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幻影:贵州数百亩林地在雷电中被毁(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5日 16:20 北京科影厂《发现之旅》栏目供稿 | |
第二集 真实的幻影 1994年11月30日夜,贵阳北部的都溪林场遭遇灾害性事件,数百亩林地在一阵电闪雷鸣中被摧毁。当时有一种猜测渐渐流传开来:这会不会就是不明飞行物掠过林场时的杰作呢?
因为,有人模糊地记得,在睡眼蒙胧之中,他们似乎看见有一个闪亮的物体飞过屋顶。于是,有人建议把都溪林场作为外星飞船的降落场地加以保护起来,果真如此吗? 当张茜荑、王方辰等调查者赶到都溪林场时,发现自己已经是姗姗来迟了。 (采访:张茜荑 记者 《北方文学》杂志社: 象我们去的时候, 当时就是他们已经把它开辟成旅游点了,这样, 东南亚很多,象泰国、 马来西亚、新加坡、 港澳的,好多观光客也都来看,而且他们在宣传上,也把这个东西都神化了。) 很显然,这些树的断茬并不如传言中所说齐刷刷截断,而且在断裂处,树干大都有被割损过的旧伤。张茜荑在向林场职工了解时得知,原来他们都有割松香的习惯,所以大多数松树留有伤口,而树干在受力的情况下,从这儿折断,是符合物理规律的,并不是随意而为之的神化。 在都拉营车辆厂,调查者对损坏现场进行了统计分析,他们发现,那些被折断的钢梁大都是些焊接不合要求的接口,显然也不是某种神奇力量故意的选择。同时。他们还用鉴定放射性的相关仪器进行了测试,但并未发现有任何异常现象。 通过多方专家研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的高登义研究员,总结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意见。 (采访:高登义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 经过我们专家讨论基本认定,都溪林场事件主要是由于,强烈对流的龙卷风破坏了林场。在龙卷风里面,因为它有强烈的雷电和大风,所以带来这么一个后果) 但这样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是龙卷风,它在掠过住地居民的房屋时,应该是瞬间的,而许多目击者证言,这辆空中怪车在他们的头顶上足足盘旋了十几分钟。 张茜荑反复琢磨,目击者对于一个恐怖事件的回忆,会不会出现差错呢?为此,他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让目击者闭上眼睛,尝试着重复体验目击的时间长度。 通过良好的诱导,目击者渐渐地沉入到那恐怖的夜晚当中去。 结果是,大多数目击者的复述时间竟然不超过十秒钟。看来,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诚实而说了慌,而是黑夜中的惊恐放大了他们的心里时间。 (采访:王方辰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 当然这次强度是比较大的,而且闪电离群众比较低,比较害怕, 这样的话就造成了群众的一种恐惧心里,人在恐惧的时候,描述都不是很准确的) 至于说地上留下的龙爪印,那只不过是因为雷电击地所留下的灼伤。当然,都溪林场事件是否肯定就是龙卷风造成,专家的意见也不完全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不明飞行物的神秘性对人的心里暗示,人们很容易把它当成制造灾难现场的替罪羊。 如果说,人的心里感受并不一定真实,那么所谓眼见为实,我们亲眼所见的东西,是否就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呢? 1987年8月27日,上海龙华气象站观测场,实习生陈锋按惯例来来巡视气象仪器,下午8点左右,当她抄录完大小百叶箱的数据后,职业性地抬头想观测一下空中的云,却正好捕捉到了一个螺旋状的不明飞行物。 她迅速打电话到中心气象台,可这里的雷达显示仪却未发生任何异常。 (采访:陈锋 观测员 上海气象局龙华气象站: 当时 ,它的形状象碗盖一样大,后面留着一个长长的火红色的尾巴,它由西向东呈比较平稳的抛物线状,就是螺旋式地飞行,大概我看到的整个过程一到两分钟的时间就没有了) 上海的UFO爱好者吴嘉禄、楼锦洪等,随后收集到了上百份目击报告,目击者不仅来自上海,还有浙江、福建等华东地区。