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监测、起诉到索赔、分账一条龙 文字维权的视觉中国?

2019-08-09 10:17:36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蓝鲸财经记者内参网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陆鹏鹏

  来源: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ID:lanjingcj)

  一张黑洞照片让视觉中国陷入版权风波,其将法务做成销售的模式被官媒接连点名,一时间,视觉中国因涉嫌敲诈、钓鱼维权等问题遭到舆论的讨伐。

  然而除了图片行业外,在文字行业一些版权维护的公司也遭到些许质疑,不少自媒体人认为此类公司维权模式太过激进,不免有“文化碰瓷”之嫌。

  抄袭、洗稿、违转等乱象频发

  维权机构风口疾飞

  近年来微信公众号成了最大的内容平台,在诞生无数优秀原创作品的同时,也存在大量侵权现象,因此,微信官方正不断加强对原创的保护力度。

  2017年5月,微信官方上线了原创保护功能,当公众号推送了其他账号声明原创的文章,未获修改授权的情况下,将变成分享样式,用户需跳转到原创账号页面阅读文章。

  2018年6月,微信公众平台上线开放转载功能,文章可以直接被转载,不需要人工再次确认。转载的文章会自动带上原创作者名字,读者可以通过文章底部“喜欢作者”按钮进行赞赏,赞赏全部归原作者所有。

  2019年7月,微信公众号文章转载格式发生变化,原本被置于文末的来源已被移至文章顶部,除此之外,文章作者的名字也被置于明显位置。微信此举或将进一步加强对原创作品的保护力度。

  然而微信官方一系列改版和对原创作品的保护效果有限,平台上抄袭、洗稿、违规转载等乱象仍屡禁不止,侵权问题频发,在此基础上维权骑士、快版权、原创宝等一批版权保护平台应运而生。

  平台能够帮助原创作者检测到文章被其余自媒体抄袭、洗稿等情况,随后对此类违规现象进行保存取证,向侵权者进行索赔,以此维护原创作者的权益。

  在内容创业爆发的年代,版权问题成为从业者最大的痛点,而版权维护公司正是针对这一痛点为原创作者提供相应的维权服务,也正因如此,上述平台颇受资本青睐。

  以维权骑士为例,据天眼查资料显示,2015年11月,维权骑士获得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德同资本。2016年9月获得数千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青锐创投、立元创投。彼时,公司对互联网+版权、跨平台版权保护、知识付费版权保护等产品进行了深度更新。2017年12月,维权骑士再度获得16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新铮信、青锐创投。

  公司成立于2015年,两年内获得3轮融资,维权骑士发展之迅速可见一斑。在版权乱象频发的内容创业时代,维权骑士赶上了风口的早班车,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版权维护平台接连上线。

  一篇侵权文可获赔2000元

  平台与原创七三分成

  就行业而言,版权维护平台的诞生可谓是原创作者的福音。对此蓝鲸联系到一家同样从事版权维护业务的公司,对其与媒体的合作细节和维权模式进行了一次深度采访。

  对方向蓝鲸提供了一份监测数据报告,报告中共计10份列表,分别为原文标题、原文链接、侵权主体名称、微信公众号ID、微信公众号名称、文章标题、文章链接、发布时间、相似度、来源。

  以一篇原创文章为例,根据监测信息显示,共被转载274次,119次转载没有注明署名出处,蓝鲸发现其中不乏一些业内知名大号和官方媒体。

  对方表示,如果原创方有维权意向可进行合作,将版权授予平台方,而后平台所属法务会以公司名义对侵权方进行维权,即便侵权方对文章进行删除也无碍,平台会对文章保存证据,维权所得费用按照合同约定向原创方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具体需要合作的文章由平台方挑选,监测出来有侵权的文章会对其进行维权,为了控制成本一般是30个侵权方起步。当被问到成本时,对方表示包括“诉讼费+公证费+差旅费+律师费+监测人力成本”等费用。

  至于费用的支付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原创方收取维权所得三成费用,平台收取七成。另一种是维权所得扣除成本后,净利润支付原创方五成,也就是和平台55开。

  具体到文章索赔金额时,对方表示因法院不同,判决会不一样,每个案子基本能判1000~2000元左右。由此按30家侵权方推算,全部维权成功最多可获得6万元赔偿。

  确认需要合作后,原创方需要做三件事:

  1.提供白名单(平台可用技术手段帮助解决)

  2.审核确认维权名单

  3.签合同,授权平台

  对方强调,授权之后,网络信息传播权仅限维权使用,完全不影响原创作者对文章的使用,也无需跟进法院流程,一切由平台操作。

  通过了解上述信息可以发现,此类版权维护平台存在一条完整的流程体系:

  授权——>监测——>检索——>存证——>起诉——>结算

从系统监测到法务维权

  从系统监测到法务维权

  维权机构成视觉中国2.0?

  版权维护平台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利好了原创作者,让优质内容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不规范转载、恶意抄袭、洗稿和维权时取证难、成本高等问题得以解决。

  然而随着此类平台的不断涌现,维权过程中暴露出一定问题。

  有作者表示,原本自己的原创文章却被另一篇晚于自己发布的同质文章通过某版权维护平台举报了,很多所谓受保护的“原创作品”实际上恰恰是盗窃而来的他人作品,一些平台在未理清真正作者的前提下,进而帮助抄袭者进行维权,此举无异于“文化碰瓷”。

  除此之外,另有不少自媒体人对此类平台的维权手法产生一定质疑,有观点认为,该模式与视觉中国的“钓鱼维权”相似。之所以将其与视觉中国对比有两点因素:

  1. 此前,为追踪网络侵权图片,视觉中国曾开发出“鹰眼”图像追踪系统,系统利用自动全网爬虫、自动图像比对、授权比对自动生成报告等方式,自动处理约200万/天以上的数据,追踪并提供授权管理分析、在线侵权证据保全等一站式的版权保护服务。

  反观版权维护平台的监测系统,亦可在短时间内检测到上百篇侵权文章,两系统对比或有异曲同工之妙。

  2.视觉中国此前通过法务进行起诉,对自媒体漫天要价,从而双方寻求商业合作。此前黑洞事件的版权风波中,央视曾刊文批视觉中国把法务做成销售,一头侵犯原创者合法权益,一头又对使用者进行“维权敲诈”。反观版权维护平台亦是以律师起诉的方式对侵权作品进行维权。

  但两者本质上也存在一定区别,对版权维护平台而言,维权的权利仍掌握在版权人手上,平台方不会绕过媒体人而直接向侵权者提出诉讼。具体是否要走法律程序,决定权还是在自媒体人手中,从某种程度而言,平台仅仅负责提供专业的律师服务。

  另外,就版权维护平台而言,也未曾出现过大面积漫天要价的情况,索赔金额相对合理。

  目前业内对上述平台的反馈大致为“初衷很美好,手段有争议”。版权保护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内容创作者的自律、平台的技术、政策的监管、舆论的监督以及法律的完善等诸多条件。如果仅靠维权机构的介入,市场或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