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投入31亿元力推“奥运科技行动计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6日 09:24 新京报 | ||||||||
文/谢言俊 (本报讯)2008年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将突出人文奥运的理念,注重运用本国原创性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奥运期间,“人脸识别”、“宽带奥运”、“3G”、“智能化交通”等新名词将在北京成为现实,31亿元的资金投入,449个分项目和课题,400多名专家组成的科技奥运咨询专家库共同促成的“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将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科技奥运“的理念。
300多代表论坛共谋科技奥运 昨天,由科技部、北京市政府等举办的科技与奥运高层国际论坛上,300多名与会代表围绕北京奥运建设中的关键科技、技术选择等问题展开讨论,来自国际奥委会、第25—29届奥运会组委会、有关举办国(城市)的官员,有关国家驻华使节和专家参加了论坛。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杜占元介绍,“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主要围绕奥运场馆建设,奥运安全保障,大气环境、水源和洁净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运动科技等6个方面。 逾八成路灯靠太阳能供电 奥运场馆建设科技方面:重点开展智能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示范工程;新型建筑材料开发应用;场馆局部控温技术开发应用等研究。确保奥运场馆的顺利建设和使用的安全、便利和舒适。 大气环境、水源和洁净能源方面:重点开展北京水源保护、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技术、清洁煤技术研究与示范、太阳能光电光热技术开发等的研究与应用。到2008年,北京城市垃圾将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资源化率达到30%;力争在奥运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奥运村90%的洗浴热水采用太阳能集热技术。 奥运公交车辆采用电动汽车 交通技术方面:主要开发基于3S技术的智能交通,建立高效的智能交通网络系统;围绕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在推广使用中的技术瓶颈,加强技术攻关。到2008年,奥运会期间接送运动员所使用的汽车,奥运场地使用的特种车辆和部分公交车辆将采用电动汽车。 信息通信技术方面:为奥运会新闻信息的搜集、整理、发布和传输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建立奥运体育比赛信息管理系统,为运动员、奥运会服务人员及公众提供实时、快速、便捷的信息服务;紧密结合“人文奥运”的理念,以高科技手段打造全新的奥运开幕式、闭幕式。 运动科技方面:开展运动员的科学训练的监控、反兴奋剂技术等研究。
■相关新闻 “科技奥运须控成本降风险” 国际奥委会官员对北京“科技奥运”理念提出两点建议 本报讯 在昨日的论坛上,国际奥委会奥运研究委员会对于北京提出的“科技奥运”的理念,提出两点建议:减小风险以及控制成本。 奥委会技术官员为北京支招 国际奥委会技术部主任PhilippeVerveer认为,奥运会涉及的技术主要分四个方面。它们分别是电信、信息技术、能源和其他(如安全、音响系统、视频系统等)。一为长期收益的投资,如举办城市电信支柱的改善、移动通信覆盖范围的扩大、能源输送系统的改进等。二为支持奥运会的信息系统、临时场馆技术设施的安装、备用发电机的安装等短期收益的投资。国际奥委会的基本战略是减少风险,降低成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议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为此,国际奥委会确定了其长期的合作伙伴。 奥运会组委会建议减小风险以及控制成本途径是将奥委会合作伙伴同奥运会的合作伙伴相结合。记者了解到,国际奥委会的技术伙伴有:AtosOrigin、Swatch(瑞士表)、Lenovo(联想)、Panasonic(松下)、Kodak(柯达)、Samsung(三星)。奥组委的合作伙伴有中国移动、中国网通。 北京奥组委称将选择高性价比技术 “当时,我们不能告诉赞助商说:我们花超了。”原亚特兰大奥组委技术部主任罗德尼.诺尔斯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诺尔斯认为:全面周密的计划与设计,以及留有余地的分配计划,将有助于使预算稳妥可靠,不会妨碍奥运会的运行。预算必须包括意外事故(财政和资源)支出,以确保和支持行政管理,以及对付奥运会期间发生的特别事件。 参加会议的奥组委技术部副部长侯欣逸披露:北京奥运会的技术选择将遵循“节俭办奥运”原则,要选择高性价比的技术解决方案,选择有赛后利用价值的系统,选择有利于减少北京奥组委现金支出的技术系统。
