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苹果CEO库克:我本可以救活乔布斯

2019-06-27 08:56:19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远读重洋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远读重洋

  来源:远读重洋(ID:readabroad)

  2019年4月16号,美国发售了一本新书。它不是什么新书榜的第一名,但有意思的是,这本书在开售之前,就已经在中国登上了热搜榜。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蒂姆·库克传》

  说它是2019年上半年,最受关注的一本传记,应该也不为过。因为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公司现任CEO的最新传记。

  但奇怪的是,就在发售之后短短的半个月里,这本书在美国版豆瓣Goodreads上的评分已经跌破了7分。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一本烂书吗?

  我自己读完之后的答案是:是,但也不是

  首先,它不是一本自传,它的作者利恩德·卡尼,是苹果首席设计师传记《乔纳森传》的作者,也是美国《连线》杂志的资深记者,跟踪报道苹果公司已经超过了二十年时间。

  但这本书跟市面上你能找到的、其他关于库克的传记介绍,并没有什么不同。它可能都没有得到库克的官方授权,甚至都没有采访到库克本人。

  可能是库克过于低调神秘,把自己包裹得比较严实,所以外人很难敲开他的这层壳。

  但是,我还是看到了一点什么。

  我想,库克的一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范本,他告诉我们:一个旷世天才的继任者,怎么在重重压力之下,找到自己最好的位置?

  就让我们走近蒂姆·库克的一生,看到他鲜为人知的过去,也看懂苹果扑朔迷离的未来。

  01 

  乔布斯本可以......

  2011年8月11号,周日,库克拿起手机,接通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史蒂夫·乔布斯,他请库克到他家里坐坐。

  库克问:什么时候?

  乔布斯说:现在。

  库克即刻动身,当他抵达的时候,发现此行的收获只有一句话:乔布斯希望他接任苹果公司的CEO。

  那时的乔布斯已身患癌症8年,刚刚接受了肝移植手术。但两个人都心照不宣地相信——至少是假装去相信,他还能活上很长一段时间。

那年春天,乔布斯对后来《乔布斯传》的作者艾萨克森说:“我会战胜癌症的。”那年春天,乔布斯对后来《乔布斯传》的作者艾萨克森说:“我会战胜癌症的。”

  他相信自己能挺过去。

  多年以后,库克回忆起那次拜访时,他跟乔布斯讨论了半天“自己当CEO,乔布斯当董事长”到底意味着什么。

  乔布斯说:“这意味着你来做所有的决定。”

  但库克不敢相信,乔布斯居然愿意交权。于是,库克问得更具体了一些,他说:“你的意思是,比方说我看上一个广告创意,不需要你的批准,我就可以让它上线吗?”

  乔布斯笑着回答道:“好吧好吧,我希望你至少问我一句。”(Well,Ihopeyou’datleastaskme.)

当然,以上是一个轻松活泼一些的版本。当然,以上是一个轻松活泼一些的版本。

  在2014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巅峰对话”中,库克讲出了一个更正经、更引人深思的版本,他说:

  “乔布斯刚让我接手CEO的时候,我说我担当不了。然后他给了我一句让我受用终生的建议你要保持专注,永远不要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换做乔布斯,他会怎么做?”

  乔布斯说:“有人批评我脸皮厚,但我认为,每个CEO都要有顶住非议的能力,否则人太敏感、耳根子太软,是当不了CEO的。社交媒体上有太多的噪音,你要坚持自己的决定。”

  2011年8月24号,在苹果的董事会例会上,乔布斯正式将CEO的位置传给了库克。但库克也没有“抛弃”乔布斯,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他都三天两头地往乔布斯家里跑,他说:“每次我见到他,似乎他都在好转。他也有这种感觉。”

  2011年9月30号,一个周五,库克说:“我和乔布斯一起看了一部电影,我们边看边聊,聊了很多,我觉得他过得很快乐。然而那个周末,情况却急转直下。”

  短短5天之后,2011年10月5号,乔布斯去世。

  很少有人知道,虽然终于可以“继承大位”,但库克比所有人都感到更遗憾,这种遗憾甚至超越了乔布斯的家人。

  因为他本可以“救活”乔布斯的。

  在库克眼里,乔布斯不仅是他的老板,更是他的挚友,他说:

  “有一天晚上,我离开他家的时候很伤心。我看到他身体状况很糟糕,腹腔积水导致他腹部凸起,他整天都躺在床上,非常憔悴。

  他曾跟我提到他的血型,很罕见。他一直都在等待肝脏捐赠者出现,却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我做了一些研究,如果血型一样,肝脏可以再造血。即便切下一小块,我也没什么事。

  我去验了血,发现自己也是稀有血型。我决定去做检查,看看自己是不是合适做活体移植。如果我不快点行动,我觉得他就要死了。

  我去了一家离湾区很远的医院,我不想被别人认出来。检查做完后的第二天,我去了他家。

  卧室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跟他说,我想捐献自己的部分肝脏给他,但我话还没说完,他就高喊着打断了我:

  ‘不行!我绝不允许你这样做,我永远都不会接受的!’(I’ll never let you do that. I’ll never dot hat!)

  因为肝脏问题,他已经奄奄一息了。他面前明明有一个健康的人能救他,我说:史蒂夫,我的健康状况没问题。我做过检查了,做手术没什么风险,我会康复的,但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他的回答不是‘你确定要这么做?’不是‘你让我想想。’而是‘不行,绝对不做!’

