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唱吧是怎么掉队的

2020-01-21 08:38:46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娱乐资本论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少年于谦

  来源:剁椒娱投(ID:ylwanjia)

  陈华最近有点忙。

  除了要应付唱吧版本更新后弹唱功能引来的风波外,他还在前不久的举办的2020年唱吧嗨典上公布了唱吧音乐人扶持计划,宣称要在新一年里撒下一亿补贴,零门槛的帮助音乐创作者。

  “唱吧要升级自己的赛道,发力音视频领域,做回年轻人喜欢的时尚产品。”陈华告诉剁主,对于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抄袭事件”,他反而并没有过于在意,“这人家碰瓷,法律归法律,我们正常处理就好,该干嘛干嘛。”

  不过,对于唱吧而言,近期一系列的频频动作以及与友商在微博上你来我往的对质,确实给这个似乎沉寂许久的品牌带来了一些关注。

  在微博上,“唱吧弹唱”功能上线引发一阵热议,“老舅带伤参加唱吧嗨典”的消息也不断发酵,一群唱吧过往的“老用户”也开始追忆往昔……

  “唱吧是当时没有KTV的日子里,麦霸唯一的慰藉。”

  “唱吧对于一代人来说算是不可替代的回忆,可能之后会有更好用,更流行的App,但唱吧依然挺不错的。”

  “刚重新下载了唱吧,发现自己的好友大多已经一两年前停止更新。不过听到他们几年前唱的歌,满满都是回忆。”

  “作为一个12年就注册唱吧使用到现在的人,我在唱吧上已经发布了四百多首歌。我这种用户的诉求从来没变过,因为喜欢唱,仅此而已。线下KTV虽然没落了,但是幸亏还有唱吧。”

  ……

  其中也有老用户看着唱吧被全民K歌超越,颇有一股“爱之深恨之切”的表示自己许久没有打开过唱吧,原因在于对他们而言,唱歌不是自嗨,而是在上传了自己的作品后需要别人的赞赏和关注,而社交属性的缺失,让唱吧很难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

  或许许多年轻用户不知道的是,唱吧早期爆发式增长,上线两年狂揽1.4亿用户,力压一众共类型竞品,靠的正是社交裂变。

  一 

  2012年5月,唱吧App正式上线,第五天就冲到了苹果App Store中国区第一名。

  有媒体评选过2012年成长最快的产品榜单,唱吧是其中之一,另外一款就是大名鼎鼎的微信。

  事实上,唱吧早期爆发性增长离不开社交平台传播。为了方便用户注册,唱吧开放了多个社交平台的账户登陆,其中就包括市面上最热的人人、微博、微信,用户可以从唱吧完成歌曲录制后一键分享到社交平台。

  彼时陈华高调表示唱吧围绕音乐社交去做一个中国甚至世界上最牛逼的一个音乐生态型的公司。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微信。2012年,微信牵手唱吧举办线上K歌大赛,喊出的口号便是“一起微信,一起唱吧”。

  很难说这次合作谁成就了谁,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唱吧在丰富了当时微信可玩性的同时,微信给唱吧导入了巨大的流量。

  当时有业内人士猜测,腾讯没有推出自己的KTV App,而是选择和唱吧一起合作究竟是受到3Q大战影响,还是在为投资唱吧做准备。

  这个猜想在几年后一语成谶。

  2014年成立的全民K歌依靠腾讯系下天然社交优势,两年多的迅猛发展已经威胁到了过去唱吧的K歌霸主位置后,开始让陈华有些猝不及防,也让他重新审视唱吧的未来——究竟要怎样才能做的更大,活得长久。

  这一度让他思考了很久,期间也错失了许多。直播、短视频、共享经济、社交电商……创业的风口每天都在瞬息万变,不变的是,越来越多产品的出现,哪怕不是同领域,都在争抢着用户的时间。

  和唱吧几乎同期的明星产品如墨迹天气、美图秀秀(移动版),都经历过手握巨量用户,难逃工具化的困境。“社交属性”曾经是唱吧的有别于其他工具类产品的优势,如今反倒成为它的劣势。

