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另类投资:AI艺术品定价指北

2019-03-29 08:25:37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脑极体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藏狐

  来源:脑极体(ID:unity007)

  最近沉迷动画不可自拔,所以想来给大家卖一下安利:朋友,豆瓣评分 9.4 的Netflix 新剧《爱,死亡和机器人》了解一下吗?题材横跨科幻、恐怖、荒诞、悬疑、喜剧、赛博朋克……总有一款适合你,只要你看我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姐妹!

  当然,剧集中的18个故事也并非个个都是神作,其中最受好评的非《齐马的作品 Zima Blue》莫属。

  前方剧透高能预警——

  在故事中,泳池清扫机器人Zima通过改造,获得了人类水平的智能,它在不断追寻宇宙意义的过程中,创作出了许多包含蓝色方块的绘画作品,把艺术推向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也因此成为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家,收获了无数掌声拇指鲜花。

  故事的最后,Zima向记者回顾了自己的一生,然后选择自杀,回到了出发之地——泳池。

  故事在试图表达创作者关于宇宙与生命的哲学思考的同时,也描绘了一幅强人工智能担任艺术工作的未来图景。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搞艺术并不是导演在异想天开。在现实中,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作品早就登堂入室,开画展、搞拍卖,在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顶尖的拍卖市场所与人类画手一争长短。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艺术品将长期出没在投资市场,那么,如何评估它们的价值,会不会产生“AI抢饭碗”的阴谋论,如何处理人类画家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就成了一个必须未雨绸缪的命题。

  我们试图通过这篇文章,来深扒一下人工智能艺术品这条另类的产业链,以期触碰它背后的创作与投资价值。

  从恶魔到艺术家:

  人工智能艺术简史

  现在拥有一张人工智能艺术品,似乎是一件非常能体现品位的事情。它既不像古董字画那样暮气昏沉,充分体现了主人紧跟时代潮流的科幻意识;也不像现代艺术那样云山雾罩,让人无法一眼判断出主人的身家并适当送出赞美。

  相反,人工智能创作的绘画,这两年已经成为佳士得、苏富比等高端拍卖场所的座上宾,动辄爆出上万美金的预期售价。

  更关键的是,他们的艺术实力也越来越强了,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就曾公开承认:今天艺术家所干的很多事情,AI就比我们干得更好。

  换句话说,如果金钱和艺术结合生个孩子,可能就长“人工智能艺术品”这样吧。

  不过,可不要以为它一出生就这么前途无量,恰恰相反,AI绘画刚出现时,可是“能治小儿夜啼”的恐怖存在。

  2015 年 6 月,谷歌发布了一篇讲述神经网络如何完成视觉分类的技术博客,开启了把人工智能技术用在艺术创作上的新世代。同一年,谷歌开源了自己的深度学习绘画系统DeepDream,让所有人都可以上传图片,系统再把自己解读的画面呈现出来。

  但是,经过DeepDream加工过的图片都非常魔性,充满了狗脸、眼睛和诡异的螺旋图案……

  不过,它也成为了第一位靠“艺术”赚钱的人工智能,在谷歌为其举办的画展中,有一位收藏家以最高8000美元单幅的价格拍走了六件作品。

  不过,谷歌在第二年很快就推出了新的机器学习绘画工具Autodraw。它能纠正画手在绘画过程中的错误,甚至帮他补完未完成的涂鸦。

  如果作者画了一只三只眼睛的猫,Autodraw会去掉一只眼睛。这说明,人工智能系统已经拥有了所谓的抽象思维,并且能够按照“一般规则”来呈现它。

  不过,上面的实验还是有着很重的工业痕迹。人工智能艺术品真正开始与人类一较高下,还是在2017年6月的计算机创造力国际研讨会上。

  来自罗格斯大学艺术和人工智能实验室(the Ar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团队指出,人类已经无法区分由机器创造的艺术作品和那些在顶级艺博会上出现、由当代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作品。

  下面是他们训练的机器人所做的绘画(这个机器人在2017年机器人艺术大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视觉上看,已经挺接近人类了。

  自此之后,人工智能艺术品的商业价值开始显现出来。

  2018年2月,3名巴黎的研究者利用GAN和15000幅肖像画训练出了一个中世纪风格的绘画算法,并用它绘制了11幅肖像画。

  艺术学教授尼古拉斯·劳格罗·拉塞尔(Nicholas Laugero Lasserre)以9000英镑的价格购买了他们的第一件作品,并将之展示在巴黎艺术画廊Art 42。