  他说这话的时候,差点要从床上跳起来。我们共事13年,他只对我吼过四五次,这是其中一次。”

  无论库克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说,乔布斯都坚决不肯。最终,苹果永远地失去了乔布斯。

  乔布斯走后,苹果需要找到下一个继任者,一个起码能“望其项背”的CEO。然而让很多人惊掉下巴的是,这个人竟然是蒂姆·库克。

  本来有传言说,苹果董事会本来想从外面“空降”一个CEO。也有人说,苹果下一个最有远见的人,是苹果的首席设计师乔纳森——他主导参与了iMac、iPod、iPhone和iPad等重要产品的设计,他是最像乔布斯的人

  而蒂姆·库克,没人觉得他是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身上也仿佛没有半点乔布斯的影子

  他几乎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甚至都没有在苹果的产品视频中露过脸,连他的百科词条都让人感觉缺斤少两、乏善可陈。

  但对于苹果内部的人来说,库克的继任似乎再正常不过了,他就是乔布斯最理所应当的接班人。

  这是因为:首先,乔纳森对“当官”没兴趣,他只想做设计师;其次,在早先乔布斯因病休假的时候,都是作为首席运营官的库克,代为行使CEO的职责。

  8年以前的人们不会想到,库克会是那个带领苹果冲上1万亿市值的领袖,当时的他们只知道,苹果找了一个跟乔布斯一点也不像的人来执掌苹果。

  所以,这种安排看上去更像一个结局,而不是新的开始。

  一个硅谷著名投资人曾对《财富》杂志说:“没人会让蒂姆·库克当CEO的,简直太可笑了。苹果需要的是才华横溢的产品经理(a brilliant product guy),而不是像库克这样把活儿干完就行的人(merelygetsstuffdone)。”

  在乔布斯去世的时候,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谣言,说乔布斯留下了一份详细的产品计划——里面有新款的iPhone、iPad和苹果电视,只要底下人照着做,这个计划至少能让苹果“续命”4年。

  而库克接手公司以后,他给员工发出的第一封信,也是完全在预期之内的、非常“温和”的抚慰:

  “我希望你们相信,苹果不会改变……

  我相信,我们最好的时光就在前方,

  我们会一起继续让苹果成为一个神奇的地方。”

  2011年10月4号,苹果发布了新款手机——iPhone 4S。

  在发布会的前排,空着一个座位,上面写着“预留”给乔布斯。它似乎预示着第二天,乔布斯的去世。

  连苹果的死对头微软公司也降了半旗致哀。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在乔布斯的家乡帕罗奥图的苹果门店,写在便利贴上的悼词卡,贴满了整整两扇窗户。

  iPhone 4S的销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iPhone,首周末销量超过400万部。当时尚未上市的《乔布斯传》,在他去世后的预定量,比去世前暴涨42000%。

  没人关心那个“谁都不认识的”新任CEO。反正封了神的男人,换了谁都没法超越。

  就连库克自己都曾经亲口说过:“得了吧,取代乔布斯?他是不可取代的。照我看,就算到我退休以后,他还能顶着一头花白的头发干到70多呢。”

  可惜,天不遂人愿。

  蒂姆·库克既没有乔布斯的名气,也没有乔布斯的魅力,更没有乔布斯的想象力。那么,凭什么是他呢?

  他真的准备好了吗?

  其实,没有人知道,为了2011年的这一天,他已经准备了51年。

  02

  “别人家的孩子”

  1960年11月1号,库克出生在美国的阿拉巴马州,他在三个兄弟中排行老二。

父母都是当地农民出身,爸爸在造船厂工作,妈妈是一个兼职的药剂师。

  父母都是当地农民出身,爸爸在造船厂工作,妈妈是一个兼职的药剂师。

  如果你期待着什么悲惨的、狗血的童年故事,我只能说要让你失望了。库克的一生,都和父母保持着特别好的亲密关系。

  爸爸说:“每一个星期天,他都会打电话回家来,无论是在欧洲、亚洲出差,还是哪儿,他一定会打过来,一次都没有错过。”

  1971年,为了让三兄弟上个更好的公立学校,他们举家搬到了40公里外的一个小城市——罗伯茨代尔,这是美国南方最典型的小镇,拥有大片肥沃的良田,面积只有13平方公里。

  库克小时候,这里的人口只有2300多人,镇上基本谁跟谁都认识。没有电影院,没有保龄球馆,30年来,连市长都是同一个人。

  库克很适应这里的新生活,在学校里,他是一个又聪明、又勤奋的好学生。他最擅长各种需要分析计算能力的学科——几何、代数,等等。1978年高中毕业的时候,他是全年级的第二名,可他并不是个书呆子。

  曾经的同学评价他说:“你会觉得跟他在一起很舒服。我还真不认识有谁不喜欢库克的,他性格非常好(He had a great personality)。”

  不仅如此,库克还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这一点在后来成为CEO之后也有体现。

  2015年,他在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做演讲,一开场他就说:“学校领导跟我说,讲话之前,先要让大家保持手机静音什么的,所以说拿着苹果手机的小伙伴们,你们直接开静音就好了。如果你拿的不是苹果手机,请你直接把手机交到中间过道来,苹果在全球范围内回收废旧手机哦。”