  逐渐,唱吧似乎告别了互联网中心舞台,也不断被人唱衰。

  陈华不是没有危机感,也并非缺乏对新事物洞察。事实上,在唱吧主营的线上K歌业务不断被后起之秀挤占时,陈华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拓展,比如投资麦颂、咪哒,布局线下K歌;再如,深入智能硬件,推出唱吧麦克风……

  “不过最近几年还是保守了一些,最重要就是我们原来觉得只能做K歌,限制了自己,也限制了我们用户的表现能力。”陈华坦言,这种限制并不完全来自内部,对外上市的羁绊,也让他很难去投入过多去“赌一把”。

  但其实,唱吧的现金流很健康,一些被外界难以理解的新业务也在正向盈利。

  换句话说,陈华不缺钱,但却不太敢“花钱”。

  二 

  “唱吧掉队了”,一位互联网分析师直言,“这种掉队不仅体现在主营业务被全民K歌全面反超,另外,在直播、短视频的风口来临时,唱吧也没能抓住机会,有所突破。”

  在外界看来,唱吧已经沉寂了许久,甚至在当下竞争激烈的互联网中显得有些“佛系”,陈华也常常看到一些媒体报道对唱吧的质疑,大体无非是唱吧怎么了?唱吧在干什么?

  比如前不久虎嗅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唱吧掉队是从直播开始的,认为2015~2016年的千播大战中,唱吧推出火星直播并未激起大的声量。

  陈华承认最近几年有些过于保守,变得不敢去赌新的风口,不过对于外界的质疑声,他也并非完全同意。

  “其实,我们直播业务做的很早,目前直播给我们带来的整体营收也非常可观。但我认为那些质疑我们没有All in 直播的人是错的,我认同直播它是一个很好的变现手段,但它不一定是最好的用户产品。”

  “单纯的直播产品能吸引多少流量和用户呢?”陈华反问道。

  不过他也承认在短视频赛道上慢了一拍,“这个机会我们确实没有抓住”,陈华解释,当初风口刚起来时由于不敢贸然投入,唱吧错过了最佳的切入时机,等后来陈华回过神来,短视频已经成为了一片红海。

  “确实(到了后期)挑战也很大,现在短视频的DAU加起来已经过7亿,有谁能够跟它们竞争呢?对我们来说,已经抢不到什么优势,我们也不想跟他们竞争。

  另一方面,过去酷讯的创业教训也让陈华下意识的对业务扩张时有所局限。2006年,原本垂直于旅行搜索的酷讯曾一度野蛮扩张,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做了11条搜索业务线。给团队造成非常大的负担,最终在两年后的经济危机爆发时偃旗息鼓。

  这个教训延伸到唱吧时代,让陈华一度认为哪怕在做新业务时,也不能偏离主营业务(K歌)过远。

  三 

  让陈华变得保守的原因也不止如此,上市不顺也是束缚住陈华手脚的原因之一。

  2016年算是唱吧的分水岭。

  这一年,唱吧用户达到3亿,登顶移动K歌类App榜首,同时也被资本追逐了三轮。

  VC看好唱吧的原因不仅在于数据,还有便是唱吧即将登陆二级市场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

  2015年时由于纳斯达克对于唱吧的估值偏低,陈华拆除了VIE架构,踏上回A之旅。但这条路走的极为坎坷。

  “在A股上市有很多限制性的条件,比如你要怎么样保持你的公司利润要稳定持续增长,收入要稳定持续增长。”受制于这两项条件约束,也很难让陈华放开手脚。

  也正是在2016年在唱吧忙于上市之时,线上K歌的格局发生了变动。当年年底,全民K歌宣布注册用户总量破3亿,登顶移动K歌类App榜首,从此全面反超唱吧。

  事实上,全民K歌的发展速度不仅让陈华意外,甚至全民K歌内部也没想到。在名为《小群效应》书中曾写到,全民K歌团队刚组建时,根本未曾想过会超越唱吧,目标只是行业老二。

  而根据艾瑞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12月,唱吧月独立设备数为4647万,而全民K歌为1.7亿左右,是前者的三倍。

  如果单纯产品层面来看,二者显然不会有这么大的差异。甚至在一些用户看来,唱吧一些功能音效方面要强于全民K歌。但全民K歌背后的腾讯系流量支持、版权优势、社交关系链导入,又是唱吧短时间内难以企及的。