■解读“科技奥运” 亮点1 安保系统 奥运安保拟启用人脸识别 奥组委安保部将由公安部部长统一指挥 2008年奥运期间,为了防止恐怖事件的发生,一项名为“人脸识别智能监控报警系统”的新技术将可能被用于有效解决参会人员的身份管理。 据北京市政府2008年奥运安全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博士后马昕介绍:该系统是通过建立自动人脸识别报警服务网,对于运动员、教练、场馆工作人员、后勤、食品运送人员,摄像机自动识别未经登记授权限制进入场馆的危险人物,向网络报警中心报警。奥运安保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将可疑人员图像传至各个安全中心,多个安全中心即时连动处理。 2008年的奥运安保工作将包括:防止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及奥运场馆设施构成的威胁。奥运安全保障科技问题,重点开展爆炸物、危险品便携式检测设备研制;公共场所的安全检查及搜寻探测技术研究;奥运村及周边地区安全评价、安全体系及应急预案研究;生物安全防范技术研究;绿色食品生产、检测技术及标准体系研究等。 安保部由公安部部长统一指挥,参与安保的人力资源将达到10万人,武装力量可随时支援。 亮点2 宽带奥运 即插即用宽带遍布公共场所 北京奥运将成为历史上首个“宽带奥运会” 奥运期间,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场所,都能接入宽带获取多种语言智能化的信息,点播、观看任何一场奥运比赛。2008年固定通信服务合作伙伴中国网通集团提出:北京2008年奥运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宽带奥运会”。 中国网通集团北京市通信公司副总经理、奥运通信项目负责人牛俊岩称,中国网通正在进行高清晰度大规模视频转播准备工作。网络视频转播将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大亮点。宽带同时可以根据用户对高清晰视频转播、普通视频、文字转播以及普通信息的不同需求,随时随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届时,在酒店、商场等公共场所,中国网通将采用即插即用的客户接入技术,通过统一网络上联,解决IP地址、国际网速问题;通过统一的业务管理,解决计费、业务开通问题;通过统一维护,解决日常维护和高品质服务问题。 牛俊岩说:目前,“宽带奥运”在技术上已经成熟,按照规划,2006年,奥运信息大厦建成并投入使用,奥运传送、接入网络建成;2007年,全面进入测试阶段。 亮点3 3G奥运 打开3G手机随时随地看奥运 并可在旅行中即时获取交通餐饮银行信息 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收看奥运,并可以在旅行当中获取自己所处位置和周围的车站、餐馆、公厕、商店、医院、银行等信息,还可以查询民航、铁路、酒店等信息。 北京2008年奥运移动通信服务合作伙伴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副部长赵芳称:3G肯定会在北京奥运会上运用。 赵芳说:奥运期间,对于北京奥组委及其他集团客户,中国移动将提供一揽子移动信息化方案,使员工之间可以自由、方便地沟通,使通知、公告、工作信息在员工内部迅速发布,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对于全世界的媒体和记者,将与北京奥组委合作提供独特的移动业务,包括信息自动更新、新闻发布及其他信息查询和传送,以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赵芳披露:奥运期间,1860呼叫中心将特别增设6种联合国官方语言坐席,同时补充英语坐席,以满足奥组委的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要求。为奥运相关人士提供VIP优先接入,在第一时间、由一线人员一次解决客户的问题。 亮点4 奥运气象 三小时内天气滚动精细预报 气象部门将分别对男女运动员进行气象指导 男运动员对气温最敏感,而女运动员对风速最敏感,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奥运服务领导小组组长章国材表示,2008年奥运会,气象部门将提供炎热指数和风冷指数,分别对男女运动员进行气象指导,同时提供3小时以内精细预报,分辨率将达到10米,预报具体到每个比赛场馆。 章国材说,奥运期间,气象部门将针对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提供针对性服务,并为北京奥组委、运动员、市民和旅游者等提供各种健康指数预报服务。目前正在研发的包括舒适度指数、疾病发病指数、热浪指数、花粉指数、交通气象指数、旅游气象指数、紫外线指数等。 奥运期间,气象部门将为北京、青岛提供6小时滚动3小时以内每30分钟间隔、3-24小时每1小时间隔、1-3天每3小时间隔(具体到每个场馆)、4-7天每12小时间隔的降水、风、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预报;提供1-7天高温、大风,1-3天暴雨、雷电、雾的短期预报;提供2-12小时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提供2小时以内阵性大风、冰雹、短时强降雨临近预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