  早年,库克除了会学习、会社交,还有着不错的商业头脑。他送过报纸,在饭馆打过工,还跟妈妈一起去药店做过兼职。他在高中编写校刊,还负责去拉广告赞助,他在的那年,校刊的销量和广告收入都破了纪录。

  到了上大学的时候,库克选择了离家近的奥本大学,开车只需要3个小时就到了,他说:“富人家的孩子都去了更好的阿拉巴马大学,工薪家庭的孩子去了奥本——我觉得我跟他们是同类人。”

  而库克选择的专业,叫工业工程。如果你问这个专业是干什么,它的核心只有两个字:优化。

  很多工程院系,比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都是“做”东西的——做机床、做芯片,是要“打造”一个复杂系统出来。而工业工程不“做”东西,它讲究的是如何“优化”一个复杂系统,减少浪费,更充分地利用好各种资源

  本科期间,库克做了一个优化当地红绿灯的指挥系统,动态调整红绿灯时长,减少车辆的排队等待时间,后来当地交警真的采用了他这套系统。

  如果你能理解工业工程是干什么的了,这对于你理解他后来在苹果的工作,乃至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非常关键。

  03

  从毕业到苹果

  中间差了个IBM

  1982年,库克毕业,苹果上市已一年多。但此时22岁的库克还没有注意到这家小公司。

  IBM的HR找到了刚毕业的库克。这家IT巨头刚刚发布了他们第一台个人电脑,整个计算机行业方兴未艾。

  他们开出的条件不错,库克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工厂里,做流水线管理,说得通俗点,库克要确保工厂在任何时候生产任何产品,零部件的数量都是对的

  他后来回忆说:“这非常困难,因为供应商太多了,不止一家。如果你弄得不对,要么你发不了货,要么你就被积压的库存给困住了。”

  当时的IBM日产量最高可以达到1天10000台个人电脑,而且平均每分钟都能卖出1台,平均每6个月就要发布一款新电脑,这给工厂的运营团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但库克却都能搞得定。原因很简单,他就是学这个的——库存优化、生产流程优化,都包括在内。

  每年,IBM工厂会列出25名最有前途的年轻员工,这份榜单上的佼佼者被大家看做未来公司的领导人。库克在这份榜单上排名第一。

  库克在工厂时的老板回忆道:“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职业素养。我都不确定他这人是不是不睡觉。有一次他在中国出差,当地凌晨三点的时候,我给他发的邮件,他不到五分钟就回复我了。而且,他做过的一切,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才去执行的。他真是我共事过的最聪明的人之一。”

  库克在IBM一路高升,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公司送他去杜克大学的福库商学院进修MBA。从1983到1994年的12年间,库克一直在IBM工作,到离开之前,他是整个北美地区的执行总监。

  1994年10月,他跳槽到一家小型的电子公Intelligent Electronics做首席运营官,这和他后来在苹果长期担任的职位相同。

  但我们并不清楚,他为什么从大公司跳到了小公司。也许,这跟薪酬待遇有关:1995年,35岁的库克拿着25万美金的工资,7万美金的奖金,还有公司10万股股票。

  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春风得意、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生活给了他一记重创。

  1996年,他开始感觉到疲劳、刺痛、失去身体的协调能力。医生诊断他患上了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这是一种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可能引起各种症状,包括视觉障碍、肌肉无力、讲话困难、平衡障碍、体热疼痛,严重的可能导致残疾,而且这种病很难治愈,容易复发。

  这对于当时的蒂姆·库克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然而万幸的是,后来医生发现这是一次误诊。从那以后,库克对健康问题就格外重视,也开始热心于各种慈善事业。

  1997年,通用电气收购了库克所在的公司,而他长期合作的一家供应商——康柏电脑公司也借机把他给挖走了,让他做副总裁。

  今天很少有人还记得这家公司——可当年的康柏,那如日中天的气势,像极了今天的苹果。

  20世纪90年代,说起个人电脑厂商,IBM排第二,康柏排第一。而康柏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低价。

  1997年,康柏推出了首款低于1000美金的台式电脑,吸引了大量中低收入家庭纷纷购买。当年,康柏公司的净利润高达18.6亿美金。

  但很快,这个优势变成了康柏公司的噩梦。大量厂商纷纷跟进,采用廉价芯片,个人电脑价格快速下跌。

  库克在康柏待了半年,到1998年初,有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公司”,它的CEO三番五次地托关系、找猎头,想要见到康柏的副总裁库克。库克实在拗不过,只好见了。

  坐在他对面的男人,名叫史蒂夫·乔布斯。

  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04

  加入苹果,是我这辈子做过的

  最疯狂的决定

  很多人可能觉得,早年的库克一定是被苹果伟大的产品所吸引,主动追随乔帮主而来。

  但现实并非如此。实际情况是,乔布斯“倒追”的库克。

  在两人正式见面之前,乔布斯已经让猎头“勾搭”过库克好几次了,但库克每次都爱搭不理。直到乔布斯亲自约库克见面,才把库克搞定。

  乔布斯早就注意到库克在IBM和康柏的一系列动作,他很欣赏库克搞的“准时制生产”体系(JustIn Time)。1998年的苹果,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iPhone、iPad、iMac通通都没有。

