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Google推出一款纸做的手机,我带着它度过的一天

2019-10-30 09:53:22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硅星人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一次小型的生活实验,能帮助我戒断数字成瘾吗?

  文/杜晨  编辑/VickyXiao

  来源:硅星人(ID:guixingren123)

  这两天大新闻太多,又是企业家夫妻关系破裂,又是共享办公公司估值崩盘。

  刷着手机,跟进那些我知道或不知道、需要或不需要知道的新闻,和朋友、同事讨论与我无关的情报。我突然感觉到负面能量满满。

  每天被迫接受着大量的信息,并因为错过了其中一些而感到惶恐不安;出门之前,手机或电脑等电子设备绝对不能忘带,否则一天都会不舒服。

  从微信到电子邮件,从短视频、小红书到微博和知乎,我们的手机上有着大量的App,每天提供着大量的内容,维系着我们和世界之间的联系。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内容和联系,是否真的不可替代?它们让你成为更好的人,过着更积极、健康的人生,还是已经成为我们维持效率工作和健康生活的绊脚石?

  相信你偶尔也会同意,Fear of missing out(FOMO),已经让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成为数字设备和信息的奴隶。

  Experiments by Google(谷歌实验)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公司内部员工和外部人士,用闲暇时间开发的一些实验性小项目,可以提交到这个组织里,一经入选,便可得到Google公司资源的推广,被更多人所了解和使用。

  昨天,Experiments by Google 发布了最新的一套六款实验性产品,旨在帮助人们实现更健康的数字生活 (digital well being)。

  其中有一款,当我看到它时,几乎一瞬间就被吸引了。

  这个产品叫做"Paper Phone"(纸手机)。

  你的手机上可能有几十或上百个App,其中很多都拼了命一样在用通知去争抢你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

  而Paper Phone希望实现的,就是给你一台新的“手机”,上面只有你真正需要的信息,比如今天需要完成的任务、日历项、天气预报、笔记、地图,和重要联系人的号码等。

  而且更重要的是,你会发现:这些信息,其实完全不需要一个带屏幕的小“电脑”,只要写在纸上就足够了。

  如果你的年龄足够大,应该还会记得那个没有手机,没有可以随身携带的电脑,没有移动网络,没有导航,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几乎一切数字产品都还未流行起来的时代:)

  当时,很多人随身携带笔记本,在上面记录重要的信息——其实,以前的笔记本,就是今天的手机。

我已经是笔记本的重度用户,钱包里就夹了一个小本本我已经是笔记本的重度用户,钱包里就夹了一个小本本

  这便是Paper Phone的精髓所在:既然笔记本可以进化成手机,手机也可以“退化”成笔记本。

  而且,在这个退化的过程中,Paper Phone希望你能够明白:其实你其实并不需要手机和App提供的过量信息。

  带着这样一支“纸手机”,我度过了还算比较充实的一天,检测一下这样的“数字排毒”是否适合我。

  (需要提及的是,作为远程工作的文字工作者,我的生活节奏、工作内容和对手机的使用方式,和正在阅读文章的你可能有巨大的差别。对你来说缺失的重要功能,对我来说或许可以接受。)

  先剧透一下,做好的Paper Phone长下面这样:

  制作起来是非常容易的。首先,我在一台Google Pixel手机上安装了Paper Phone App。

  ……没错,刚一上来就有点讽刺。想要帮助你替代手机的Paper Phone,的确是一个手机App。目前支持Android。不过,它的代码已经在GitHub上开源,想要移植到iOS和其他桌面平台,理论上不会太难。

  接下来需要登录Google账号,因为它需要接入我的Google日历、通讯录、to-dolist等服务,读取相关信息。

  我平常使用Google Tasks(下图左一)管理代办事项, 正好可以被Paper Phone接入读取。至于日历项,它读取的是我的GoogleCalendar(下图左二)。

