,因为时间关系你能简单的告诉我们,根据现在的统计一共有多少人登上珠峰峰顶?

  周正 :我简单告诉你,全世界从1921年开始到2004年12月为止,全世界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从南坡或者从北边一共有800多人。中国人有多少?中国人我算了算,有64人,其中8位女性,8个人里面包括一位台湾同胞和一位香港同胞,这是我所能告诉你的。大概2004年5月份,那一天就有18个人登上珠穆朗玛峰。

  主持人 : 非常感谢周教授,咱们下次有机会再请教您,谢谢,再见。

康世昌、辛少华聊珠峰科考与测高实录(组图)

康世昌、辛少华聊珠峰科考与测高实录(组图) 康世昌、辛少华聊珠峰科考与测高实录(组图)
康世昌、辛少华聊珠峰科考与测高实录(组图)

康世昌辛少华作客新浪聊珠峰科考与测高

(点击小图看大图)
点击此处查看第四次珠峰科考测高专题

  

   刚才非常感谢周教授非常详细回顾和给了一些数据,我想登山的过程是非常艰险的,也是付出很多生命的代价。这次珠峰科考也包括很多登山活动在内,我先想问一下辛司长,测量高度和登山是紧密结合的,结合的程度是怎么样?您给网友介绍一下。

  辛少华 : 我刚才说了1975年那一次我们主要测绘人员到了7000多米,没突破8000米,当时主要靠登山运动员和他的辅助人员,测量标志,测量觇标,2米5高这样一个标志带到峰顶上,而且竖起来。这一次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希望真正测量人员能够登到峰顶,亲自去搞测量的工作,现在我们准备了6个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在进行登山技术方面,登山技能、体能方面的培训、训练,现在正在西藏进行适用性训练。

  主持人 : 我之前通过新闻报道看见中国测绘队的队员在秦岭进行苦练?

  辛少华 : 那是在春节期间,当时想在秦岭或者陕西、四川交界的地方,当时想爬一些雪山做一些事情。

  主持人 : 测量队登山训练和以登山为主的登山队员还有一些差距,他们训练主要集中哪几个方面?

  辛少华 : 这个刚才我说的,因为这些我们毕竟是非专业的而且原来这些测量现在我们所选拔出来的测量队员,登山经验也不是很足,我们从最基本的训练起,主要就是基本的技能,基本的技巧、技术,还有体能方面一些训练。

  主持人 : 测量登山队你刚才说了主要是六个人组成。 他们和西藏女子登山队团队同行,一起上山吗?

  辛少华 : 肯定是。我们测量队员本身他们掌握测量技术,同时我们是非专业的登山队员有可能上不去的话,我们同时也在对现在一些准备登顶的登山队员进行测绘知识的培训,如果我们测量队员上不了山顶,希望他们能把仪器带上去,把峰顶测量工作完成,这是预备第二方案。

  主持人 : 这次我们科考叫大型综合科学考察,大型、综合体现哪些方面?

  康世昌 : 是相对而言,所谓大型、综合,我们一般是说综合,所谓综合,原来我们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一直进行的科考都是从某种侧面,某一个方面侧重,比如我们研究冰川变化或者研究冰芯,或者我们在冰川上打冰芯,或者仅仅做一些大气的研究。我们前面谈涉及到好几个内容,主要四个方面,大气物理、化学方面、冰川和生物多样性、地质方面,这四个结合起来基本上算综合性考察,主要涉及,它有好处各方面的专业人员,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员在一起科技讨论,采集样本,可以互相合作,他可以采集植被样品,互相合作,不同背景可以互相学习、促进。

  主持人 : 组队来看包括哪些队员在里面?

  康世昌 : 我们这个队员主要是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就从兰州、北京地质所、地理所、青藏高原所、勘探所等等各个所,同时我们还有一些像教育部、四川大学一些教授。另外我们有大量的后勤保障人员,所以从这个角度相对而言就算比较大型。

  主持人 : 整个科考队由多少队员组成?

  康世昌 : 我们前一段时间报出来数字是38个人,后来也有些研究生、博士,中间交替、互换,前后持续90天的时间,这样的话前后可能要40多个人。而且我们有些项目它持续的延续下去,因为珠峰这个地区比较独特,我们有些项目要持续的观察下去,也是科学院支持,青藏高原建立一些长期观测站。

  主持人 : 这次从3月20-6月20号这段期间我们队员要上高原,也要到珠峰地区去,最高高度到哪个地方?

  康世昌 : 我们这次检测点是6500,我们试图超过6500搜集一些样本,这些样本要是搜集不到,我们跟登山队有协议资源共享,他们可以协助我们6500以上到8848米可以采集一些什么样品。我们这次主要问题在6500米,毕竟我们原先登山老队员,所谓的登山、科考老队员,像我们在6500这里面,我算了一下只有两个人,我和其中另外一个人曾经爬过7000多米,6千多米我是不在乎,今年几个年轻人我很担心,不管怎么说,我们希望能把他们带出来。

  主持人 : 康教授你本人到6500米做哪些项目?

  康世昌 : 我从97年开始到2003年打冰芯,我们拿一个并钻在冰川下来钻下去,把冰芯冷冻状态分析它的化学样品,看它的环境时间变化。

  主持人 : 我们这次科考要突破以前的科考,也与以前的科考积累密不可分,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一下之前的几次科考?

  康世昌 : 最简单其实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三次考察奠定整个珠峰地区科学数字的基础,因为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原来这个地区许多方面是空白,比如土壤、整个环境,比如冰川变化、地质、古生物、地球物理,高山生理,前三次考察全都有,它做了大量的工作,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这是我们目前进行科研考察大量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是无法展开的。

  同时我们这次与前三次有什么差异?就是我们增加一些新的项目。比如哪些项目,我们检测大气中的气体,检测一些持久性污染物,这些都是原先没有过的。同时我们在珠峰,比如在6500检测场我们建立气象站,我们查一下大概全世界目前没有这么高的自动气象站,这个地方观测出来的数据也是很宝贵,拓展了我们研究面,跟前三次比较。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50,000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