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陆奇:年轻人要拥抱人工智能,不要害怕!

2019-04-29 12:07:58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YCombinator创业孵化器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 YCombinator创业孵化器

  来源: YCombinator创业孵化器(ID:YCCN-startups)

  4月18日晚上,陆奇博士在清华做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创业浪潮“的演讲。

  这场演讲里,博士分享了自己对于AI技术核心和发展趋势的看法,AI行业里存在的创新机会,以及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AI时代的到来,干货满满。

  希望可以帮助到正在阅读文章的你!

  陆奇说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相对来讲比较深的问题。我尝试这样回答吧:我认为从知识的结构和系统的信息构架(Information Architecture)上来说,人类的智能和人工智能是有相似的。

  在信息架构上,人的智能也有这样的三个组成部分:感知体系,思考体系与行动体系。换句话说,就是知识获取,知识表达和知识应用。但我们目前对人类智能的认知本身还处在非常早的早期。比如“意识”,什么是意识?这在哲学上仍然是一个长期讨论的问题,目前也还没有很明确的定义,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科学作为一个方法论,到目前还没能在“我们对人的认知”这个问题上带来大规模的推进。科学是Falsifiable Hypothesis,科学的本质就是一系列假设,人类可以通过做实验去否定他的。

  但否定它的前提,是我们可以客观的观察你的意识。人的意识是主观的,是观察不到的。我们逐步可以做到比如大脑扫描Brain Scan,但这些又会带来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的挑战,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对人类智能的认知的本质,还是处在非常早的早期。

  但我想说,无论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是否相同,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阻碍人工智能技术往前发展,不阻碍它给社会创新带来的价值。

  我们未必要完全复制人的智能。就像历史上经常会用的一个例子:我们研究空气动力学,观察鸟是怎么飞的,但我们不是重新建一个机器鸟,而是建飞机。我觉得在这里也类似。我们对人类智能的认知,会帮我们提高科学能力,技术能力,让我们把人工智能技术,机器智能做得更好。

  今天的深度学习,基本上是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的交集。我在卡内基梅隆念书的时候,当时有很多人做计算机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其中Jeff Hinton拿了图灵奖,那个时候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做教授,卡内基梅隆大学就是这两个交叉学科学问做的比较多。

  从今天往后走的话,我觉得一些科学设备,比方说大脑扫描,是可以对我们对神经科学有更多的发现的机会,让我们对人的大脑如何工作的机制会有更本质性的了解。

  说到这里我提一下,我在做上次十问(👈戳)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如果要修课的话,或者选专业的话,有什么建议?我的建议是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因为如果你有这两个专业的话,你可以基本上站在前沿,可以很快接触到最领先的科学发现。

  目前对这个问题,我只能做这样一个非常肤浅的回答,因为我觉得要有一个有更多专业知识的人来回答。我自己看的书,或者观察的学术进展还远远不够让我做出一个比较有价值的回答。

  陆奇说

  数字化技术的加速推进是一个不可阻挡潮流,它的结果就是人类所做的机械化,重复性行为会逐步被取代。

  我们需要做的努力,是在这个取代过程中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人的特性,人的创造性,人的想象力和人的设计能力。这里面应该有非常多的机会,但如何来实现需要大家的努力。

  不瞒你讲,YC有四个组成部分:投资,科研,人才开发和公益。在公益上,YC长期关注的点就是如何通过创新,通过一些公益的手段,让中国的各行各业能更有效的来处理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进而产生的,对就业的影响。

  我衷心希望随着技术的推进,在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的过程中,我们有越来越强的能力和越多的方法打造新的工作岗位,在就业问题上充分保护社会的稳定,就业的保持,和人收入的提升。这是我们各行各业需要一起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陆奇说

  有。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首先如果你是这些产业的从业者,一定要拥抱人工智能,不要害怕,因为人工智能会带来一些颠覆性的创新机会。这是第一。

  第二,我建议可以观察今天的汽车工业,因为他们基本上就是处在开始拥抱人工智能的阶段,比如自动驾驶带来的对整个工业的改变。

  还有几个点也可以讲。第一是传统重资产企业可以关注早期创业生态,因为传统企业也需要吸收新的人才。吸收新人才其中一个手段就是并购创业公司。我以前在微软,我们知道微软哪些业务能力强,哪些领域对来讲基因比较弱,所以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投资,通过并购,吸引这样的基因进入自己的公司。

  但最终,我觉得从长远角度来讲,这些行业企业的领导人还是要有一个长期的愿景和战略想法。引进人才,投资,很好,但最终还是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机会,把每一个企业的创新能量大规模提升。

  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拥抱这个机会,中国这些行业企业在接下来的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都会有机会创造大规模的,新的商业价值,都有机会提升。这是一个需要拥抱的一个阶段,不要害怕。

  陆奇说

  这也是一个比较具体实际的问题。

  对大互联网公司来说,并购是公司战略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要通过并购获得人才资源,客户资源,市场创新,市场地位或者市场份额。所以并购是一定会持续的。

  作为创业公司来讲,如果大的公司想来并购你,本身是件好事情,并不是一件坏事。某种程度上,你综合考量之后,并购也是一个可行的退出方案。

  对想走得很远的创业者,最大的压力其实是你早期的投资者,他会逼着你去卖公司。所以我的建议是,你一定要找好的投资者,像YC这样的投资者。因为YC是绝对会陪你走到底的投资者,真的可以保证,这句话你可以拿到银行里面存起来。因为只要我投了你了,我就一定陪你走到底,绝对不会逼你把你的公司卖掉。