  和很多人一样,如果第二天有很多事情要做的话,我会在前晚简单规划一下。为了写这篇评测,我特意给自己加了理发、去图书馆还书等一堆事……

  我可以选择最多7个人的联系方式,添加到Paper Phone上。但它只是一张纸,并不能用来打电话。还好我平时也不经常打电话,理发也已经提前预约好。

  (度过了编辑找我找不到的幸福一天……)

  Paper Phone还可以替代一部分地图导航的工作,用你能想象到最原始的方式:在App里输入今天要去的地方,它会给你生成一张带有导航路线的……地图。

  目前,Paper Phone的导航功能仅支持一个地点。因此,今天如果我要去任何别的地方,就只能凭印象开了:

  除了上述比较重要的功能,Paper Phone还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对于工作和生活会起到帮助的小功能,比如天气预报(自动识别地点)、笔记本、卡包(它会打印出虚线,需要我自己划开变成银行卡插槽)。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Paper Phone会专门留出一页的空间,可以在上面添加一个PaperApp。

  简而言之,PaperApps就是一些常用工具和小游戏,比如单位转换器、乘法表、菜谱、手语教程、每日金句、数独 (Sudoku)、迷宫、谜语等等。今天的手机“用完了”,你还可以把它折成纸鹤……

  制作好了我的Paper Phone,昨晚的我心满意足去睡觉了。

  今天早上起来的我,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我家并没有打印机……

  于是一大早爬起来,把文件保存到U盘里,揣着U盘又跑到Fedex。等把手机“打印”出来,一天都快过去一半了……

  刚打出来的手机是这样的(为了方便演示,我多打了一张):

  折好之后可以立在桌子上,跟折叠屏手机似的!大部分手机都做不到!

  做了一下校对,发现了几个bug:

  首先,今天我的日历上有五个日程,结果打出来的日历项只有一个。

  而且,时区被搞混了。明明是上午 10点的理发,打出来变成了晚上5点。后来我查了一下,明白了怎么回事:Paper Phone的开发团队位于伦敦,他们在代码里似乎没有设定时区,因此所有的日历项都变成了伦敦当地时间(而且还忘了加入夏令时。)

  其次,Paper Phone对中文的优化似乎不是很好。我的Google Tasks基本都是用中文写的,结果列表出现了排版错误:

  很遗憾,在我认为Paper Phone两个最重要的功能上,都出现了bug。这次评测,开局就很不顺……

  打印完,发现下一个日程(理发)的时间就快到了。赶快上车走人。

  看着这张地图,我敢说如果之前从来没去过的话,大部分人都不可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因为

  1. 地图的清晰度实在太低了,

  2. 没有turn-by-turn的文字导航指令;

  3. 导航是自动生成的,选择了一条拐弯和stopsign/红绿灯最多,整体速度最慢的路线(平时我都不会这样开)。

  如果地图功能能在上面任意一项上进行改进,可接受度都会比现在好得多。

  到了理发馆,前面的朋友还没,于是我打开了PaperApp 数独消磨时间。按照我一般使用的扫描法,从1到9,一上来我就又发现了bug:

  一个九宫格里还能出现两个1???

(图中的虚线是放银行卡用的卡槽)(图中的虚线是放银行卡用的卡槽)

  我的大声叹气被理发阿姨听到了。她安慰我,“别着急,马上就到你了。”

  (我还带着昨天测试的另一张Paper Phone,上面添加的PaperApp是迷宫,幸好走通了……)

  接下来要体验的是支付功能。在阿姨疑惑的注视下,我把手机叠开,从里面小心翼翼地取出银行卡(因为我昨天测试的那张撕坏了)。

  理发店使用是普通的POS机,只能用芯片/磁条。如果在Philz等设备比较先进的咖啡店之类的地方,其实不用把卡取出来,直接拿着Paper Phone晃一下就好了。

  理发结束已经到了中午,本来和朋友约了午饭。但正如前面提到,我在今天的五个日历项不知道为什么只打印出了一项,而且时区是错的。好在我还记得时间和地点(而且戴了手表),不需要导航也记得路,总算是没有错过。