  乔布斯也是刚刚回归不久,而苹果已经到了“散伙”的边缘。仅仅4年前,苹果还在高速增长,每年都可以卖出不少Mac电脑。员工13000人,年营收90亿美元。

  但是过了一年,苹果就开始断崖式下跌。因为1995年,微软正式发布了Windows95,廉价的IBM电脑终于有了好用的操作系统。

  运行Windows的电脑,都比苹果电脑便宜得多。Win95发布的当年,苹果净利润还是4个亿。第二年,苹果一季度亏损6900万,二季度亏损7个亿。

  股价暴跌、裁员,濒临倒闭的苹果,跟IBM、惠普,甚至跟东芝、三星等日韩公司,都进行过多次收购谈判,到最后收购价格都没谈拢,谈判决裂。那个垂死挣扎的小公司,跟今天的苹果真是一点也不一样。

  等乔布斯回归之后,庞大的产品线被砍到只剩下4种——两种台式机,两种便携式电脑。他在白板上画了一个2×2的矩阵,把全公司的产品都放下了。

  想法不错,但他知道,还有些问题,是他解决不了的。

  1993年,苹果的Powerbook笔记本电脑库存严重过剩,苹果元气大伤;1995年,苹果又严重低估了新一代PowerMac的需求,早早断了货,补货不及时,损失了大量订单。有学者统计,当年苹果的后台,有10亿美元的订单没有完成,堪称史上“最大的供应链灾难”。

  苹果的对手、戴尔公司的老板说,要是让他来经营苹果,他会干脆关门大吉,把钱都还给股东。乔布斯被戴尔激怒了,公开回怼,暗地里却十分羡慕戴尔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像迈克尔·戴尔这样能打造专业供应链的人才简直是凤毛麟角。整个市场上,大概只有时年38岁的库克能与之相媲美了。

  乔布斯看上库克以后,让猎头反复尝试联系,库克终于点头,愿意见上一面。只不过这次见面,并不是我们期待的那种彻夜长谈。他们只聊了五分钟。

  关于这次会面,事后有各种版本的描述,但没有人完整复原过对话的具体内容。

多年以后,库克本人是这么形容这次见面的,他说:

  多年以后,库克本人是这么形容这次见面的,他说:

  “很多人或许已经忘了,1997年到1998年初,苹果已漂泊多年,漫无方向。

  但乔布斯觉得,苹果能再一次成为伟大的公司。

  他想知道,我愿不愿意来帮忙。他的愿景是让强大的科技变成人人易用的电子产品,他希望苹果的产品能帮助人们实现梦想,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而我是一个念过MBA的工程师,这些训练让我变得务实,成为一个聚焦于解决问题的人。

  那一天我却发现,自己坐在这个40多岁、手舞足蹈的家伙面前,看着他大谈什么要改变世界。

  这与我的期待大相径庭,因为,说起我在1998年的工作,我那时也在随波逐流、毫无目标。

  在工作中,我一直觉得只要把事情做到位就够了。不错,我也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也有想要改变的东西,但我一直以为这些,应该在个人生活中实现,而不是在工作中。

  乔布斯跟我的想法不一样,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燃起了我青年时的雄心壮志。

  在我们第一次会面中,他让我相信,如果我们并肩作战,推出好的产品,我们一样可以改变世界。

  没想到的是,我被他说服了,我接受了这份工作,彻底地改变了我的生活。

  时至今日,那次见面已经过去了17年,而我一次都没有后悔过。

  其实,在跟乔布斯见面以后,库克也陷入了犹豫。他咨询了身边一圈人,所有人给他的答案都是:“你怎么会想去苹果呢?你是不是疯了?”(How could you even think of it?You’ve lost your mind!)

  他问他在康柏私交甚笃的老板,老板说:“只有傻瓜才会从康柏跳槽去苹果。”库克甚至拿出一张A4纸,给自己详尽地列出了加入苹果的“利弊清单”。然后他盯着这个东西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屁用都没有。

  他知道理性已经帮不上他了。

  他决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反复地听到,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召唤他:“去拓荒吧,年轻人,去拓荒吧!”(Gowest.Youngman.Gowest!)

  于是,他做出了这一生中最“任性”、但也是最英明的一个决定——变成亲朋好友口中的“疯子”和“傻瓜”。听从直觉的库克,选择了加入苹果公司。

  当然,库克讲的这个故事可能是事实,但充其量也只是部分事实——1998年,库克在苹果的第一年,他在苹果获得的收入总额是1514802美元,注意,这可是20多年前的150万美元。把这些信息拼凑在一起,应该才呈现出一个更完整的事实。

  05  

  “暴君”库克?

  在蜘蛛侠的漫画里,有一句名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库克就像魔术师一样,让苹果的供应链“化腐朽为神奇”进入苹果短短7个月以后,库克干脆利落地把库存周期从30天压缩到6天。库房里堆着的待售电脑,从价值4.37亿美金,降到了7800万美金。

  在库克眼里,库存就是魔鬼。一般库存产品的价值,会在一周内下跌1%到2%,因此库克认为:“你必须像经营牛奶公司一样去管理库存,如果奶制品过了保质期,大麻烦就来了。”

  库克解决库存问题的一大法宝就是外包生产,把库存压力转移给供应商。他甚至还说服了很多供应商,在苹果的装配厂附近建厂,这样供应商可以更快、更频繁地交付零件。

  到1999年,苹果的库存少到只够明天和后天的量,库存货品价值不足2000万美元,还能保证不断货。这个超低的库存水平已经超越了戴尔。

  于是,苹果公司董事会给予了库克一份“特别奖励”:80万美元年薪和500万美元奖金,以及5万股苹果股票,总价值高达5910万美元。乔布斯和库克携手,苹果开始了真正的腾飞。