  为了“适应艺术市场的变化”的佳士得,也在2018年10月以7000-10000美元的估价拍卖了另一幅《爱德蒙·贝拉米肖像》,最终以估价的43倍—— 43.25 万美元(约合 300 万元人民币)成交,人类历史(也是AI历史)上的首次艺术品拍卖大获成功。

(Edmond Belamy 人物像,2018,由 GAN 创作)(Edmond Belamy 人物像,2018,由 GAN 创作)

  佳士得的竞争对手苏富比也坐不住了,今年三月,第二件在世界级拍卖行进行竞拍的人工智能艺术品诞生。

  由神经网络和艺术实验先驱马里奥·克林格曼(Mario Klingemann)创作的艺术装饰——“路人记忆 1”(Memories of Passersby I ),以39000-52000 美元的估价在伦敦开拍。

  除了投资市场的助攻,展览商也成为人工智能艺术品繁荣的推手。

  2018年,巴黎的第 11 区出现了一个全球最大的 AI 展览:“诗意的 AI”( Poetic AI )。大量古典和当代艺术的作品被投射在 3300 平方米的空间中,覆盖了天花板、地面、墙壁和立柱等表面。

  观众们身处其中,像是进入了一个异次元世界。

  短短四年时间,人工智能就从魔性画手变成了“创作鬼才”,交易标的也是水涨船高,或许比起价签上的数字,更值得我们探究的是交易的整个过程。

  另类的“金钱游戏”:

  AI艺术品的吹鼓手与抬轿人

  在AI艺术品流通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大概能总结出几个关键角色:

  1.艺术家。通常是人工智能算法模式的训练者。他们花费大量时间编写代码,用一定规模的图片来训练并调试模型,在算法完成后,他们会对AI程序进行高度加密和保护,系统的新作品会被放在一级市场入手。

  2.画廊老板与收藏家。二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中,画廊老板有两个角色,一是“中间商”,通过二次销售赚取差价;一个是“艺术保护人”,更愿意将作品交易给能够珍藏它们的买家(收藏家),以防止被过度炒作贬值的风险。因此,画廊和收藏家都会以审慎地判断(潜规则)买入AI画师的新作品。

  3.拍卖行。艺术品市场也不能闭门造车内部消化,还需要整个社会的财富来完成输血和风险对冲,拍卖行的出现,就给了外行人参与AI艺术品投资的机会。

  此时,作品就有了更为清晰的价值标尺,比如尺寸、材质、创作技巧、艺术家声望等等。目前看来,顶级拍卖行还是很乐于以AI作品来试探大众的接受能力。

  4.延伸服务从业者。在垂直交易链之外,艺术评论家、展览商、创意工作室、艺术教育机构等延伸行业的积极推动和引导,也让AI艺术品不断地富有更多意义,为它的风靡起到了宣传造势的作用。

  比如如果真的存在一个齐马这样的天才人工智能,他的艺术家花路可能是这样的:画廊老板长期资助,评论家大加赞赏,博物馆和收藏家争相背书,粉丝们不明所以但引以为荣,简直就是一个“无限生命版”的梵高。

  总结一下,与其说AI创作的价值与作品本身的艺术性相关,不如说这是一场多人参与、逻辑自洽的“金钱游戏”。

  在这里,利润不是商人唯一的诉求,价格也不完全受供求关系影响。只有处理好这些复杂的社会角色关系,才能理解并为AI艺术品找到一个合乎市场规律的价值尺度。

  从模仿到创造:

  人工智能的创作逻辑

  说了这么多,似乎只围绕着“人的的经济行为”在打转,产业链里完全就没AI什么事儿了?

  关于人工智能艺术品的投资价值,到底是人为炒作还是名副其实,关键还要看AI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

  因此,了解AI的创作逻辑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比较主流的AI艺术品,大概有三种创作方式:

  一是基于 GAN (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模型来生成。以人类作品作为初始数据集,两个神经网络互相对抗,生成网络(generator)随机生成一张图片,判别网络(discriminator)判断生成的图片是否真实。二者相互博弈,不断学习,最终生成能“以假乱真”的作品。前文提到的在拍卖行拍出高价的肖像画就属于此类。

  二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风格转换算法。开发者可以根据一种参考风格图像,运用神经网络对图像内容进行语义分割,将更宽泛的内容和场景精确地转换成参考风格。

