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中国南极第21次科学考察专题 > 正文

中国科考队冲击南极冰盖顶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 09:37 北京青年报

中国科考队冲击南极冰盖顶点

昨天中国科考队冲击南极冰盖顶点

  中国科学家7日向冰盖最高区域发起冲击,预计8日晚将到达最高点。

  冰穹A(DOME-A)是南极冰盖的最高地区,也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冰穹,气候条
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因此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进入此地进行科学考察。

  1992年,中国在南极考察国际合作项目中承担了这个区域的调查任务,为此,中国曾5次派出考察队,为这次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此次中国科学家在冰穹A的每一步,都是人类在这里的第一步。

  2005年1月,是中国南极考察史上应该记住的月份。4日21点43分,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冰盖队成功进入冰穹A区域,这是继1999年之后,中国人第二次进入这片号称“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冰盖最高区域。

  此前,中国南极冰盖队的行进就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阻碍:车辆不断出现故障,气候条件也越来越恶劣,宿营点到达海拔3515米后,队员们相继出现了头疼等高原症状。

  5日晚,冰盖队距最高点的距离只有100多公里。此后他们休整一天,为即将开始的冲顶做最后的准备。

  7日,冰盖队开始向南极冰盖最高点发起最后的冲击。如果一切正常,8日晚,他们将到达最高处。之后,他们将在这一地区进行系统、细致的测量,确定最高点的准确位置及它的经纬度,并拿两个冰样。截至发稿时,科考队还在挺进中。

  5年前,李院生也是队长,孙波、徐霞兴、张永亮等也是队员。他们也挺进到了距中山站1128公里的地方,离最高处只有180多公里,但他们必须回去了。返程前,他们在那里埋了根竹竿作为标志。

  这次竹竿还在,但他们要继续向前了。突破自己创下的纪录,创造中国人在极地考察史上的另一个纪录。

  当然,他们还承担着另一项任务———拿到冰穹A的冰样,完成中国在南极考察国际合作项目中承诺的任务。

  因此,很多从事极地研究的专家们认为,站在人类认识自然、了解自我发展进程的角度上看,他们的行动就更有意义。

  -出发:前方就是冰穹A

  冰盖队最后的出发日期定在了2004年12月12日。此前,他们曾想在6日启程,但因为准备不足而放弃了。队员们再次检查了车辆、雪橇、配载、物资等,一切简单却很谨慎,因为,冰盖不会留给他们太多的纠错机会。

  下午6点,13名队员和4辆雪地车离开了中山站。此后的一天,他们走了30公里,不到计划行程的一半。但因为中山站位于海拔100米左右,冰盖队从出发开始就一直处于爬坡状态,所以,对于第一天的成绩,队员们仍然认为是开了个好头。

  第一个宿营地点设在了南纬70度13分,东经76度39分。队员们选择了与风向呈35度夹角的位置,四辆车呈“T”字形排开。两辆工作车排在了上风口,它们要尽可能保护生活舱和乘员舱不受风雪袭击。

  入睡前,队员们要做好第二天的准备工作。机械师们开始检查车辆,他们要给车辆加油。这次冰盖考察配备了电动加油泵,加满一箱油需要10分钟。据说,此前都是手摇加油泵,一次加油要用45分钟。

  整个准备工作持续了两个小时。一切都要按照程序操作,缺少哪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接下来的前进速度。

  当晚的天气很好,在洒满阳光的冰盖上,队员们度过了离开中山站的第一个夜晚。按照计划,他们应该在元月初到达南极冰盖的最高处冰穹A,英文叫Dome-A。这里距中山站1300公里,海拔4200米以上。

  对于冰穹A中A的说法很多,其中两个说法比较被认同,一是因为冰穹A是南极冰穹里最高的,所以用A来代替。还有一种说法就很有故事情节了,因为最高就更接近太阳,因此用太阳神阿波罗来比喻也是可以的,而A恰是阿波罗的第一个字母。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前往冰穹A的最高区域还是人类首次,前途之险峻让队员内心深处多少有些不安。

