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刘慈欣的忧患预言和流浪地球的乐观影像

2019-02-12 14:37:05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赛博故事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高飞

  来源:赛博故事(ID:cybergushi)

  目录

  PART 1:没有奇幻好看的科幻

  PART 2:预言未来——科幻的独门秘籍

  PART 3:衡量科幻作家的尺度

  PART 4:刘慈欣的技术预言

  PART 5:刘慈欣的社会学预言

  PART 6:流浪地球创造的乐观影像

  PART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PART 8:附录——刘慈欣宇宙5法则

  刘慈欣是独特的。

  如果说,《三体》小说出版及斩获雨果奖,让刘慈欣成为了中国科幻文学的代言人;那么《流浪地球》电影的发行上映,已经让刘慈欣和他的科幻作品成为了主流文化符号。

  从作品看来,不仅在中国,放眼全世界,刘都是视角宏大、想象力澎湃的科幻作家翘楚。作为少有的在作品中触及人类,甚至宇宙最终“结局”的科幻作家,刘慈欣擅长为他的作品提供“结局”——这不是狭义的说其他科幻作家写故事没有结尾,只是在刘笔下,思维的宽度更为广阔。此外,他更是一个有着忧患意识的科幻作家,在他的笔下,这个地球一丁点都不安全。

  【PART 1】没有奇幻好看的科幻

不过,刘慈欣个人的成功,并不代表弱势科幻文学在大众层面上的士气提振。不过,刘慈欣个人的成功,并不代表弱势科幻文学在大众层面上的士气提振。

  所谓科幻文学,可以从字面中拆分为:科学、幻想和文学三个词。这三个词中,幻想是核心——但这是一种受到限制的幻想,它必须受到科学和文学两方面的限制,尤其是被科学边界严格约束。也就是说,与奇幻文学截然不同。科幻文学不能天马行空、全无限制的想象——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幻文学是一种不太容易驾驭的一种文学体裁。

  在欧美文学市场,科幻和奇幻已经逐渐混合在一个大的幻想文学范畴中,但是使用魔法体系的奇幻小说,故事设定显然比科幻灵活的多。

  以中国最知名的古代奇幻小说《西游记》举例,吴承恩说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它就可以从石头蹦出来。在科技知识无所不在的现代,奇幻作品的设定方式,同样也没有什么差别, “哈利波特”系列中,作者JK·罗琳就可以在伦敦地铁创造了一个9又3/4站台,让哈利·波特和校友们可以自由进出魔法学校——这是魔法赐予奇幻作家的武器,神秘力量与生俱来,可以不用任何解释。

  但是科幻文学要描绘一些稀奇古怪的设定就要复杂的多。例如,如果科幻作家要设计一个类似“9又3/4站台”的东西,估计就要用 “平行宇宙”理论来解释,阐明站台是到其他宇宙的入口;或者说这个墙是某种相变材料,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变化,导致人能够通过。如果科幻作家写西游记呢,大概就要把孙悟空设定为被休眠的机器人,再不然孙悟空就是一个硅基生命体,能从石头中获取能量等等。

  从这些对比的分析来看,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科幻作品的边界——科幻文学是幻想,但不能信马由缰,要有基本的科学依据。

  不过,从阅读体验而言,这样的科学边界限制,对读者来说是很不友好的——因为这会影响读者的阅读快感。幻想还有诸多限制,岂不是说做梦还要讲原则——看起来就很不过瘾,科幻作品也因此很难制造奇幻文学常见的“爽文感”。有了科学这个限制,还会为小说增加阅读门槛,没有一定相应领域的科学知识,读这个领域的科幻文学就会很痛苦——对天体物理丝毫不敢兴趣的人,读《三体》也是有点麻烦的。