  “怎么能够在这样一个巨头的碾压下还能活得很好?”陈华一直在反问自己:在主营业务上,唱吧已经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但如果新业务拓展依旧局限在K歌赛道,又很难做出拳头产品。

  这些问题一度困扰陈华许久。

  四 

  在1月11日的唱吧嗨典上,陈华给出了他的答案——唱吧要从K歌工具升级为泛音乐内容平台,这意味着唱吧从整体定位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工具+社交”,转变成了“工具+内容”。

  另一点转变在于,陈华变得敢于花钱了,豪掷一亿的补贴就是手笔之一。陈华告诉剁主唱吧这次对音乐人的扶持力度相比短视频乃至音乐平台也不遑多让。

  “我们的核心资产其实是优质音乐人。”陈华告诉剁主,由于入局较早且长期铺垫,唱吧上聚集了一批“好声音”。而且并非所有用户都会为社交属性而迁移,其中也有不少人更专注于音乐本身,并不想在自己唱歌时被“七大姑八大姨”等熟人关系打扰,这让唱吧的音乐属性更为纯粹。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毛不易、陈粒等歌手在成名前已经在唱吧小有名气。直至今天,陈华仍能在唱吧上看到毛不易偷偷潜水。

  “像这种还未出名的‘毛不易’,在唱吧上还有很多。”陈华解释,“因为我们专注在好声音这件事情上,所以对那些越是对声音越挑剔的人,越认可唱吧这个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确实看不到你们的亲戚朋友,但是能看到一大堆好声音。”

  所以围绕音乐人,唱吧提供了连接上下游的扶持和帮助,除了大额补贴之外,还有创作工具、版权服务、宣推发行等。

  其中创作工具包含视频导入、弹唱功能、智能剪辑等,让用户不再受限于K歌本身,而是加深音视频的结合,提高创作多元化优质内容的能力。

  后期创作服务则是为了解决工具遗留问题,用户可以在完成音视频作品后通过付费得到专业的人工修音/剪辑服务。

  在帮助音乐人提升和破圈方面,唱吧也上线了音乐超市,为创作者提供版权买断服务;有了自己的作品后,唱吧作为平台方会助力用户的作品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音乐平台上架;与此同时,唱吧麦颂和咪哒minik这些线下庞大的KTV市场,也可以为用户的原创歌曲提供线下KTV传唱渠道,覆盖更广泛的音乐场景。

  “比如说今年最火的一首歌,《野狼disco》就是唱吧独家代理发行的,到现在应该没有一家公司的年会不唱这首歌,全网音乐播放器累计播放量超20亿。”,陈华对此颇为得意。

  到了最下游,则是帮助音乐人获得“名和利”,在此方面,唱吧有着两个举措,其一是提升分发推送机制,让每个音乐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粉丝受众,其二是用突出的标识引导用户关注,为音乐人积累粉丝,打造个人的私域流量,进而以流量优势转化为创作者收益。

  “唱吧扶持计划应该是整个音乐圈里唯一的零门槛计划。”陈华告诉剁主,相比其他平台推出的音乐计划,唱吧显然对用户的创作门槛更低,“具体低到什么程度呢?你找到/创作出好内容,都能获得很好的收益。”

  本质上唱吧是希望通过扶持创作者带来更多优质内容,再通过内容来吸引更多用户和流量。不过在泛音乐视频内容这条赛道上,唱吧如何面对短视频以及TME时形成差异化?

  “我们的优势是音乐,而音乐需要更加可欣赏、可沉淀、可回味的内容,而短视频15秒的时长并不能让用户沉浸音乐里享受它,哪怕最近它们最近延长了播放时长,用户习惯也难以改变。所以我们定位的音乐内容会在1~10分钟之间。”

  ……

  一系列动作过后,看起来,陈华似乎放下了过去的顾虑,正在从保守变得开放,唱吧也从佛系试图回到用户视线。不过这次决心求变陈华,还能带领唱吧重回巅峰,这个问题或许现在难以回答。

  不过在泛音乐的这条赛道上,从来不缺竞争者涌入。在唱吧之上,有全民K歌把控着王座;在唱吧之下,头条的音遇等同类产品也在不断发起挑战。

  而就在剁主采访陈华的那天,陌陌孵化的音乐社交产品“织音”也正式上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