1997 年,苹果亏损 10 亿美金;1998 年,库克入职当年,苹果盈利 3 亿美金。

  1997年,苹果亏损10亿美金;1998年,库克入职当年,苹果盈利3亿美金。

  一开始,苹果电脑iMac的生产,都外包给了韩国的LG公司。随着订单量继续扩大,苹果找到了戴尔公司的一家代工制造商——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它还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富士康

  从1999年开始,苹果的供应链就进入了“库克-富士康时期”。富士康最大的优势,是它超高的灵活性。因为几十万人住在厂区内,富士康可以在一夜之间集结大批工人。

  富士康在很早的时候,就给苹果“秀过肌肉”。

  当时,离第一代iPhone上市还有不到几周的时间,乔布斯在最后一刻,怒气腾腾地冲进办公室,把兜里的iPhone掏出来“啪”地一下摔在桌上。大家伸着脖子凑过来,发现这台iPhone的塑料屏幕,已经被他兜里的钥匙划得遍体鳞伤。

  乔布斯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换成耐用的玻璃屏幕。

  很快,新的屏幕在午夜运抵富士康。8000多名工人只喝了一杯茶,吃了一块饼干,就开始了昼夜不停的轮班,为手机安装新屏幕。短短几天之内,富士康日均iPhone产量突破1万台。

  苹果经常会在最后一刻更改产品设计,而全世界几乎只有富士康,能在满足巨大产量的同时,兼具超高的灵活性。

  库克说:“他们可以在一夜之间雇佣3000人上岗。哪个美国工厂能在一夜之间找到3000个人,还能说服他们住进宿舍,半夜待命呢?

  库克的外包策略,把厂房、工人和零件库存的压力,都转移到了外部,从而大大解放了苹果自身。这当然是了不起的转型,可是这么说来,库克岂不是成了一个甩手掌柜?

  错!库克在内外双向的控制和管理上,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有前运营团队成员估计,在苹果总部5万多名员工当中,有3到4万名运营人员,都由库克来领导。

  而他“变态”的管理方式,跟乔布斯还不一样。乔布斯会当面骂人家“白痴”“笨蛋”。库克不一样,他非常安静,说话从来都斯斯文文的,不会扯着嗓子喊,但他可以一直问问题,问到你崩溃。

  有人评价库克:“他会用问题把你活活撕碎。”(He will slice you up with the questions.)

  如果你是苹果的员工,你最好极其熟悉你所做的工作,不然库克可能在任何一个细节上揪着你,让你解释清楚:“他会先问你10个问题,如果你都答对了,他会再问你10个。如果你一年到头都答对了,那么恭喜你,明年开始他只问你9个。但如果你答错一个,他会立马追加到20个,甚至30个。”

  所以,大家跟他开会的时候都非常紧张。

  有一次,苹果的一个部门经理站在会议室门口,偷听库克主持的一次会议:“第514行D列的方差是多少?导致这一方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个员工报出一个数。

  库克毫不留情地说:“这个数字是错误的,请你离开这里。”(Getoutofhere.)

  在这样的高强度之下,“上行下效”的成果非常明显,所有的运营人员都开始注重细节,很多苹果高管也能熟记整张电子表格,甚至对待供应商的时候,也会抛出一连串的问题,刨根问底。

  有一次会议上,一家中国的制造商出了问题。库克说:“太糟糕了,应该有人到中国管一管这事。”半个小时以后,库克盯着运营高管萨比赫·汗上下打量,一脸严肃地问他:“你为什么还坐在这儿呢?

  萨比赫“腾”地一下起身,开车前往机场,订了最早的前往中国的航班,没有订返程机票。他甚至没有回家收拾行李和衣服。

  不光是对内,对外,库克的手段一样“稳准狠”。有一年,为了确保新款的Mac电脑能在圣诞节期间全面铺货,库克花了5000万美元的天价,“霸占”了全美国圣诞购物季能用的全部空运空间。结果戴尔、康柏这些竞争对手想要追加空运订单,只能干瞪眼。

  对待供应商,库克也很有自己的一套。如果供应商为了给苹果生产特殊零件,需要购买什么昂贵的设备,库克会花巨资买好设备,搬到供应商工厂里,免费给他们用,还给他们大笔大笔的预付款,搁谁干这活儿都很开心。

  但是供应商发现,在设备和资金的诱惑下,已经没心思去接别家的单子了,自己渐渐变成了苹果的“专用资源”,整个厂子都在为改良苹果零件的工艺而上下忙活。

  库克相信,不惜代价,抢先对手获得这些最新的优质零部件,才能保证苹果立于科技产品的不败之地。供应链的你争我夺,就看谁能扼住谁的咽喉了。这就是库克从内到外的魔鬼式运营

  现在回头看看,你觉得,他和你在苹果发布会上看到的那个文质彬彬、满脸微笑的库克,还是同一个人吗?

  他的真面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

  每周日晚上,他会叫上一堆高管,开电话会议;他会在凌晨3:45之前回复邮件;早上6点之前,他已经坐在办公室了;他每天工作12到13个小时,然后回家处理更多邮件。他可以飞到中国,连续工作3天,飞回来,早上7点降落,8点半坐在办公室开会。

  所有人都很习惯,在会议中令人尴尬的长时间沉默和停顿里,他会一边看PPT,一边“咝啦咝啦”地剥开塑料纸,把一根又一根的能量棒塞进嘴里。

  有记者问他:“你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库克回答:“我最大的爱好是苹果。

  记者追问:“工作之外的呢?”

