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融梗,IP经济的灰色地带

2019-10-30 08:25:37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动漫经济学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都叫兽

  来源:动漫经济学(ID:dmjjx666)

  《少年的你》导演曾国祥最近有点烦。如何看待原著融梗的问题已经成为各场发布会下媒体追问的焦点,尽管自己屡次回应“人物关系,大范围情节以及时间线,都做了放置,和原著已经很不一样了”,自己没有看过《白夜行》,依旧无法被大众释怀。

  这不是融梗问题第一次闯入大众视野,但绝对是威力最大的一次。事实上,自IP经济兴起之后,规则本身便与融梗问题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时至今日,融梗已经成为IP经济的灰色地带,并最终在《少年的你》身上迎来一次爆发。

  缺乏原创的时代  

  原创,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且正在变得越来越稀缺。

  在戏剧上,围绕原创性的争论很多,有人认为人类戏剧形态在古希腊时期便已穷尽,有人认为莎士比亚是戏剧模版的终点。到了20世纪初期,法国戏剧家乔治·普罗第找到并列出了36种剧情模式,并坚持认为,古今所有的戏剧剧情都不会超出这36种模式。以此为理论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出版了《通向电影的圣殿——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成为影响中国影视人们的重要书目。

  既然戏剧本身的框架已然成型,所有的原创都不过是小版图内的修修补补,那么人们对于剧作非原创性的道德负担便会大大降低;同时,由于文化产业本身日益旺盛的需求,迫切需要大量文化产品填充市场。二者相汇,共同催生了灰色地带的诞生。

  渐渐的,一些介于原创和抄袭之间的作品开始诞生,并很快成为资本的宠儿,这就是融梗。人们惊讶地发现,这类作品的商业价值远远大于纯原创作品。比如《魔道祖师》,其与《霹雳布袋戏》之间存在着至今仍在争议的影响借鉴。在霹雳谜们看来,“蓝忘机”这个名字,完全可以视为一种实锤(忘机一词最早起源于道家,指的是琴的意思。《霹雳布袋戏》中存在一名重要角色为白忘机)。

  比如《甄嬛传》,曾被女频四小天后之一的匪我思存状告抄袭自己的原创小说《冷月如霜》的故事情节,法院至今仍未宣判。

  除此之外,《华胥引》、《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寻找前世之旅》、《楚乔传》、《庶女有毒》这些知名片单上的作品,同样在融梗问题上存在污点。

  大众在这个问题上也非绝对无辜。事实上,相比于原创内容,大众天然喜欢这种灰色产品。这是因为纯原创作品往往是某条新创作路径的探索者,创新意义大于阅读爽感;融梗IP广泛引用了成熟商业作品被市场验证过的创作套路,出爆款的概率远远高于自己趟出一条路来。

  在市场导向下,融梗IP的大繁荣不知不觉地到来了。

  融梗非罪化:娱乐资本和内容平台的共同利益  

  融梗IP在消费端大受欢迎的现象,很快演变为娱乐资本批量买入的商业行为。作为爸爸,娱乐资本可不希望自己储备的IP自交易伊始就背上抄袭嫌疑。因此,买方开始向卖方施压,迫使其将抄袭定义固定化。

  2016年,晋江文学城修改抄袭判定条例,把细纲相似十分之一和五分之一两个比例线明文写入鉴抄规定。相似比例低于10%的被定义为非抄袭,融梗得以脱罪。

  对于商业组织晋江来说,修例的理由很充分,旧的习惯法需要牵扯编辑大量精力进行人工判定,成本过高,改为成文法之后标准统一成本大大降低;更为重要的是,融梗非罪化定论之后,为日后大卖融梗小说铺平了道路。

  除了方便卖货,融梗非罪化舆论的形成,还与网文平台内在需求同步:

  1.稳定内容生产体系的需要。随着原创时间的加长,原创门槛不断提升,如果不变相降低创作门槛,很容易逼走内容创作者们,融梗在一定程度上的确降低了创作门槛和IP生产率。

  2.平台增收的需要。网文平台的收入构成主要为付费阅读+版权收入,多卖IP就能多卖钱。按照网友分类,完全剔除融梗嫌疑后,只有十几位原创作者的版权能够交易,这既违背供求平衡的市场规律,也不符合平台增收的需求。

  3.融梗IP更好卖。娱乐资本对于消化融梗IP并没有道德负担,此前《甄嬛传》、《魔道祖师》等一批融梗IP已经积累起更好的市场反馈,因此资方选择大量买入融梗IP。

  电影《少年的你》原著作者玖月晞,就是此类创作手法的佼佼者。据悉,她一共出版了16部小说,570余万字,其中10部卖出影视版权。这种现象让晋江支持纯原创的作者和粉丝们大为不满,但在规则之内又无可奈何,因此将行为本身定义为“融梗”,并追封玖月晞为“融梗天后”。

  而随着《少年的你》大卖,玖月晞版权身价超过老对头丁墨,也就剩下个时间问题了。

  粉丝的反击:法律不管,舆论来管  

  平台和资本都在推融梗非罪化,但对于这种说法,粉丝并不认可。

  粉丝聚焦的核心点在于: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粉丝们认为,融梗现象的盛行,对于认真原创作者并不公平;长远来看,行业资源向融梗IP的集聚,使得行业更鼓励诞生裁缝而非原创者,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粉丝们也考虑过诉诸法律,但法律制定的相对落后,在抄袭问题上尚无定论,更遑论梗模糊的融梗了;此外,广泛分布于行业内的中小创作者们,也无力负担高昂的法律成本。

  法律管不了的,就靠舆论来管。于是,粉丝们开始战斗。

  《少年的你》成为了这场战斗的祭旗。

  就公关战而言,这场战斗是成功的,其完成了如下使命:

  1.融梗问题公开化。融梗是一个小圈子的词汇,借助对《少年的你》的抨击,该词汇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完成了概念普及。

  2.融梗谴责正当化。融梗并不等于抄袭,但在这轮宣传过后,大众认知上融梗几乎等于抄袭的变种,谴责融梗成为政治正确。

  3.融梗问题成本化。现代娱乐体系下,所有的问题依旧可以归为经济问题。娱乐资本大肆购买融梗IP,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融梗IP几乎没有风险成本。因此当融梗问题成为舆论压力,并有概率压垮一部名利双收的电影时,再激进的娱乐资本都会重新计算交易背后的投入产出比。

  不过,站在行业角度,动漫经济学并不看好这场战斗未来的走势。因为融梗本身的土壤正在发生改变。融梗是介于文学和工业化的产物,文学的叫创作,工业化的叫做套路,晋江在工业化道路上的落后造成了融梗问题尖锐,随着未来晋江涌入更多创作者,晋江起点化,套路取代融梗之后,自然也就不存在融梗问题了。

  融梗问题扩大化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在阶段性内打压了融梗IP经济产业链,使娱乐资本有所收敛,促进了原创IP的发展。不过从长远来看,随着网文生产的工业化,套路上位,绝对原创和文学复苏注定是一场幻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