  -冰裂隙:队员们陷入“地雷阵”

  12月22日,一整天,冰盖队都在冰裂隙区域里行进。用他们的话说,像是走在冰做的“筛子”上,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

  恐惧笼罩着整个车队,一切行动都变得谨小慎微,即使是下车伸展一下筋骨,也必须带上一块木板。人要踩在木板上,以减少脚对冰面的压力。

  14点左右,危险终于出现了。“PB170”雪地车终于将一条冰裂隙碾成了大洞,“PB170”晃晃悠悠地开过去了,有惊无险,但随后的车辆就需要迅速调整方向了。

  一切来得过于突然,坐在后面打盹的机械师盖军衔听到了队医童鹤翔的叫声,他翻身起来,冰洞就在眼前了。根据经验,小盖意识到加速硬冲的成功概率不是很大,他立即大喊:“刹车!”

  童鹤翔也意识到强行通过有些冒险,于是,他迅速向左打轮,雪地车在距离冰洞不足一米的地方停下了。这是一个宽半米、长4—5米的冰洞,边缘冻雪很薄,他们庆幸没有采取过激的行动。

  随着队伍的不断深入,冰面上被雪地车辆碾出来的“冰洞”和“冰缝”越来越多。

  宿营地终于到了,但孙波通过冰雷达发现,营地周边布满了冰裂隙,其中一个距生活舱只有5米。孙波走过去,用铁锨一挖,冰面上很快露出了直径2米的冰洞。

  冰盖队陷入了“地雷阵”。队长李院生建议孙波用冰雷达探测出一个安全区域,然后用绳子围起来,所有队员必须在此范围里活动。

  夜深了,李院生和孙波却难以入睡。他们需要盘算出第二天的突围计划。

  -地飘雪:世界变得如此惨白

  23日,冰盖队还没有走出冰裂隙区,南极冰盖上最可怕的“地飘雪”天气又开始了。

  一时间,周边的一切都被掩盖在了冰雪里,冰盖表层上的积雪被卷上了天空,并形成了屏障,稍有距离就很难看清楚。在冰盖上行进,最怕的就是遇到这样的天气。

  实际上,风是从前一天的夜里开始的。等到队员们起床,雪地车和雪橇都被雪粉缠成了冰疙瘩。因此,队员们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刮雪。

  出发的时间推迟到了11点15分,这是出发以来第一次中午启程。“地飘雪”还在继续,第一辆车上的队员根本看不到冰面,他们只能靠卫星定位系统来指示方向,而驾驶员也只能靠感觉寻找安全的路线。

  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很想拍到冰裂隙的镜头,遗憾的是“地飘雪”将一切都遮挡得严严实实,他们整整盯了一天,除了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没有看到。世界变得如此惨白,这是他们以前从未见到,甚至没有想到的景象。

  -“抛物”:推迟车辆的“高原反应”

  24日,冰盖队车队进入了海拔2800米的地带,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明显减少,油料因为得不到充分的燃烧,雪地车开始大量排放黑烟,动力也开始下降。

  最先出现“反应”的是机械师徐霞兴驾驶的“PB240”,从下午开始,发动机就持续高温。停车检查,除了防冻液的温度居高不下外,一切都很正常。盖军衔建议发动机的水温要保持在90℃以下。

  当天,队长李院生驾驶的雪地车烧掉了6升防冻液,这让3位机械师惊呼万幸,一天当中烧掉6升防冻液却没有烧坏发动机,真是奇迹。

  “PB170”的“反应”最剧烈,一路上,它不停地发出老人般的咳嗽声。因为缺少动力,“PB170”的颠簸也比往常剧烈了许多。两天后,冰盖队形成共识,车辆出现了“高原反应”,必须再次减轻负载。

  事实上,将回程所需要的物资留在沿线是正确的选择,这样既可以加快行进速度,也可以保证返回途中的供给,因此很多国家的野外队都采用过这样的办法。但无论怎样,人们还是尽可能地多带物资,他们害怕回来的途中找不到留下来的东西。果真如此,后果就不难想象了。