  库克回答:“工作就是我的生活。”

  在苹果的头几年里,虽然库克很忙,但过得还相对平静,他一直藏在幕后,做着不为外人所知的重要贡献。直到2004年7月,乔布斯要做胰腺癌肿瘤切除手术,所以请了病假,第一次由库克代理苹果CEO三个月。

  2009年1月,乔布斯在接受肝脏移植手术后,请了6个月病假。代班时期,库克一直做得非常好,以至于2011年1月乔布斯再请病假时,让他再次暂时执掌苹果。

  对于苹果内部的人来说,由库克继任苹果CEO,根本就不是什么值得稀奇的大事。但外人的反应却异常激烈。

  06

  新官上任,火烧连营

  2011年8月24号,库克就任苹果CEO。但一开局,他就遇上了逆风。

  2012年3月,苹果发布了新款的iPad 3,但这次只是对旧款做了些硬件升级,这种平庸的升级换代,正好印证了粉丝心目中“没有乔布斯就没有创新”的印象。

  4月,美国司法部指控苹果与多家图书出版商合谋操纵电子书价格。

  7月,三季度财报显示,iPhone销量比分析师预计的少了300万部,苹果股价应声大跌。

  9月,苹果地图应用上线,用户反馈“一团糟”。英国用户搜索“伦敦”,结果指向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伦敦市。阿拉斯加的用户开车导航,地图让他去横穿机场的飞机跑道。一名苹果高管开会迟到了半个小时,因为苹果地图给他指错了地方。

  库克为苹果地图的糟糕体验公开道歉。有些人因此认为,库克是“软骨头”——因为“硬骨头”的乔布斯从来不道歉。

  几年前,有用户抱怨,新款iPhone 4的天线经常“掉线”,乔布斯淡淡地回了一句——这个用户“握手机的姿势不对”。

  平心而论,如果库克遇到的这些事情,发生在乔布斯执掌时期,人们顶多会说:这是苹果经历的一段小小的挫折——丢人了,但是无伤大雅。但放在库克的开局上,人们的眼光就要挑剔得多。

  2012年末,英国《卫报》评论道:“我们已经越过了苹果的巅峰:从现在开始,就是下坡路。”

  2013年初,《华尔街日报》发文:《苹果是不是已经被三星抢走了风头?》

  虽然新款iPhone 5的销量不错,但到了2013年初,苹果的市值从4个月前的高位6229.8亿美元,一路下跌到4240亿美元,蒸发近2000亿

  投资者关注安卓手机的快速崛起,同时对巨头苹果的增长前景感到忧虑。在这样的体量之下,苹果一个季度的销售额至少要增长几百亿美金,才能在财报上增长几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苹果需要新的增长点

  于是,库克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这个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最快的国家。

  早年间,乔布斯并不看好中国市场,是库克的一再坚持,让乔布斯相信了他的判断,给库克各种各样的支持。从21世纪初开始,库克就启动了在中国的布局。

  2004年前后,库克开始在中国寻找适合苹果的渠道分销商,苹果中国总代理换了一拨又一拨。

  2004年7月30号,在库克的一手操办下,苹果在北京举办了声势浩大的iPod mini新品发布会。

  2005年,iPod进入中国MP3播放器销售额的前三名,月销量超过1万台。

  2009年,库克跟中国联通合作,推出联通版的iPhone 3G和iPhone 3GS。

  2010年,中国销售额只占苹果总收入不到2%。

  2011到2012年,中国销售额净增200亿美元,涨幅超过600%,占苹果总收入的12%。

  2012年二季度,iPad在中国平板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了72.6%。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库克带领团队一手运作的结果。

  3年内,库克五次到访中国,他相信中国会成为苹果最大的市场,开始为中国新零售店的布局注入更多资金。

  截至2014年,苹果在中国一共有7000多名员工,拥有15家直营零售店。

  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崛起,以及西方市场的回暖,在iPhone 5S首次亮相6个月后,苹果透露iPhone全系手机在全球的销量已超过5亿部。

  2014年11月,苹果市值首次超过7000亿美元,是谷歌的两倍。

  除了商业上的成功,库克还做了很多“乔布斯不会做的事情”。

  1983年,年轻气盛的乔布斯曾经亲自跑到竞争对手IBM的总部门口竖起了中指。

  2014年,库克却宣布和IBM合作,共同为企业开发iOS应用程序。

  截至2017年,两家已共同开发企业定制的APP一百余款,覆盖医疗、金融、旅游等各个领域。

  众所周知,乔布斯几乎从不参与慈善事业,他认为最大的慈善就是提升苹果的价值。而库克在上任CEO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就宣布了一项重大举措:为员工设立一个慈善配对项目,每年每个员工,如果对外捐款,那么苹果公司会追加同等数额的捐款,上限是1万美元。

  在最初启动的两个月里,公司和员工总共的捐赠就超过了260万美元。在库克执掌苹果的8年中,苹果还向各种教育机构、环保组织捐赠了数亿美元。

  在很多人眼里,苹果“不差钱”,库克也很会赚钱,在他出任CEO之后,巨头苹果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守业”的库克也会面临巨大的危机。稍有不慎,苹果这艘巨轮,就有倾覆的危险。

  07

  4位数难倒FBI

  库克职业生涯中经历的最大的一次考验,跟一个恐怖分子有关。

  很多人质疑苹果后台会不会收集用户的隐私数据,库克表示:“我们无意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我们不会抓取你的邮件和短信,来向你推送合适的广告。”

  2014年9月,iOS 8正式发布,同时公布了一项新的隐私政策,苹果承诺不会为执法人员解锁iOS设备。“苹果不想要你的数据。” (Apple doesn’t want your data.)

