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关不羽
来源:冰川思享号(ID:icereview)
《流浪地球》在今年的贺岁片竞争中是当之无愧的赢家,口碑、票房双赢,更收获了“国产科幻大片里程碑”的荣誉。
在北美登陆后,“小破球”(昵称)全美首周票房168.5万美元,名列排行榜第13名——总共只有64家影院放映,单场票房2.6万美元。虽然只是照顾北美华人观影需求的小规模试水,成绩却是喜出望外。
这部电影能够获得这么好的成绩,出乎我的意料。
01
“刘记风格”是个难题
坦白地说,“小破球”用了原著大部分设定,却没有大刘的“酷味”,是一部没有“刘记风格”的大刘出品。
这恰恰是“小破球”商业成功的前提:剧本对小说大刀阔斧的改编和巧妙利用。
当初《三体》影视化的风声传出,我就认为刘慈欣的作品影视化要获得商业成功是很困难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未必适合影视化,更不用说商业化了。
我们翻翻文学名著影视化的清单,大仲马、雨果都是香饽饽,反复翻拍。巴尔扎克就不行。英国文学里,莎士比亚、狄更斯大热,王尔德就差了很多。
大刘的作品属于不讨喜的那类,原因有二:
首先是风格,风格是个微妙的问题。好比说,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王尔德的《快乐王子》一样是童话、一样是悲剧,前者可以引发怜悯心的情感共鸣,属于大众化的作品。后者么,给自家孩子读这个,算得上精神虐待了。
大刘的风格太黑、太冷、太硬。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阴暗,科学理性主义的冰冷,卡尔·施密特式“最终决断”的刚性,大刘的风格是极致化的,即使在小说这个门类里,也只有科幻题材才能让他成为大众明星。因为科幻题材先给了读者一个非日常的安全距离。作为小说,他的门径就是那么窄,放到大荧幕上,更不让人放心。
人们读小说和看电影追求不同,阅读的娱乐性在于引发思考,影视的娱乐性在于寻求慰籍。前者偏重智性,极致化的风格问题不大。后者偏重感性,大众的神经未必经得起考验。
其次是过于宏大,导致人物和情节很难表现。《三体》的宇宙洪荒就不用说了,《流浪地球》篇幅不长,但是总跨度是2500年,这种时间和空间尺度,很难展开情节、塑造人物。
《流浪地球》原作更像一个世界观的设定集,有很多情节元素,却没有充分展开。
而人物塑造,可能是大刘最大的短板,无论是《三体》还是《流浪地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个世界甚至是那个宇宙,却没有什么人物可以留下痕迹。
大刘笔下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线索人物,作用只是提供一个视点,比如《流浪地球》里的“我”。另一种则是类型化的“超人”,《三体》里的主要人物就是这类。这类人物和情节紧密相关,但是自身只是某种类型的极致表现,并非日常化的鲜活个体。
极端一点说,大刘的小说里只有人类,没有个人,这要影视化就很难了。
考虑到“刘记风格”影视化的高风险,“小破球”的改编整体上是成功的,妙在一个“巧”字。
02
巧妙取舍
所谓“巧”字,就在于善于取舍。
大刘最牛的地方是物理世界观的设定,电影基本上原封不动地保留了,通过大量特效,原汁原味地表现出原作最吸引人的宏大之美。
高大伟岸的行星发动机、冰封千里的荒芜地球、大规模地质灾害后的雄伟废墟,这些都是很震撼人心的场景。“忠实原著”的表现,既能赢得核心粉丝的赞扬,也能满足大众观影的视觉需求。
更应该赞扬编剧在情节元素方面的“舍”。
小说原著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冲突是叛军的大叛乱,这场席卷全球、几乎导致“流浪地球计划”全盘崩溃的大事件是很有诱惑力的,要冲突有冲突,要场面有场面。
而且,这段冲突是原作中最能表现大刘“黑、冷、硬”精神内核的一段。
但是,如果取了这段,春节档的观众看完掌握“真理的少数人”的地球政府五千人被狂热的大众冻死在冰原上,可能不只是高呼退票,砸场子的心都有了。
如果改编方在情节上拘泥“忠实原著”,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可能表现“地球停转阶段”为起点,时间线上更为顺畅,灾难场景的味道也很足,加点温情戏也很方便,但是节奏缓慢的问题很难避免,大量细节也很难表现,很可能费力不讨好。
编剧取了“木星弹射”的部分,这在原作里不过是一千字左右的桥段,却演绎了几乎整个电影情节。
看似不太合理,却是很有匠心的。这个桥段很重要,是流浪地球计划的关键节点,在这个节点上做文章可以比较顺利地承前启后。