  奇幻作家就比较开心了,作者只要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世界观逻辑自洽即可,让魔法体系平衡一下就好。即使这种平衡偶尔混乱,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日本的《火影忍者》和美国的《复仇者联盟》,是东西方现在最火的奇幻作品。这两部作品分别有个角色叫“上忍卡卡西”,和“美国队长”,两个人物的武力值设计的就不太平衡,所以粉丝调侃这两个角色和谁打架都是胜率五五开,为读者平添了些谈资;再比如更出名的奇幻漫画《圣斗士星矢》,动漫论坛上有一个常年热帖:“黄金圣斗士十二宫到底哪家强”,也是作者没做好平衡的结果。

  限制越多越容易无趣,脑洞越大读者越开心。造成的结果就是无论是在欧美文学市场,还是在中国文学市场,奇幻文学都比科幻文学受欢迎的多。“哈利·波特”吊打“三体”等科幻作品发行量几条街。中国本土奇幻作品《诛仙》、《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鬼吹灯》等等,也早就火了很多年。此外,影视改编作品差距也很大,票房大热的“哈利波特”和“复仇者联盟”电影,比《星际穿越》、《地心引力》票房好的多。

  或许,有科学来由的科幻,就是没有做“白日梦”的奇幻“好看”。

  【PART 2】但科幻有独门秘籍:预言未来

不过,科幻到底是有科学门槛的,万事一体两面,科幻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不过,科幻到底是有科学门槛的,万事一体两面,科幻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因为要讲科学,所以科幻作品无论开头写的多么稀奇古怪,后边都要给出一个合理的科学解释。这个想象和解释的过程,无形中赋予了科幻文学重要的功能——即科幻作品能够成为未来的预言。一个好的、严谨的科幻作品,甚至像是写在现在的未来史,而这是奇幻小说所不具备的特质。

  对此,刘慈欣有过专门阐述,他在其本人编著的《给孩子的科幻》(一本面向儿童的科幻作品集)序言中写道:

  在传统的阅读中,孩子们接触比较多的幻想文学是童话,但童话的幻想是注定要破灭的幻想,其实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通话破灭的过程,我们在成长的岁月中渐渐明白,动物不会说话,植物没有灵魂,石头和河流也不会有声明。但科幻不同,科学幻想走着一条与童话幻想相反的道路,如果孩子们读过科幻,随着他们的成长,科学幻想不会破灭,反而变得越来越真实,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想象变为现实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比如给孩子们推荐最多的凡尔纳的科幻文学,其中的幻想已经大多变为现实。

  科幻是可能被实现的预言,奇幻是走向幻灭的空想。

  刘慈欣序言中所举例的凡尔纳,就是个启迪了无数人的预言家。凡尔纳是法国人,生于1828年,代表作有很多,包括《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和《地心游记》等,不少也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估计很多人都读过他的小说和看过他的作品改变的电影。这个人非常厉害,作品里的很多预言,后来都成了现实,他预言成真的东西包括电视、潜水艇、霓虹灯、坦克等等。他的预言和后来的发明也有直接的催生关系,潜水艇的发明人就亲口承认受了凡尔纳的启发。凡尔纳预言之准令人咂舌,国内的科幻文学期刊《科幻世界》曾经做过一组凡尔纳设想的探月和真实探月工程的比较:

看看图表中数字的匹配程度,这简直不能叫预言,俨然可以当巫师了。看看图表中数字的匹配程度,这简直不能叫预言,俨然可以当巫师了。

  科幻作家的预言能力之重要,甚至让凡尔纳出现在国内高考题目中(大家可以先不看答案,看看高考功底是否还在):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的很多科学幻想成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正确答案是——C。

  厉害的科幻作家都比较会预言。

  大作家阿西莫夫在 1983 年做了一个预言,2019年的时候,社会的“计算机化Computerization”将是不可避免的——说的真准。

  阿西莫夫本人对人工智能非常感兴趣,很多作品里都有机器人。他认为在未来,人类很可能在驾驭智能机器时出现伦理危机,比如人被机器干掉。所以他在作品中构想了一个「机器人三定律」,或者「机器人四定律」,来确保机器智能不会挑战人类智能的权威,法则如下:

  第一法则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袖手旁观)使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法则 

  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第三法则 

  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1985年,“Robots and Empire”这本书中,Asimov将机器人三定律扩张为四定律,加上了一条新定律,第零法则:

  第零法则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族群,或因不作为(袖手旁观)使人类族群受到伤害。

  现在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在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刚过世的物理学家霍金和明星企业家埃隆·马斯克都特别担心AI将对人类构成威胁——这何尝不是阿西莫夫预言的现实翻版?

  去年,我有机会去Intel公司旗下的智能驾驶公司Mobileye以色列总部参观,公司联合创始人阿姆侬 · 沙书亚(Amnon Shashua)教授设想了一个自动驾驶汽车五定律,通过一定的共识规则帮助无人驾驶汽车尽早上路,这样的规则设定立刻让人想起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四定律——沙书亚本人也认同这种关联。

  从上面这些事例来看,为什么说凡尔纳、阿西莫夫,这些大科幻作家很厉害,就是因为他们写的不仅仅是小说,还是对未来社会的技术预言。

  【PART 3】衡量科幻作家的尺度:写得了太空、想得到结尾

衡量科幻作家是否优秀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以下两个条件则是基本尺度。衡量科幻作家是否优秀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以下两个条件则是基本尺度。
  • 尺度一:是否有能力涉足宇宙(太空)题材。

  对人类而言,宇宙(太空)一直是最神往的远方。远古时代的人类缺乏科学知识,来自上天的雷电风雨、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裹挟的能量让他们惊讶不已。无论哪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神话,都不约而同有关于“天神”的传说,天界之神也是所有神话中,地位最高之神。希腊神话有乌拉诺斯、宙斯,北欧神话有天父之称的众神之王奥丁,神话,就是人类对“天”的预言。

  人类自己也是天赋“王”权,中国人在古代就把皇帝叫做天子,日本把皇帝叫天皇。在古代,一旦天降不吉之兆,有彗星,有旱灾,臣子的脑袋可能就保不住,因为“天”生气了,皇帝自己也要向天请罪。

  古人的直觉也是对的,地球上所有的能量确实来自于天,一草一木,每一滴石油,每一克煤炭,人类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来自于太阳和宇宙大爆炸的尘埃。谁能掌握来自“天”的能量,谁就会得到科技皇冠的那颗明珠,而获得这颗明珠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飞向太空,直接去宇宙探索。

  可当科学还无法企及宇宙远方时,我们就只有借助科幻作家的头脑了。

  对科幻作家来说,太空也是他们的皇冠明珠,就像我们一直记得凡尔纳的登月预言一般。这个题材的重要性,是被科幻界所公认的。刘慈欣之前荣获世界权威科幻文学奖项雨果奖,这个奖的历年榜单中,太空作品占到半数以上,比如:

  海因莱《严厉的月亮》

  赫伯特《沙丘》

  亚瑟•克拉克《与拉玛相会》

  阿西莫夫《基地边缘》

  卡德《安德的游戏》和《死者代言人》

  丹•西蒙斯《海伯利安》

  佛诺•文奇《深渊上的火》等等。

  在太空题材当中,星际旅行又是更重要的方向。在冷战美苏军备竞赛时期,它们最重要的战场不是贸易,而是谁能先到达太空,谁能登上近邻月球。先做到的一方就代表了谁拥有最高水平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

  “能去”太重要了,人类上一次解决了“去”的问题,还是十五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当时开创了新航路、找到了新大陆、实现了环球航行。这个“能去”,直接在欧洲催生了资本主义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版图。越过一个大海已经让人类改天换地,越过一片星空的未来是不可估量的。刘慈欣在三体中,借“章北海”这个角色说,太空战争就是翻版的海洋战争。所以科幻文学作家、评论家亚当·罗伯茨在《科幻文学史》说的很肯定:“科幻文学的原型,就是“关于星际旅行”的小说”。