  而风波也由此而起。

  iOS 8发布的同月,100多位好莱坞女星的私密照片突然被泄露到网上,苹果的iCloud成了众矢之的——人称“好莱坞艳照门”。

  苹果为自己辩白,说是黑客用钓鱼网站伪造成苹果官方的页面,欺骗用户填上了登录账户和密码,然后去访问他们个人的iCloud账户,扒出照片。而不是iCloud本身被黑客攻破了。

  但跟后面的风浪比起来,这场风波最多只能算一道“开胃菜”罢了。

  2015年12月2号,美国加州的一座城市——圣贝纳迪诺发生一起枪击案,导致14人死亡,22人受伤。枪击案嫌疑人赛义德·法鲁克使用了一台iPhone 5C,用了一个4位数的锁屏密码。联邦调查局破解不进去,交给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结果国安局也破解不了。

  FBI希望苹果开发一个特殊版本的iOS系统,可以让他们无限次数地尝试解锁,说白了就是“走后门”。

  但库克拒绝了。

  政府部门发来42页长的文件,这可不是简简单单地“请求苹果协助调查”,而更像是软硬兼施的“强制执行”。库克和他的团队彻夜未眠——整整16个小时,研究苹果该如何应对。

  凌晨4:30,库克发表了一封致全体苹果用户的公开信。他说:“政府的要求令人胆寒。

  他解释道,苹果一直在与FBI合作,试图解锁这部手机,提供数据。“但现在,美国政府要求我们提供一些我们根本没有的东西,一些我们认为太危险而决不能创造出来的东西——一个通往所有iPhone的后门。”

  库克说,他相信FBI的意图是好的,但保护苹果的用户是他的责任。“我们不会给你们提供你们想要的东西来对付这次恐怖主义威胁。”

  可是究竟什么样的公司,不会帮助FBI调查恐怖分子?人们会不会认为,公司已经站在了恐怖分子一边?

  库克必须向全世界表明,他是在坚守对用户隐私的保护,而不是支持恐怖主义。他知道公然抗拒这一命令,无疑会遭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抵制,但他需要表明他的立场。

  此后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最高级别的执法部门一直在向苹果施压,要求他们拿出解决方案。FBI局长和美国司法部部长频繁约谈库克和苹果的法务团队。

  特朗普甚至指责库克,说他怀有不纯的政治动机,库克想要彰显自己是多么地道的自由派。所以特朗普在推特上一再攻击苹果,让他们赶紧把凶手的手机信息交出来。

  民调发现,51%的人都认为苹果应该帮助FBI,只有38%的人支持库克。

  为了应对这次危机,苹果一改往日神秘保守的公关形象,成立了一间7×24小时的通讯室,一天3次向700多名记者通报事件调查的最新进展。库克甚至破天荒地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黄金时段的新闻专访。

  他说,他已经做好准备,把官司打到美国最高法院去。无论处境如何艰难,苹果的领导者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

  这次采访成了整个事件发酵、转折的关键。

  苹果员工多年以前,就知道蒂姆·库克寸步不让、据理力争的这一面,但这是公众第一次亲眼看到他这一面。

  2016年2月底,苹果赢得了一场小胜,纽约的一家法院驳回了FBI要苹果解锁一名未成年毒贩手机的要求。

  3月底,事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库克收拾好行装,准备第二天直飞案发地圣贝纳迪诺进行当庭作证,FBI却突然要求法院,无限期暂停对苹果的诉讼。FBI表示,他们已经获取到手机中存储的数据,但没有公开破解的途径。

  后来有消息透露,FBI找到以色列一家手机取证公司,破解了这台iPhone,为此FBI花费了90万美金,最终发现,手机中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很多人这时候才如梦方醒:原来,只要花钱就能解锁,那我的手机还安全吗?他们开始理解库克的立场。可库克高兴吗?不,他非常失望。苹果确实“赢了”一局,却没有看到真正的问题得到解决。关于手机用户的隐私问题,没有达成任何新的法律决议。

  下一次危机到来,一切还会重演吗?

  当很多人仰望苹果的时候,可能都在看它创下华丽的记录,比如2018年8月2号,苹果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家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的公司。自库克接手以来,苹果股价已经上涨了两倍。

  但作为CEO的他,并不太看重这些。他在人们没有兴趣关注的角落里,做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工作:比如他一直致力于推动公司内部员工的性别平等和种族平等,增加员工的多样性。

  2017年发布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苹果公司29%的领导者是女性,30岁以下的领导者中有39%是女性,而这一比例还在继续增加。库克希望苹果的员工是开放的、包容的,而不是由白人男性一手主导的,那样会阻碍创新。

  从乔布斯时代开始,苹果生产的每一款产品,无论是电脑、手机,还是手表,都为盲人和聋哑人做了特别设计,在这一点上,库克“从不计较成本和回报”。

  苹果为女中学生捐款、提供奖学金,为她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和实习机会,希望能让更多的女性进入科技行业工作。

