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文馆里 零距离触摸高科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2日 09:03 北京青年报 | ||||||||
![]() 投资三亿耗时三年今天下午正式向公众开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记者: 曾伟 本报讯 怎样驾着“水陆两栖飞船”成功地从恐龙岛救出性情暴虐的雄性霸王龙“托尼”?被长着长毛的远古猛犸象喷一脸唾沫星子是个什么滋味?在“星际旅行”中怎样只用一个按钮就搞定去火星还是木星?
今天下午,投资3亿多元人民币、耗时近三年建成的北京天文馆新馆开始对公众开放。届时,在这座设备之先进堪与美国芝加哥阿德勒天文馆、纽约海登天文馆等世界级天文馆相媲美的世界一流天文馆里,市民将有机会亲身经历上述种种险象环生的惊险之旅,体验由数字宇宙剧场、3D动感影院、4D动感影院和太阳真空望远镜等尖端天文科普设备带来的新奇和刺激。 数字宇宙剧场:木星火星随便去 身处新馆宇宙剧场的球形穹幕之下,立马产生一种置身夜空的感觉。 北京天文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天文馆改扩建工程添置的设备中,最打眼的当属数字化宇宙剧场。 这套设备是世界上第一套激光全天域投影系统,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宇宙剧场。与原来传统天象仪不同的是,除了画面更加明艳清晰,它可以从任意观察点,以任意角度展示星空,演示几万年前或后的星座变化,模拟恒星、行星、彗星、星云等天体。还能在穹幕上拼接出模拟的三维太空环境,实现虚拟太空漫游,观众坐在剧场里,仿佛坐在宇宙飞船上,在太阳、地球、星星之间穿梭。 最有意思的是,观众可通过座椅上的按钮来操控宇宙剧场的节目。工作人员打比方说,比如大家一起进行星际旅行,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到底是去火星还是去木星,观众可以通过座椅上的操作键进行选择。 如果大多数人选择了“去火星”,电脑将会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带着大家飞往火星。观众还可边“旅行”边提问,一趟下来,既新鲜又长见识。 据了解,宇宙剧场对外开放后,将全天放映从国外引进的穹幕大片《寻找生命》。有意思的是,由于剧场的座椅能够调节,届时观众躺着就能看星星。 4D动感影院:银幕下雨观众“挨淋” 最让记者感到惊奇的是在4D动感影院。在这座我国目前最大的4D动感影院里,6台同步电影放映机在180度的环形银幕上放映具有立体效果的电影。 对外开放后,一部名为《生命颂》的大片将在这座拥有近200个座椅的影院首先上映。从行星撞地球带来生命的种子,到产生单细胞生物,一直到现在这个缤纷多彩万物蓬勃生长的世界……《生命颂》展示了生命从一次偶然的星际碰撞开始进化的神奇历程,让人叹为观止。 而4D动感影院里的特殊设备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当银幕上一只长着长毛的猛犸象伸长鼻子对着记者时,记者竟真的被喷了一脸水。而一条远古的始祖鱼从水面跃出时,记者更是被溅得满头满脸都是水。 细究个中奥妙,原来机关全在前面座椅后背正对着观众的小盒子里。小盒子上有两个小孔,一个往外喷水,一个往外吹气。它们配合剧情,时不时给观众喷喷水或者吹吹风。再加上银幕旁边制造的烟雾和气味的特殊设备,让人们在吓一跳的同时,也体会到影片逼真效果带来的意外之喜。 工作人员介绍,所谓4D动感影院,就是加上特技效果的三维立体电影。除了立体视觉效果之外,电影中的烟、雾、风、雨、气味、振动都会让观众有所感觉,同时座椅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产生振动和坠落。银幕上刮风,你会感到凉;银幕上下雨,你就被淋湿。身处4D动感影院,观众不再是袖手旁观,绝对会身临其境。 天文知识展区: 亲手描出太阳黑子 太阳展厅也是新馆里必须“到此一游”的地方。 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逼真的太空神秘氛围,整个太阳展厅的布置,仿佛一艘宇宙飞船,悬挂在星空当中,俯瞰着地球和整个太阳系,不时还有流星从天际划过。 从展示太阳结构的直观模型,到人类认识太阳的历程,太阳展厅通过各种不同展示方式,向观众介绍了太阳方方面面的知识。 通过太阳光真空管和各种辅助设备引入的太阳光球和色球的全日面图像,在太阳展厅里,平时刺眼的太阳,在观众面前变成了直径达一米八的温和的“白色圆盘”,太阳上面的黑子和耀斑也一览无余,在这里观众甚至可以自己动手描出太阳黑子。 值得一提的是,将于2008年发射升空的“中国哈勃”———我国自行研制的太阳望远镜模型,被摆在太阳展厅中心,颇为打眼。 