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把蚂蚁集团“装入”科创板,需要几步?

2020-07-21 19:46:48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锌刻度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锌刻度

  来源:锌刻度(ID:znkedu)

  蚂蚁集团IPO,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

  2020年7月20日,蚂蚁集团表示启动在上交所科创板与港交所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上市估值将高达2000亿美元。

  对此,上交所回应:“欢迎蚂蚁集团申报科创板。这展现了科创板作为中国科创企业‘首选上市地’的市场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公开资料显示,马云持股8.8%,但拥有50%的表决权,为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而2019年蚂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70亿元。

  不过,作为全球最大的超级独角兽,上市之后自然会吸引庞大的资金参与交易,这将考验科创板的流动性,科创板为此做好准备了吗?

  毕竟,深水才能养蛟龙。

  第一步:抉择一个好时机

  “‘A+H’2000亿美元市值?那你是太小瞧A股股民了,仅科创板说不定就可以将市值推高至2000亿美元,不要忘记了国盾量子上市首日盘中最高涨幅超过1000%,中芯国际上市首日开盘价涨幅就高达246%。”风投人士Vesting称。

  Vesting进一步表示,巨无霸公司IPO会募资较多的资金、催生可观的成交量,进而形成虹吸效应令资本市场承受一定的压力。

  所谓虹吸效应,物理上是指由于液态分子间存在引力与位能差能,液体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在资本市场,该效应指的是某一只股票或一个版块或一个指数,吸引了市场的海量资源,从而使得本身对投资者显得更有吸引力,并持续加强该过程的一种现象。

马云拥有蚂蚁集团50%的表决权。马云拥有蚂蚁集团50%的表决权。

  尽管有不利因素,但监管层和资本市场对巨无霸公司都持欢迎的态度,究其原因为此类公司往往是行业明星,堪称优质公司,而优质公司恰好是资本市场茁壮发展的基石。

  “工商银行、中石油、中国神华等巨无霸都是在2005~2007年大牛市中IPO的,也只有火热的行情可以抵消或者部分抵消虹吸效应。”另外一名风投人士认为蚂蚁集团上市的时机更为重要,倘若增量资金不足将对存量池影响颇大,“当下科创板人气高企,这对蚂蚁集团IPO颇为有利。”

  择时是第一步,接下来的问题更为棘手。

  中芯国际上市首日成交量近500亿元,占科创板所有股票成交量近50%,被广泛认为是当天上证跌4.5%、深成指跌5.37%、创业板指跌5.93%的重要因素之一。

  “蚂蚁集团保守估值体量为中芯国际的二三倍,照此推算上市首日成交量也将同步放大,或许1000亿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该私募人士告诉锌刻度做大科创板资金池迫在眉睫,“深水才能养蛟龙,浅水只能困蛟龙。”

  事实上,为科创板引入更多资金活水的提议早已有之。

  2019年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参加央视财经评论时,被问及科创板是否会降低个人投资者50万元的投资门槛,其回答“现在谈这个问题太早了”。

  如今,条件似乎成熟了。

  蚂蚁集团公开IPO的当天,上交所副总经理阙波公开表示,“为了推动二级市场平稳运行,我们也在研究推出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的制度……”

  从这个角度来看,降低个人投资者门槛也是顺水推舟的事:中登公司早已停止更新个人账户市值分布,但结合2015年6月市值分布表来看,倘若将投资门槛调整为10~50万元,那么可能超过20%的A股投资者有资格入局,而当前已经入局的投资者不足3%。

  第二步:扩大容身空间

  能否降低个人投资科创板的门槛尚无定论,但监管层引入资金活水、扩大资金池的步伐不会停下,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二步。

  起初,科创板主题基金倍受推崇。

  2019年申购了科创板主题基金南方科技创新混A的张玲玲(化名)表示:“当初心里不踏实,就打算买一万元,结果抢都抢不到,最后只买853.41份,盈利了1164.65元(2020年7月14日)。”

  张玲玲告诉锌刻度,该基金有三年封闭期,这意味着此类基金规模已不能进一步做大。

  更为关键的是,科创板主题基金并非完全投资科创板,譬如12只科创板主题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多为创业板的股票,而华安科创主题混合的第一大重仓股竟然是蓝筹股京沪高铁。

华安科创前十大重仓股仅有4只是科创板股票华安科创前十大重仓股仅有4只是科创板股票

  此背景下,科创板指数基金被寄以厚望。

  公开数据显示,科创50指数将于7月23日科创板开市一周年当日发布,而首批科创板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已于7月15日正式上报,市场即将迎来涨跌幅为20%的基金。

  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公开表示:“通过指数遴选优胜劣汰,将优质的科技创新企业推向资本市场顶峰,让投资者既能降低参与科创板的风险,也能享受到科创企业成果的市场回报。”

  而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团队认为,科创板指数基金既能解决选股难题,又能解决投资门槛难题(编者注:一般而言,基金的门槛为1000元)。

  一名市场人士告诉锌刻度:“以前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首发时,最多只有两家基金获批,这次的科创50指首发,竟有四家基金获批,记忆中这应该是第一次。”

  数量的历史突破,目的不言而喻。

  事实上,当下基金炙手可热,据Wind数据显示,2020年3月份以来,50亿元以上认购规模的基金共有37只,100亿元认购金额的基金共有12只,其中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基金全天认购金额超1300亿元,最终募集金额为296.91亿元。

  该市场人士进一步表示,科创50指数基金批量发行、规模入场,足以支撑科创板的流动性,容下蚂蚁集团的IPO。

  茅台作为排面的时代要结束了?

  换而言之,把蚂蚁集团装入科创板,总共只需要两步:择时与扩容,当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市场焦点就集中到“一哥”之争。

  公开数据显示,若按2000亿美元的估值计算,蚂蚁集团上市成功后,将占据科创板总市值的比例超过51%,是当之无愧的科创板“一哥”,如若涨幅超50%,就有望总市值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市场的“一哥”。

  对此,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正尖锐对峙。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资本市场错过了整整一代互联网”,蚂蚁集团上市将洗涤遗憾,成为科创板乃自A股的颜值担当,这也符合全球资本市场以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为龙头的主流趋势。

  譬如美国资本市场的龙头是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与Facebook,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龙头是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京东、网易与美团点评。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一哥永远是茅台”,敢于跟贵州茅台叫板的公司都先后败下阵来,互联网巨头也不会例外。

  实际上,投资者已经习惯了以茅台为衡量单位,譬如招商银行被称之为银行中的茅台、万科被称之地产中的茅台、恒瑞医药被称之医药中的茅台等。

  两种观点孰对孰错暂不可知,比较确定的是蚂蚁集团登陆科创板,或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如同赴港二次上市那样,引来更多互联网巨头的子公司、互联网独角兽跟随。

  那么,科创板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将悄然生变。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