  其实,从中山站开始,他们已经在沿途留下了40桶油料。而19日晚上,冰盖队到达了距离中山站464公里的海拔2550米高度时,李院生就考虑到向高海拔挺进需要轻装等问题,于是,他决定再留下部分食品和物资。

  接下来的一天,队员的主要任务是在冰雪上挖一个大坑,然后将20箱航空餐埋起来。从这一刻,队员们就已经意识到沿途“抛物”就此开始了。因此,他们开始严格控制车的耗油量以及个人的消耗数量。

  这一次,队员们经过严格的计算,决定再留下14桶燃油、8箱航空餐。而此时,他们也做好了此去不复还的心理准备。

  -抛锚:新年的第一个礼物

  元旦到了,冰盖考察队也如期收到了圣诞老人的“新年礼物”。早餐后,队员开始做出发前的准备。他们计划这一天跑到距中山站1000公里的地方。10点15分,冰盖队从宿营地出发。李院生看着三辆雪地车都冒着粗大的黑烟柱,就担心会出现问题。所以,从出发开始,李院生就不断地电话询问车况。然而,所有的回复都是“很好”、“正常”、“没问题”,这让李院生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欣喜。

  去过极地的人都知道,在冰盖上行进,是要靠一点运气的。看来新年要有好运气了。中午,车队又开始爬坡了,“PB170”因为故障被留在了距中山站760公里的地方,而剩下的三辆雪地车,也因为昼夜兼程,爬坡的速度已远不如前。

  终于,第二辆雪地车熄火了。根据过去的经验,即便是“高原反应”,最多是速度减慢,而突然熄火,李院生意识到是出现新问题了。果然,这次是高压油泵出现了故障。拆掉导油管,发现里面全部是絮状油泥。随后,打头车辆的动力也开始减弱,但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机械师只好像修理前一辆车那样,也将油管拆下来清洗,然后再加一些防冻液。

  一切恢复正常,但这一天,冰盖队只前进了57.56公里。虽然海拔高度增加了118米,可他们没能到达距中山站1000公里的地方。

  -冲顶:最后的集体检查

  1月6日,冰盖队到达了距离中山站1128公里的位置上。李院生决定队伍休整一天,这是冰盖队自出发以来的第二次休整。李院生规定,这一天队员要完成三项任务:体检、车检、准备。

  上午10点,队医童鹤翔开始给队员们检查身体。进入冰盖以来,他已经给大家进行了三次体检,但并没有把详细检查情况通报给大家,而每次他只是说都还不错。可事实上,大家的血压普遍偏高。童鹤翔说这是正常现象,在高海拔的地区活动,血压低其实更让人担心。他嘱咐队员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如果头疼加剧,要立即吃药。

  机械师们比以往更加细致地检查了车辆。几天前,雪地车陆续出现供油不足的情况,甚至中途熄火,但始终没有找到原因。机械师们只好期盼通过细致的保养,让车辆挺到最后一刻。这天,李院生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他自愿做了伙头军,给大家煮羊肉、煮面条。

  就要冲顶了,但队员们却很少谈论冲顶的事情。这里距离顶点只剩下180公里了,如果顺利,8日晚就可以到达冰穹A的最高区域。不说不等于不想,队员们都在电脑前完善着此后两天的计划。孙波全面检查了冰雷达的状况,从7日开始,冰盖队每前进一步,都要靠冰雷达的指引。因此,不能有半点闪失。

  7日,冰盖队开始冲顶了。因为种种原因,目前,后方没有再得到他们的消息。

  -记者手记

  -每天三分钟的南极电话

  我们有幸了解到南极冰盖考察队的准确进展得感谢厦门电视台记者王海青。他一直坚持和前方保持着联系,即使是在他手术期间,关于南极冰盖队的报道也从未间断过。

  此次见到王海青是在国家海洋局极地办。他说,从去年12月12日冰盖队启程,他就和他们保持着联络。

  作为厦门电视台的记者,王海青曾在中山站度夏,而那一年正好是李院生第二次带领冰盖队,向内陆冰盖挺进了1180公里。在那些日子里,王海青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守在短波旁边,听站长李果和李院生的对话。

