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专家对包头空难遇难者家属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 10:26 北京科技报

  文/童光来

科技时代_专家对包头空难遇难者家属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遇难者家属来到“11·21”空难现场为遇难者举行祭奠仪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科技时代_专家对包头空难遇难者家属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打捞上来的部分飞机残骸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包头空难发生后不久,包头市第六医院就派出了一支由4名心理医生组成的“心理治疗专家组”,对空难现场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经过努力,干预专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效,然而遇到的困难也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空难”发生的当天下午,张捷就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即将停下手头的工作。11月21日傍晚来临前,他召见了医院的心理医生,告诫他们,每一个人随时有可能被抽调到救灾
第一线。

  一周之后,包头市第六医院心理科主任龚翠萍通过电话向本报记者讲出了几天来最想说的一句话,“那次紧急会议确有先见之明”———她和李丽珍、王晶等人,果然在空难发生的第二天,即被派往南湖公园救灾现场,彼时院长张捷亲自披挂上阵。

  在“11·21包头空难”发生之后不久,包头市第六医院就在该市卫生局的指示下,成立了一个由4名心理医生组成的“心理治疗专家组”,对空难现场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但是,尽管早有心理准备,空难现场的“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仍然出乎龚翠萍等心理干预者的预料,也超出“干预方案”的设计:出现遇难者家属不配合的情形,“他们拒绝接受心理干预”;“受干预人群太多、太分散,我们马不停蹄,自己有时也感到无助”……

  心理干预者遭遇“信心波动”,一位老人悲苦地说,我什么也不要,我只要我的儿子。

  11月28日,张捷带领他的同事已经连续战斗了6天。据了解,他的部属,多是平生第一次出现在重大灾难的现场,对“居丧者”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的。

  龚翠萍告诉记者,在直接同遇难者家属见面的第一天,现实情况让他们感到“难度大”。

  “一位山东来的老太太,躺在宾馆的床上,心情非常悲痛,几天前她的小儿子遇难了。在同她侄女接触后,我们非常担心,因为她患有高血压,我们不愿看到她发生意外。”龚翠萍对记者说。

  在专家看来,遇难者家属一般都会经历情感休克期、麻木期和否定期三个阶段,而上述情况是典型的情感麻木期的表现,“他们对外界的反应不是很强烈”,此时专家组工作的最佳效果,就是要让居丧者把心中的悲伤宣泄出来。

  “那一次没有成功,我们尝试着跟老人见面,想引导她表达悲伤,但老人拒绝和我们交谈,她只是说,我什么也不要,我只要我的儿子!”类似的情景场面,在龚翠萍近几天的记忆里,不断叠加。她说,已经很难分清哪一件事情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两三天后抢回一些阵地,他们不再紧张,并逐渐出现一些小型策划。

  几位第一次面对重大灾难,实施心理干预治疗的心理专家,在信心受挫的情况下,仍然显示了坚韧的品质。6天时间里,他们对分居在不同宾馆的遇难者家属实施了直接或间接的心理危机干预,同时,干预对象扩展到参与救援的官兵、官员和记者。

  “我看到有官兵出现恶心、呕吐、不吃饭的症状……可是在执行救援任务时,他们什么也顾不上,一个个地往水里跳。我听说,有些武警小战士,一到晚上就怕黑,晚上想上厕所也不敢出去。而有的记者,在采访完毕返回总社时,不愿上飞机。”龚翠萍说,“对于这些处在外围的人群,我们就直接同他们交流,进行心理辅导。”

  两三天之后,张捷等几位心理专家对症状比较突出的“外围人群”进行了心理干预,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他们针对遇难者家属,分门别类地展开了一些“救治策划”。

  有一位河南乡下来的老母亲,在亲戚陪同下,来包头“看望”她的儿子。事实上,她的儿子已经在空难中死去了。因为她曾经有过精神失常,所以亲戚没告诉她真相,一路上只是告诉她,儿子在包头出了点事,要她赶过去。

  “直到现在,我们仍没有告诉她真相,首先给她细致的照顾,为她精心准备了药物。我们想等她足够平静的时候,找个安静的房间,把真相告诉她。”龚翠萍说。

  我们干预别人,谁来干预我们?

  在张捷提供的《11·21空难后人群心理危机干预方案》中,记者留意到,专家组比较具体地将危机干预分为四个阶段,比如,“第一阶段:治疗者应该允许并鼓励居丧者反复哭泣、诉说、回忆。如果居丧者会有一些对死者想说而没能说的话,做而未能做成的事,此时必须鼓励他们表达出来。第二阶段,治疗者必须帮助居丧者认识、面对、接受失去亲人这一现实……”

  尽管有比较具体的方案,然而在院长张捷看来,这次危机干预工作,他们做得“不够成熟”。

  “主要是实践经验的缺乏,我们在尽最大力量为灾难现场人员提供帮助。”在工作间隙,张捷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诚恳地说。

  不仅如此,人力也是一大问题。经过短短几天的“超负荷运转”,龚翠萍几个人出现了“透支”的迹象,她自己患上了感冒,在与记者交谈时,不住地咳嗽。

   另外,作为个人,她和其他人一样,体验着灾难现场给予的视觉的刺激、居丧者情绪的感染等,正如他们所说,他们自己也需要心理专家。“我们希望将来能培养大批的职业性的心理干预专家,一旦出现重大灾难,能够迅速组成一个庞大的队伍,最好是一个(遇难者)家属家庭,配备一到两个专家。”龚翠萍说。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心理危机干预新闻

新浪科技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通讯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