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吴恩达也带不动了?Drive.ai被曝作价2亿美元寻求出售

2019-03-03 08:45:30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量子位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李根

  来源:量子位(ID:QbitAI)

  如果Drive.ai选择出售,出价多少合适?

  2亿美元。

  这是外媒The Information最新曝光的消息,而且之前相关传闻也不是一天两天。

  对于Drive.ai,中国人民并不陌生。

  一方面,这是AI大牛吴恩达妻子及弟子的创业项目,一度备受关注。另一方面,吴恩达也深度参与其中,不仅担任董事职务,而且活跃于公司日常运营之中。

  就是说Drive.ai为“吴恩达旗下”,也不为过。

  但这家无人驾驶明星初创公司,现在传出2亿美元出售的风声。

  而且Drive.ai创始成员和重要投资人,都一致对该传闻选择了沉默。

  作价2亿美元出售

  具体传闻是这样的:

  Drive.ai最近一直在寻找买家,在此之前还聘请了投行人士担任顾问,并且对外放出风声:有意出售。

  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和了解详情的人曝出该消息。

  目前,Drive.ai已经在得克萨斯州落地并展开“公交”一样的载客服务,可以在特定路线接人送客,甚至还以这套方案服务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报酬——即便只有几十万美元。

  但Drive.ai是目前在全美甚至全球,为数不多已经能够此类服务的创业公司之一。

  而且Drive.ai也算不上贵,按照上一轮融资的估值2亿美元,比市面上诸多无人驾驶公司“便宜”不少。

  另外,量子位也听到过2亿美元寻求出售的传闻,看来事情并非无中生有。

  无人驾驶初创公司分水岭

  最近,无人驾驶的好消息一波接一波。

  Aurora、Nuro、图森和飞步等都宣布了新一轮融资进展,而且都纷纷透露开启商业化运营。

  可谓进一步展示出自动驾驶技术商用的可行性。

  但另一方面,头部效应和两极分化也在进一步加剧。

  如果无人驾驶初创公司想要走得更远,就需要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但越来越多的资源却正在加速向头部玩家集中。

  一旦你没进入头部玩家序列,事情就会变得尴尬。

  出售自然也是不错的出路,特别是卖身车厂,或许还能进一步提升估值。

  然而当前问题在于:该买自动驾驶的车厂,早已有布局了。

  所以此次Drive.ai的出售传闻中,潜在对象被与“竞争对手”联系在一起,即Drive.ai希望有体量更大的对手并购他们。

  此外,Drive.ai也没有完全放弃继续融资。

  在The Information的报道中,Drive.ai声明称,符合公司使命的选项,内部都会讨论。

  量子位也联系了Drive.ai的联合创始人、A轮投资方北极光创投,但都对此传闻不予置评。

  此前,Drive.ai共计公开宣布过两轮融资。

  A轮发生在2016年,1200万美元,北极光创投领投。

  其后B轮,2017年7月,5000万美元,恩颐投资(NEA)领投,纪源资本、北极光等跟投。

  Drive.ai近况

  爆料人士还说,目前Drive.ai有100多名工程师,但创始管理层早已更换清洗过一波。

  比如之前担任总裁的Carol Reiley,就完全退出了Drive.ai管理,作为吴恩达妻子的她,还在最近和Andrew教授产下一女。

  Carol Reiley之外,其他几位参与创立的联合创始人离职单飞。

  后来,吴恩达开始在Drive.ai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甚至一度有传闻,他已经在实际运营该无人车公司。

  并且就在去年5月,吴恩达还携妻亮相,亲自到德州为Drive.ai落地运营站台。

  其后在德州,Drive.ai的无人车运营里程超过8000英里。

  不过并没有更多落地城市和落地线路进一步展开的消息。

  最后,一度备受关注的Drive.ai寻求“出售”,可能还跟太平洋两岸的大形势有关。

  之前Drive.ai的众多投资方中,就相当大比例的中国背景投资基金,而且追捧Drive.ai的,也以中国买家最为狂热。

  但特朗普一步步收紧的投资政策,可能在“资本寒冬”里进一步影响到了Drive.ai的融资之路。

  总之,还是祝Drive.ai估个好值或卖个好价。

  实在不行,回归“祖国”也是选择之一,毕竟“为国造车”的口号,有其他公司也用得挺好的。

  嗯,今天先酱。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