  所以一定要找好的投资者,这样的话你才真正有长期的支持。

  陆奇说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讲两个点,第一要看时间点,第二是长期。

  首先是时间点,你是在从0到1,还是从1到10,还是10到100的过程中?取决不同企业所处的状态,有的时候商业模式是关键的,有的时候技术是关键的。比如我刚才讲到谷歌,对于早期的谷歌,商业模式就至关重要。它一开始一直没有找到商业模式。

  如果谷歌找不到商业模式,今天就会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世界。如果你的公司正好处在这样阶段,你需要发明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我可能会说在这个时间点,有商业模式团队可能会更重要一点。但这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

  从长期的角度来讲,我个人认为商业模式不能算是一个长期的壁垒。真正长期的壁垒,长期的竞争能力,我会看好一个有技术基因的团队。

  简单讲一下,对于YC,我们看创业团队,主要是看你有没有技术的基因。我们当然也会看没有技术的创业团队,但是如果我们投资你的话,我们对你的要求,就是去找一个有技术经验的合伙创始人,这样你长久的生命力才可以保持。

  所以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意思。我的想法是,如果有这样一个具体的案例的话,就看它处在什么样的时间点。基于时间点有个判断。但长期的话我会更注重一个团队是否有技术基因。

  陆奇说

  这里面核心的问题是融资能力,如果你产品方向看的对,业务方向看的对,技术能力强,是否有融资能力就会特别重要,这也是YC带来的最核心的价值之一。YC第一是做的从0到1的支持辅导,第二是教你真正的融资能力。这个特别重要,融资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能力。

  所以如果任何一个创业团队有这样困境的话,我的回答其实还是很简单:找YC。

  陆奇说

  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想法,但首先我可能稍微讲一下,我个人并不认为是技术专家,我对技术很感兴趣,一直做技术,也做了很多产品业务上的事情。

  我为什么会对投资感兴趣?有几个点。

  第一呢,我分享一个想法供大家参考。我个人认为由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这样的技术进步,企业的形式会有改变。今天所有的企业基本上是研究,开发,销售,市场。做产品,卖产品。往未来走,任何一个做的好的企业,必须要有一个投资部门,因为你必须要打造生态。投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用得适当的话会加速你的进程。在中国这个趋势我觉得更明显。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在微软的时候,其实做了不少投资的工作。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投资创业企业,做企业并购。原来我的团队里面有30多个副总裁,我对他们要求就是,你每个季度必须见创业团队。你一年之内一家公司不投我能原谅你,但你两年之内一家都不投,一家都不买,我就要问你,你的团队真的那么牛,每个创业公司都不比你强吗?所以投资是任何一个,即使再大的企业里,你都要做的一件事情。

  第三点,对我来讲是年龄的问题。我58岁了,继续去做大规模的企业团队管理其实并不适合了。所以投资的话,等于是我退到了二线,但还可以用我的经验,用我以前的一些知识,也继续我对技术的热情。所以结合上面几点,我选择了做投资。

  最后一点,就是对我来讲,选任何一个工作,学习特别重要。如果这个工作我学不到东西,我就一点兴趣都没有。投资这个行业,我每天学到很多东西,特别像YC这样的一个效率很高,规模很大的创新平台,我每天都学到很多东西。

  我希望今天来(听讲座)的我的(YC中国)团队也能同意这点,因为你每天工作会非常高兴,每天在创造价值,每天都变得更聪明。所以是这些多方面原因,让我选择去做YC这样的工作。

  陆奇说

  我觉得这个好问题。我想稍微讲一下,我觉得很重要。

  先去互联网公司做几年,对你将来创业一定有帮助。从一个宏观角度来讲,美国的创新能力,为什么有今天这样一个全球比较领先顶尖的地位,因为它有微软,有谷歌,有脸书,有亚马逊这样的公司。某种意义上这里是黄埔军校,是真正的创新大学。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开发产品的能力,做业务的能力,书本上学只能起到局部的作用。真正的学习,你必须在实际环境里当打仗才能学会。所以如果你去这样一个一流的互联网公司,你学到的实际经验是非常宝贵的,特别是对将来人工智能行业的创新。所以如果你不想直接创业,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就是去一所一流的,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或软件公司。

  这也是为什么从全球意义上来说,我认为中国创新机会这么多的原因。很简单,中国是除美国之外,唯一有很多大规模互联网公司的国家。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创造出来的人才,可以在未来创建更多的公司,这是一个整体的生态效应。就像几所一流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在未来培养出更多的学生,那么一代的创新能力就都起来了。

  所以总结一下,我觉得一定会有帮助,这是第一。第二是大家可以把它作为职业生涯上可以考虑的一个点,如果你不去小公司创业,可以去一流的互联网公司,这也确实是一个相当好的选择。

  如果你想要创业,但是还上缺乏一定的勇气和魄力的话,可以来找YC谈。

  陆奇说

  我建议两点。第一,尽可能去学一些跟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有关的技术。

  你本身不需要专业,比如我提到过的我的一个合作伙伴,领英创始人Jeff Weiner,他是沃顿商学院学市场出身的,但他一直关注技术,几乎任何产品技术上的问题,他都会问。所以工程师会尊重他,工程师把他当成自己的家族成员一样。这也是说,你本身并不一定要技术专业出身,但你可以关注,可以花时间去了解技术发展的趋向,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找好的,学计算机专业的合作伙伴,因为你哪一天要创业的话,需要有一个或几个联合创业伙伴。如果他们有技术背景的话,你会走的更远。

  所以这里有两点。一个是人脉,如果你不是学计算机专业或者相关技术专业的,人脉上最好有熟悉的,跟你很近的朋友是学这些专业的。另一个是你自己有时间的话,尽可能花时间去学这方面的知识,想一想由这样的技术驱动为将来带来的,可以创造价值的场景机会。把这两者组合起来,一定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创新的机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