  在环保方面,库克同样不遗余力。苹果在中国四川安装了一个4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为中国所有的苹果零售店、地区总部和办公场所供电。

  和我们想象得不太一样的是,做苹果公司的CEO,似乎不全是一件多么光鲜亮丽的事情。很多时候,你需要把手插进泥土里,才能种出最鲜艳的花朵。不积跬步,无以至万亿。

  库克的故事也远没有结束,他还在书写着一部“正在进行时”的人生传记。

  合上整本《蒂姆·库克传》以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外部人员所撰写的苹果传记,终究带有某种微妙的距离感。

  我总觉得:还不够。

  或许他的人生,本就没有什么故事;又或许他的故事,从不对外人讲述。

  我觉得在苹果和库克都还春秋鼎盛的时候,推出他的个人传记,还欠了那么点火候。

  我渴望触摸到他的内心世界,但我手头能找到的一切资料,多是对他外部成就的铺陈,和对他职业道路粗浅的描绘。

  说实话,谁要看这些?

  我想了很久,我该怎么去概括库克已接近耳顺之年的人生?

  有人说,他就是一个“高级打工仔”,拿着丰厚的薪水,替别人劳碌的命;有人说,他只是乔布斯背后最重要的一个男人,乔布斯走了,看他一个人还能撑多久;有人说,“守江山”终究比“打江山”容易,今天的苹果,在库克强大的“供应链驱动”下,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但缺乏颠覆性的创新,终有一天会成为像诺基亚、摩托罗拉一样的“昔日巨头”。

  我想他们可能说的都对,但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

  纵观库克的一生,我想我找到了一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每一个人,工作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是为了挣钱,有人说是为了生存下去;有人说为了肩上扛着那一份责任,不辜负老板和客户的信任;有人说干一行爱一行,也有人说爱一行,我才会去干一行。

  似乎没有什么统一的“答案”。

  直到我看到了一部今年新上映的纪录片——《燃点》。

  这是一部票房很惨淡、口碑一般的纪录片,但它依然有打动我的地方。

  电影中的主人公,有锤子科技的罗永浩、ofo小黄车的戴威,这些曾经辉煌、但如今已艰难度日的创业者;也有马薇薇、papi酱这样头顶着网红明星光环、却担心下一个产品能不能继续爆红的创业者;还有猎豹CEO傅盛这样,公司早已上市、实现财务自由,却苦于转型压力、想要突破瓶颈的创业者;还有很多籍籍无名、连续创业失败的小镇青年。

  整个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他们似乎没有一个人是特别开心的。无论他们的企业处在哪个阶段,他们都承载着巨大的压力。既然不开心,为什么还要创业呢?

  罗永浩说:

  我见过太多的人

  创业就是为了把事业做成

  或是为了赚钱

  但是我做这个事

  绝大多数时候做的都是

  我感到幸福

  有非常强烈幸福感的事情

  在《燃点》的结尾,真格基金的创始人徐小平老师说:

  不要去苛求人们对金钱的渴望,也不要去挑剔有了钱之后,人们不同的生活态度。

  我觉得每一个人心灵深处,都存在着一种火焰。

  我从那些一无所有的创业者,从那些屡战屡败的创业者,从那些春风得意的、腰缠万贯的创业者身上。

  我看到的是,同样的光芒。

  那光芒,究竟是什么呢?

  2013年,库克回到了他读MBA的母校——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

  当主持人问到他,什么是好的领导力?什么才是富有道德的工作?库克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让一事一物,比你遇见它的时候,更加美好。

  Leaving things better than I found them.

  当库克在大学里优化红绿灯算法,节省通勤时间的时候;

  当他极力压缩苹果的库存,把它从破产的边缘拉回来,再次起飞的时候;

  当他不计冤家前嫌,主动伸出橄榄枝,跟IBM合作开发应用程序的时候;

  当他在凌晨三点回复邮件,为每一个数据细节穷根究底,在一场又一场的会议上,拿能量棒果腹充饥的时候。

  我想他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他也遥远地回答了徐小平老师的问题:那道光,到底是什么?

Leaving things better than I found them.Leaving things better than I found them.

  让我所操劳的一切,比我刚刚接下它们的时候,变得更加美好。

  优化,Optimization

  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不仅是工业工程的核心

  它是每一个职场人,每一个创业者内心洋溢着成就感的终极源泉。

  谋一份差事、挣大钱,固然重要。但心中总有一块地方,是金钱所满足不了的。

  我并不关心,苹果最新的财报数据有多么好看,库克2019年又要拿多少年薪,我也不在乎下一个十年,他要带苹果去哪儿。

  我只在乎每个人心里的那一团火,和每个人身上的那一束光。

  最后,我想把一首俄国诗人巴尔蒙特的诗送给你,送给正在优化着这个世界的你:

  我来到这个世上,

  为的是看太阳,

  和蔚蓝色的田野。

  我来到这个世上,

  为的是看太阳,

  和连绵的群山。

  我来到这个世上,

  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开的峡谷。

  我与世界签订了盟约,

  我是世界的主人。

  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冰川,

  我创造了自己的理想。

  我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启示,

  我时时刻刻都在歌唱。

  我的理想来自苦难,

  但我因此而受人喜爱。

  试问天下谁能与我的歌声媲美?

  无人、无人媲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而一旦天光熄灭,

  我也仍将歌唱……

  歌颂太阳

  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