而更重要的是,正因为大刘没有过多描写其中的细节,这才有电影剧本发挥的余地,才有空间表现原著中其实没有的“家”的主题。而这个“鸡汤化”的温情主题恰恰又是“小破球”最成功之处。
03
在科幻世界的中国风
大刘在原作中详细解释过飞船派和地球派争端的是非曲折,对“开着地球逃跑”做出过科学的解释——虽然不能完全说服我,但是确实有他的科学思考。
换而言之,“流浪地球”的异想天开只是科学理性的判断,并没有“地球是我们家园”的人文思考。
大刘的“黑、冷、硬”是彻底反人文的思维模式,也不可能有什么人文思考。作为作家的个人立场,无可厚非。但是放到商业电影中,就不那么合适了,观众需要温情,而且需要带有自身归属感的温情。
就像美国大片里时不时要提提上帝,中国的科幻大片也要有中国人认可的情感触发。
“家”就是很好的切入点,地球是我们的大家园,家人需要守护,流浪地球而不是飞船逃生,就有了人文情怀。主角一家三代人的自我牺牲有了双重的崇高,温情感和使命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严厉、高级的批评者可以鄙视这种“鸡汤化”,因为他们不是投资人,批评一部中国科幻也无需担心苛评无人叫好。而我作为到影院休闲娱乐顺便找点慰籍的庸众之一,表示可口的鸡汤可以接受。
而“流浪地球”还提供了另一个中国风的基调——“基建狂魔”的超级工程,展现了宏大场景的同时,避免了和好莱坞擅长的外星人入侵、宇宙探险“撞车”——我相信人仰马翻的肯定是刚上路的中国车。而且,在末日危机的大背景下,如此大尺度地改造地球,却连喋喋不休的环保原教旨主义者也失去了置喙的余地。
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细节设定,也体现了用心。比如撸串摊的招牌、麻将桌的酣战,再有反复出现的“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提醒……”,展现了淡定从容、珍爱生活的世俗主义人生观。配合两千五百年的征程、一百代人的生命历程,“流浪地球”是中国思维的高度体现。
对这些你可以不喜欢,诸如批评地下城场景的土味,批评“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提醒”不幽默不好笑,却不能否认这很中国。
科幻片,不仅仅是科学加幻想而已。
04
瑜不掩瑕,期待后续
《流浪地球》是成功的,却不是完美的。八分左右的评分也算公允——但我还是不大理解后来大量出现的“一星党”所为何来,“杠精”量产了?
本片硬伤也很明显,最突出的是人物。群像式手法本来就是高难度动作,中国影视圈里演技合格的大牌已属稀缺资源,“黄金配”这种奢侈品就难上加难了。
吴孟达倾情演出可能是最大的亮点,可惜角色还没有多少表现就匆匆挂了。
叛逆少年配傻白甜“萝莉”的两位主角都很不讨喜,一个是大院子弟的油滑加硬拗情节的莫名其妙,另一个太缺乏存在感——这个小花瓶可以完全删除。一定要电台播音煽情一下,还不如让老吴沧桑告白。
一群战士里,只有两个类型化的IT男还算给人留下了并不美好的印象,其他人都在悲壮地打酱油。而吴京老师的演技,一如既往的生硬——但是他的投资居功至伟,打星出身也不能过于苛刻。
比基本失败的角色稍好一点的是情节,因为整体成功,却输在细节。据说因为春节档的院线要求,被剪辑很多,有些交代不清不好评论。最严重的是,“木星弹射”为什么会出问题、为什么出了问题连预案也没有,都是不该出现的BUG。这应该和剪辑无关。
还有台词问题,“京片儿”念白饱受诟病非常有道理,不是“京片儿”一定不好,而是在这个背景里太不合适。
至于对话生硬,只能说:幸好本片的对话不多,否则还得掉分。
至于吵得很厉害的科学问题,我认为没必要凿之过深。即便是硬核科幻也是科幻,不是科教。要是刘慈欣能把“流浪地球”的科学因素都说得很圆了,那就不是竞争星云奖,而是去竞争诺贝尔物理学奖了。
有高人严肃指出,本片的科学设定水平高于《普罗米修斯号》,远低于《太空旅客》。我一是好奇,《普罗米修斯号》里有科学设定?二是不平,《太空旅客》才多大点事?其中大部分设定都是《星际迷航》系列等前辈里很成熟的元素。《流浪地球》的原创度那么高,拿来比较,很不厚道。
非常期待剧组继续努力,把《流浪地球》做成系列,该改的毛病得花大力气改。有了第一弹的成功,后面应该容易吸引到投资,千万不要“一有钱就变坏”——这是中国式大片的通病!
最后预测一下,如果系列化,下一步很可能是原作里的大叛乱了,本片结局部分已经出现“还我太阳”的口号,算不算个提示?
如果脑洞更大一点,“流浪地球”计划的目的地是比邻星系,三体人的家园就在那里,乱入一下也会很有意思……好吧,我承认脑洞太大了……
总之,欢迎优秀的中国电影圈钱!
(关不羽 专栏作家。人称“两脚书橱”,其实是个胖子。人生理想码字,平生所误贪吃。)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