此外,为给观众提供更多的科普知识,新馆还制作了天文古仪展、天象演示设备展,在地下一层布置了太空画展。 3D动感影院:戴上墨镜坐“飞船” 未来某一年,“恐龙岛”发生了危机,火山爆发,火红的岩浆四处流淌,此时地球上唯一幸存的雄性霸王龙“托尼”却被困在岛上,地球科学小组奉命在火山爆发和摧毁岛上所有生命之前救出“托尼”…… 在3D科普剧场里,记者坐上“水陆两栖飞船”———实际上这是一个船舱式动感座椅,戴上酷酷的墨镜———眼前的逼真立体效果全靠它了,就随地球科学小组出发了。 一路上,营救小组时而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穿行,时而撞上岛礁沉入海底,甚至当飞船在海面飞行时,还有海风拂面的感觉,而当霸王龙“托尼”张开血盆大口对着飞船狂咬时,一种腥热之气更是扑面而来。但其惊心动魄“出生入死”的程度,绝对超过《侏罗纪公园》。 工作人员介绍,这座3D科普剧场是我国目前第一个采用船舱式动感座椅的动感影院,它由6组8座飞船般的动感座椅组成。这些动感座椅除了能随着剧情需要,时而上升下降,时而前后运动,时而左右摇摆,还能对着观众吹风,再加上惊险刺激具立体效果的特效电影,想不“身临其境”都难。 太阳观测台和大众天文台: 新楼头上两个“包” 北京天文馆新馆楼顶上,多出了两个“圆包”。它们是新建成的太阳观测台和大众天文台。 与原来老馆相比,新建的天文台可算得上是“鸟枪换炮”。 据介绍,新建的太阳观测台配备了一台口径30厘米、总长度40米、总重约10吨的太阳真空望远镜,堪称望远镜中的“巨无霸”。 这个“大家伙”是北京天文馆专门在国外为新馆太阳观测台“量身定做”的,主要用于太阳观测。除了口径为30厘米的主镜,“巨无霸”望远镜还有4个口径为8厘米的小望远镜和主镜捆绑在一起,而直径40厘米、长达40米的真空导光管,一直从天文台大楼楼顶往下穿过数层楼板直至一层,加上支撑钢架,“巨无霸”重达10吨。由于结构复杂,十几位工程技术人员仅安装“巨无霸”的“外壳”就花了一周时间。 据介绍,通过太阳真空望远镜,观众可看到实时的太阳像和亮丽多彩的光谱,而太阳黑子、谱斑、暗条、日珥、耀斑等各种太阳活动现象也都会一目了然。此外,还可以将太阳光球和色球的全日面电视图像引入太空剧场和展厅,对太阳活动进行实时播放。 大众天文台配备的400毫米折反射天文望远镜也不是“吃素”的,主要用于夜间天体的目视、照相和CCD观测。观众可通过它观测月亮、行星、彗星、恒星、星云星团和双星等。 在两座天文台之间,将设置一个“星光露天观测场”,今后每到流星雨之类的重大天象活动,天文馆将在上面组织各种观测活动。 造型独特: 双曲面玻璃幕墙 随着拥有双曲面玻璃幕墙独到造型的新馆落成,西外大街又多了一景。北京天文馆老馆那座著名的圆顶建筑也告别了它多年来以独特风格在西外大街“特立独行”的历史,从此北京天文馆新、老两馆在西外大街交相辉映。 据介绍,北京天文馆新馆总共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高30余米,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地上八层,地下两层,朝北临街一面由玻璃幕墙构成。设计者为了更好地在北京天文馆这种科普场所突出科学氛围,新馆在设计思想上借鉴了物理学上相对论和超弦理论两大理论。设计人员在大楼内部还专门设计了一些由下而上弯曲的管型结构,力图在新馆中表现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时空弯曲的概念,入门时经过的通道名为“时空隧道”,以奇怪的流线型双曲面造就———它模拟的是科学家设想中的多维时空之间穿梭通道“虫蚀洞”。透过北面临街的玻璃幕墙,这些巨大“管道”隐约可见,尤为引人注目。 新馆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巨大廊桥,透过廊桥,老馆那座圆顶建筑仍然清晰可见,新馆老馆在建筑风格上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附:门票价格(单位:元) 场馆 成人 团体、学生特殊群体 学生团体 展厅 1 0 5 2 宇宙剧场 4 5 3 5 2 5 4 D 剧场 3 0 2 0 1 5 3 D 剧场 3 0 2 0 1 5 注:特殊群体指持有老年证、军官证、士兵证、残疾证的群体。展厅:每周二对学生团体和特殊群体免费开放(团体提前一天联系)。以上为试运营期间的价格。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王晓溪 -本版制图/美编室巨琳 -位于楼顶的“巨无霸”望远镜 -银幕上的风雨烟雾,观众都能感受到 -数字宇宙剧场的座位有操作键 -数字宇宙剧场可以躺着看星星 -我国最大的4D动感电影院 -3D动感影院记者体验营救恐龙 -太阳展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