大多数目击者称,他们看到的不明飞行物呈螺旋状,也有部分看到的是电风扇状或顶角扇形。 根据绝大多数目击报告提供的方位和形状,我们大致可以模拟出这样一副景象。 但研讨中出现的一个焦点问题是:提到不明飞行物高度的目击者,基本上认定在一万米以下或与飞机高度相当,可在这样一个高度上,如何能被不同省区的目击者观测到,而且还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呢? 根据不明物体的运行轨迹,调查者基本上排出了它是飞机、火箭残骸、人造卫星和流星的可能性,但由于高度不能确定,它究竟是天体,还是大气层内的飞行物就无法界定。当时的上海天文台发表了一份申明,只是说它是“天外来客”的可能性极小。 那么可能性极小,是否意味着还有这种可能性呢? 其实,远在云南天文台的一名叫张周生的工作人员,早已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首先界定,螺旋状飞行物的高度应该在离地面高达数百至近千公里之间,目击者之所以误判在飞机的高度上,那是因为人眼在观测大距离目标如天体时,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就如同人眼并无法得知月亮和太阳距离地球有四百倍的差距一样。 张周生早在1977年就曾亲眼目睹过螺旋状不明飞行物,此后他保持着观测和研究,正是将不明飞行物定义在这个高度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采访:张周生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螺旋状不明飞行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就提出来, 可能是经过一些大彗星,它分裂以后形成这些小彗星。这些小彗星在穿经地球附近,比如说离地面几百公里高度的时候,由于地球地磁场作用,跟它上面的带电离子作用产生的地球物理现象) 根据张周生的理论,这些小彗星喷射出带电离子,如果不慎进入大气层,就会摩擦燃烧,一样成为我们常见的流星现象,如果它没有进入大气层,而恰巧在离地数百公里的高度上,它的带电离子就正好能感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由于和地球磁力线呈一角度,故而出现螺旋状运动轨迹。 张周生根据77年产生不明飞行物的这颗彗星的轨迹,计算并预测出它将在81年7月20日左右还将接近地球,因此螺旋状不明飞行物,还将出现。 那么,张周生的预测能够实现吗? 得知预测消息的爱好者们日夜仰望星空,81年7月24日晚10点40分左右,他们果然如愿以偿。据报道,这天晚上,在我国西南、中南、华中等地,约数百万人目击了螺旋状不明飞行物,大量的目击报告汇集到张周生这里。 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诚实,还特意加盖了单位的公章,个别有准备的人还拍下了照片。至于照片上为什么只留下一团椭圆形光斑,张周生的解释是,拍摄者正好位于螺旋体的正下方,加之在黑夜以及胶片的光学成像特性,拍出的照片只能如此。 信心十足的张周生根据计算结果,再次预测了这颗彗星出现的时间,然而这次却没有收集到可靠的目击报告。 人们对他的理论重新产生了怀疑,首先提出的质询,还是目击者看到的高度和预测的有所差距,其次,象张周生所假想的那种分裂出来的小彗星,在天文学上并未得到证实,也从未观测到。 但是,张周生的假设,至少对我们眼睛的准确性提出了怀疑,他让我们再次面对这些不知出处的UFO照片时,即使不怀疑拍摄的真实性,也要反问一句,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外来客吗? 1995年1月20日,凌晨5点钟,一名叫赵键中的先生正驾车行驶在顺义县的乡村公路上,突然,他发现一椭圆形的白色物体在天空中漂移,作为摄影爱好者的赵键中立刻和同事们取出照相机。 那个飞行物在夜色中异常明亮,悄无声息。赵键中屏住呼吸,拍下了第一张照片,随着那个物体的旋转、移<!---->动和悬停,赵键中又抓拍了数张不同形态的照片。二十多分钟以后,那个物体渐渐地消失了。 (采访:赵建中 中国国家图书馆: 拍了以后呢洗出照片,后来感觉效果还是挺好的,拍出来的效果不错,后来我们就主动跟北京的UFO研究会联系了一下,让他们来鉴定了一下) 那么赵键中拍到的这个碟形飞行物,是否就是趁黑夜,悄悄潜入地球的外星飞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