  比如将人物肖像转换成现代风格的艺术作品,利用直线弯曲、纹理扭曲、色彩迁移等方法,实现逼真的风格转换。这种创作手法很容易被集成为“滤镜”之类的功能,由于技术的低门槛和作品泛滥,艺术价值也很低。

(利用风格转换算法将照片和绘画风格结合的艺术作品)(利用风格转换算法将照片和绘画风格结合的艺术作品)

  三是基于生成性循环神经网络(RNN)的艺术辅助工具。在人机结合的相关模型中,研究人员会加入大量的噪音,系统必须学会捕捉输入层的艺术特征,然后通过解码器来选择后续动作。

  以谷歌的sketch-rnn为例,尽管输入了牙刷之类的物体,但系统仍然很努力地将人类画手的轮廓转换成猫的样子。在模型的帮助下,艺术家可以更轻松地完成创作。

  既然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在艺术创作的领域做到很多人类所不能的事情,那么,是否说明它的作品就带有艺术性呢?

  答案是否定的。至少目前看来,关于人工智能艺术品是否属于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存疑的独创性。

  通过神经网络来生成或者辅助创作,都依赖于大量人类作者的作品作为训练数据进行输出和演绎,这就使得AI作品很难脱离人类对艺术的理解,达不到重新构建视觉语言的独创性。换句话说,现有的人工智能艺术品,指望机器失灵和偏离轨道来创造一些“意外”趣味,体现地本就是人类的科学能力,而非艺术。

  2.崩坏的稀缺性。

  稀缺性一直是艺术品重要的定价标准,比如苏轼唯一保存下来的名画《木石图》,2018年就被佳士得拍出了4.636亿元港币(合4.117亿人民币)的高价。

  而AI系统不仅仅技术上实现了开源,实际操作中也是分分钟自动生成好几百张,题材和内容还经常重复,如此高能的生产力,显然无法遵循“稀缺”的市场逻辑,定价也就成了一门玄学。

  3.消失的个体性。

  艺术市场还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尺度——个人魅力。很多时候作品价值直接对标艺术家本身的,画家的名声、人品、社会属性等都会影响作品最终的艺术价值。

  比如蔡京就因为名声太臭,总是在“被踢出宋代书法家杰出代表”的边缘反复试探。而马云和曾梵志合作的油画《桃花源》,则在香港苏富比以3600万港元拍出。所以说,艺术家的个体属性有时候甚至会超过作品的审美价值。

  而人工智能艺术家本质上还是生成模型系统,它的个体魅力和社会价值如何体现,是看数据组的逼格,还是代码是否简单流畅不做作?真有点令人头秃。

  总结一下,人工智能艺术品虽然在内容呈现上有一些独特之处,但在价值尺度上却非常混乱。

  按照苏富比当代艺术专家Marina Ruiz Colomer 的说法,现有AI作品的意义,可能更多的是让人类观众观察和了解“ AI 大脑是如何思考的”。

  今天甚至一段时间内的AI系统,根本不可能像《齐马的作品》中的机器人那样,表现出高度的智能化和创造力,更遑论用画作寻求宇宙真理了。现阶段的作品艺术性,自然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时代的引线:

  点燃AI艺术品的投资热

  既然AI 连艺术家的门槛都还没摸到,那么拍卖市场的这把虚火,到底是靠什么烧起来的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越来越多功能强大的AI工具开始为艺术家所发明和应用。当代艺术的特性就是不断打破边界,在AI的加持下创造新的艺术视觉效果,触及更多观众,这种由人类主导的“科技艺术”的风靡,很容易就被简化传播成了AI在传统艺术市场的“C位出道”。

  另外,虽然从长久的艺术性来看,AI艺术品目前的高价有失偏颇,但如果和“AI首张抽象派作品”这样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是不是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换句话说,收藏者们为一些特殊历史节点上的作品锁定了一个社会附加值筹码,以此支撑它的价值。怎么说呢,希望未来有AI愿意为祖先接盘吧。

  更何况,艺术品往往还承担着一定的金融流通属性,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也并不是唯二的投资决策依据。“黑手党入会油画团购胜地”大芬村了解一下嘛?

  某种程度上看,AI作品的蓬勃和进步并没能让人们就它的艺术价值达成一致。恰恰相反,机器所实现的东西越多,人类对于创造力的标准也就越高。

  这应该是一个好消息吧,AI越强大,我们越能清晰地知道,人类究竟为何与众不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