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诗人的情感与水库大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1日 11:15 中国国家地理 | ||||||||
中国国家地理第11期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撰文/单之蔷 1、“我是用诗人的情感搞水利的,我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又是一个诗人。”这是黄万里的话。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黄万里是惟一反对三门峡大坝人?为什么当年水利水电界的专家中只有黄万里看出了三门峡大坝泥沙淤积将威胁渭河与西安?结论是,是黄万里的诗歌帮助了他,那些专家们只有技术一只眼,而黄万里还有另一只眼:诗歌。诗歌的核心是情感
2、有一个朋友是清华毕业的,很多年前说过:他的老师说,如果像三峡大坝这样的工程的总工程师不是清华水利系毕业的,那将是清华水利系的耻辱。 3、今天如果你在网上的敲进"黄万里”三个字,你会发现“黄万里”三个字的含金量。清华水利系尽可以放心了:有了黄万里,清华水利系再也不会耻辱了,虽然他没做过任何大坝的总工程师。 4、我想起北大哲学教授吴国盛的话:技术不是中立的,技术构造世界,世界是在工具的使用中显现出来的。眼睛使用多了,世界就是一个视觉的世界,耳朵使用多了,世界就是一个听觉的世界,你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你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在使用锤子的人眼中,世界是一个钉子;整天带刀的人,遇到问题,他总是用刀解决。那么在一个水利水电工程师的眼中,世界是怎么样的呢? 5、黄万里学的先是桥梁工程,后是水利工程,本应该更多地以技术的眼光看世界,像一些水电专家,一条江河在他们眼里,处处是大坝,看到的尽是坝址。对于坝址又最欣赏“小口大肚子”,小口正好做坝址,大肚子正好是库容。但看不到“大肚子”里面是“炊烟袅袅的村庄,暮归的羊群,荷锄的农夫”。但黄先生能看到,他之所以反对三门峡大坝,是因为他看到了淹没的土地、迁移的几十万百姓,他在诗中写到: …… 行见渭滨仓廪实, 翻为云梦鱼虾没。 …… 听罢毕家遭害苦,不禁簌簌泪交颐。 …… 遥望秦川空洒泪,及身难报圣农恩。 …… 6、建高坝还是建低坝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伦理问题。工程师的伦理要求工程师回答移民在大坝建成后是幸福还是痛苦的问题。 7、今年9月我走进陕西水利厅移民办,主任告诉我:刚有几个三门峡的移民离开,他们向政府要青春补偿费。 8、我拜访了写《黄河大移民》的女作家冷梦,她说:“我在采访时,眼泪没干过。”我钦佩她为移民付出的泪水和情感,我在想,我们在考察坝址时,前期可行性研究中如果能有一两个女性参加,最好是女作家参加,也可能减少移民的数量和苦难,就像有研究表明,如果外科医生中有一半是女性,各种切除器官的手术将减少一半。 10、三门峡坝址是“小口大肚子”。当初选址在这里造堤坝的时候,只看到了这个坝址在地质和库容上好的一面,忽略了人文和历史的因素,淹没了关中最好的土地。这个堤坝在三省交界处,但对山西影响不大,利全在河南,弊全在陕西。因此到今天还在两省还在摩擦。 11、我们对历史认识有多深,我们前进的才能有多远,这是成正比关系的。直到今日不能正视三门峡水库的错误,不能总结三门峡的教训,是中国水利界的耻辱,也是中国水电开发的隐忧。一个对三门峡水库不敢反思的水利水电界,怎么能把中国的大小江河交给他们去不受任何监督的开发。 12、在莱茵河采访,在干流上我们没有遇到一个大坝将河拦断,莱茵河峡谷中有许多可能被水电专家称赞的好的坝址;但在干流上没有人能建大坝,因为有许多限制因素:莱茵河是一条国际河流,有时是两国的界河,如法国与德国的界河。莱茵河更是一条航运大通道,从鹿特丹可以直航到瑞士的巴塞尔,没有哪个国家会同意在莱茵河上建大坝妨碍航运。没有大坝,这些国家照样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因为他们寻找到了可替代因素。如:法国80%是核电,德国是火电为主或从法国买电。在荷兰我们到处看到风车发电,这个古老的“风车之国”,再次看到了风车的价值。 13、法国的河流上,水电开发者很难建起需要淹地移民的高坝。因为土地私有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在中国就完全不同了。中国的水电发展呈现失控的状态,只有促进大干快上,修大坝高坝的因素,而无限制因素:钱是银行的,不考虑还的;土地是公有的,不需要赔的;地方是支持的,因为有收入;移民是听话的,拆迁费用低;缺的只是招牌,招牌也有了:“西部大开发”。 14、水电大坝工程有严密的组织为它奔走论证,移民却没有。 15、中国为什么总是发洪水?因为中国的河流大多都是东西流向的,如黄河、长江、淮河、海河。中国又是季风气候,夏季的雨带是从南向北推进的,东西向的河流与气候带走向是一致的,可以与雨带重合,进入雨季,整个流域上、中、下游同时进入,因此容易发洪水。如果中国的河流都是南北向的,例如长江是从北京流向广州,就不会年年抗洪抢险。 16、防洪不一定要修水库、建大坝,也不一定需要加高大堤,至少有以下的方法:湘西凤凰县土家族的吊脚楼就建在河边,底下是空的,用几根柱子支撑屋子,二层住人,洪水来时,从下面流走。德国科隆市用钢板来防洪,洪水退后,拆除钢板。美国人用建大坝的钱买保险,洪水是概率,淹了就赔。日本人把公园建在低洼处,洪水来时,做蓄洪区,建大型公共设施,底下是水库,城市降雨时,水都流进这些水库存起来用。 荷兰人在研究建设浮动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