   因为风雪的缘故,电话时通时断,因此,他们的对话也就十分简单。首先是通报冰盖队所达的经纬度,然后是队员的身体状况,接下来才是设备、科考进展等等。王海青说,只要前方一切顺利,接下来的那个夜晚就是轻松快乐的。

  这次冰盖队的三名机械师中有一人来自厦门,他叫盖军衔。分手前,王海青和小盖约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最好保持三分钟的通话。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合作完成了40篇稿件。

  小盖的电话多在夜里2点以后。王海青说,日子久了,他每到这个时间就兴奋,并一直要持续到凌晨6点左右。因此,王海青每天的休息缩减到了3个小时。

  在中山站的时候,王海青曾有机会走进冰盖30公里。对于他来说,冰盖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危机,他比很多南极考察队员还要有体会。因此,每天的22点05分,他一定要收看央视10频道的《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他说,根据镜头的平稳状况,他至少可以判断前方的天气情况。

  由于很多原因,小盖的电话并不是每天都能打来,加上通话时间有限,电话一接通,小盖首先要念一串只有王海青才听得懂的数字,比如:79、950、25等,王海青

  就知道冰盖队已经到了南纬79度,向冰盖内部挺进了950公里,目前的气温是零下25℃。

  王海青说,目前让他不安的是随着海拔高度的提升,小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弱,语速也越来越慢。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20天。他说,继续南上,他们将面临更严重的高原反应。

  在王海青的手机里一直保留着两条信息,一条是冰盖队队长李院生去年11月15日16点41分从澳大利亚发来的,内容是:“船刚起航,大概10天后到达中山站,海况还不错。下面的几天就开始忙了,手机信号也快没有了,祝工作顺利。新年快乐!”此前一小时,盖军衔也发来了一条,内容和李院生的差不多,只是多了中山站的电话号码。

  -回放

  -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期间,中国曾4次挺进冰穹A。首次是钱嵩林带领的冰盖队,受到设备的限制,他们只前进了80公里。之后是秦为稼带领的冰盖队,他们挺进了200公里。然后是李院生带领的三次队和四次队,分别挺进了500公里和1180公里。

  2002年,第五次冰盖队主要是以采样为主,深入冰盖200公里。这几次行动为我国独立组织南极内陆冰盖野外考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链接

  -

  由于冰穹A独特的高原地理特征,是冰盖动力学观测研究的理想区域。这里的冰盖由原始堆积而成,冰层中储存着具有全球气候变化的信息和大气本底环境信息,是南极冰盖最理想的冰芯钻取地点。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广泛受到铅污染。在远离人口居住区,如南极,尽管铅的污染量很小,但仍然明显高于地球自身环境的天然含铅水平。自从无铅汽油的引进和使用以来,已经发现南极雪层中的含铅量有所下降,但仍需更多的观测资料来证实这一减少趋势是否仍在持续。

  此外,分析铅的同位素(204~208)含量的比值,有助于发现铅进入大气的释放源,从而掌握铅的污染来源。

  背景

  中山站至冰穹A的断面考察计划的构想,可以追溯到1988年原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南极考察12年规划》。规划中提出要在1990年开展长距离内陆考察。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1991年前后,我国开始组织草拟“大断面计划”即“中山站-南极点断面”(MZPE)的构想建议。在1992年22届SCAR大会(巴里洛切,阿根廷)上,确定了对南极17个冰雪断面的国际合作考察计划,人类试图从南极原始冰盖里获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

  在确定的17个冰雪断面里有一条主断面,东侧从南极半岛到南极点,美国人承担这一段的考察任务。西侧从中山站到冰穹A,再到南极点,这一段与中国预备进行的考察区域不谋而合,因此,中国承担了考察任务。

  目前,美国已经完成了主断面西侧的考察任务。

  资料提供/王海青

  文/袁力

  供图/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栏目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