  不敢想象那些日理万机的朋友,用了Paper Phone的话要耽误多少重要的会议……

  因为(真的)没带手机,使用Paper Phone的窘状无法被拍下来,我用笔记本功能记录了一些需要拍照的素材和灵感。

  Paper Phone的功能,大致就是这样了。

  用了一天Paper Phone,我确实感觉非常不习惯,但也收获了不少东西。

  首先,我发现,对于我的工作模式和生活习惯来说,确实不太需要手机上的很多App。

  我是一个记路的人,方向感也算不错,因此绝大多数常去的地方都不用导航;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采访和写稿,除了需要电联,其他时候几乎完全不需要手机在身边,电脑足矣(而且电脑也可以登录微信、邮箱等沟通工具。)

  Twitter、Reddit、微博、短视频——在从事新媒体行业多年之后,我发现其实这些App所带来的副作用(比如分心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沉迷网上跟人吵架),远比积极作用(作为咨询渠道)显著的多。当交稿的死线只剩几个小时,我最不需要的就是通知(在这样的时刻,音乐也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可以完全抛弃手机,每天像个神经病一样揣着一张纸就出门。

  我们生活、工作的方式,已经被科技彻底改变了——这是毫无疑问的。

  即便排除掉在社交网络上吹水,微信、电子邮件对我来说仍然十分重要。没带手机出门的这天,我错过了编辑的一条消息(因为当时不在电脑前),错过了两条我认为比较重要的邮件。

  已经功成名就的科技大佬,的确可以远走高飞,享受离线的美好时光;还在从事这份工作的我,却需要和世界保持稳定的、长期在线的联系。

  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Paper Phone确实有一大堆bug。在说服包括我在内的任何人再给它一次机会之前,它最好赶紧把这些bug都修复了……

  这里需要说明,Paper Phone并非Google自己开发,而是伦敦的一家设计咨询公司SpecialProjects提交给Google的。这家公司由一对夫妻创办:工业设计师兼创意总监ClaraG.Westaway,和体验设计师兼魔术师AdrianWestaway。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看看她们的网站,上面有更多有趣的、围绕手机的设计和发明。)

  和一年一换的iPhone不同,使用Paper Phone意味着每天都要至少打印一张纸。肯定有朋友要发出质疑了:看着挺简约,可这纸手机一点都不环保啊?

  在你之前,Paper Phone的设计师早就想到了。他们发现:根据权威的碳足迹数据库和计算方法,每天打印一张纸,折合一年内排放了10g左右的二氧化碳。

  另一边,尽管苹果等公司总是吹嘘自己100%环保,经过计算,每天使用一小时智能手机,折合每年排放1.25吨二氧化碳(别忘了,手机需要充电,背后还有服务器、云计算等等。)

  设计师表示,Paper Phone的诞生受到了CalmTechnology的影响。这一理念被译为“平静科技”,尽管不一定信达雅,但至少你能够从Paper Phone的身上理解它被设计出的意图:把人们从来自智能手机和各种电子设备所带来的焦虑当中解放出来。

  可能因为我不够“禅”,一天没有手机反而让我更焦虑了。或许对于那些已经财务自由的朋友, Paper Phone 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吧……

  其实,我也不是完全没办法适应用纸和笔代替手机的日子。

  比如在不需要工作的周末,如果和家人一起出去远足,我会考虑把手机放在家里。目的地、周边的餐馆,都已经在Paper Phone上;至于导航,只要地图上有充分的信息,也不大需要担心迷路。

  (说的好像周末有人找我一样。)

  至少,这样我可以在无打扰、无压力的心态下,和家人共度难得的时光。如果长期坚持下去,我相信我的“数字成瘾”是有可能戒掉的。

  毕竟,能够意识到已经上瘾,才是戒断的开始。

  最后的最后,我想再多分享一条思考。

  在智能手机和App的时代,有一句很经典的话:

  "There's an App for that."

  而Paper Phone让我开始思考的是:

  "Do we really need  'that' in the first place?"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