  • 尺度二:能写有科学解释的结局

  为什么要强调“结局”的重要性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科幻文学属于幻想文学,悬疑成分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所以很多作家在作品的开篇,都会描绘出一个充满未知力量的不可思议事件。

  香港有一个著名的幻想文学作家,叫做倪匡,他的名字你没听说过,但是他儿媳妇的名字你可能听说过,就是著名香港女星周慧敏。倪匡在8、90年代写过很多幻想文学作品,他特别擅长写这样的开篇:什么地底的宝藏,吃草的黑豹,能光合作用的植物人,绝对让你手不释卷。

  但是倪匡最大的缺点,或许就是没有结尾。不管前边写的多神秘,到了结尾,倪匡最擅长的写作手法,就是告诉你是某个不知晓的外星人在搞鬼。甚至有时候干脆来一段:随着一声爆炸,这东西的所有秘密,都在人间蒸发了,再无人知晓。

  这种有头无尾的幻想文学,不止倪匡写,很多有名气的科幻作家,也这样写。比如亚瑟·克拉克拿了雨果奖的《与拉玛相会》。

  开篇非常吸引人,我摘一段书的简介大家感受一下:

  公元2130年,人类太空警卫计划的计算机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这是一个直径40公里,以每四分钟一次的速度自转着的物体,它被命名为“拉玛”。宇宙探测器拍回了拉玛的照片——一个像是车床加工而成的、十分完善的圆柱体。两个端面除在中心部分有些小小的突出构件之外,相当平坦。从屏幕上看,它像一个家庭用的锅炉,而对拉玛微小的引力场的测定,证明拉玛是一个非自然的、中空的物体。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摆在人类的面前——人类将接待第一位星际来访者。

  人类将接待第一位星际来访者,这东西是什么,你能不好奇么?我第一次读的时候也很好奇。

  《拉玛》系列小说不止一本,后边克拉克还写了《拉玛2号》、《拉玛花园》和《拉玛飞船揭秘》。要命的是,直到你看完全部所有的《拉玛》本作的和续作。这飞船具体怎么来的,里边的技术原理是什么,最终拉玛发生了什么,克拉克都没写。

  刘慈欣的《三体》拿了全球最高奖项雨果奖,但没有拿到另外一个重要科幻奖项《星云奖》。击败《三体》的小说叫做《遗落的南境》。这部拿了全球奖项的小说,也是一部没有结局的作品。这本书的简介是相当吸引人的:

  四位女科学家受派遣前往边界外勘察,这是一片荒芜多年、被称为X区域的神秘地带。她们已经是政府派遣出的第十二支勘探队。以往勘探队均以失败告终。第十一支勘探队成员在消失一年后,离奇出现在家中,不久纷纷死于癌症。

  《遗落的南境》也不止一本,是个三部曲,但当你看完漫长的三部曲(我听的是有声书,“读完”这三本花了更多的时间),你会惊奇的发现,这个南境具体怎么来的,什么时候来的,创造它的外星人想要干什么,作者杰夫·范德米尔都没写清楚。以至于知乎上有人专门开了一贴,一群发烧友互相探讨猜测故事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已经论证过,科幻作品的本质是一种预言,但是如果这个预言有头无尾,就是没有灵魂的预言。就像一个巫师告诉国王,两国必有一战,但是不知道结局胜负,也不知如何定胜负——这肯定是下一秒就会被砍头的巫师。

  所以说,写科幻小说开篇容易,写有合理解释的结局特别难;写个有悬疑的开头容易,写个合理合乎科学的解释难。

  对西方很多作家来说,难写“有结局”的科幻预言,宗教也是制约因素。正如牛顿从研究科学到晚年研究上帝。很多科幻作品写到最后,也写成了神学。拿我非常喜欢的科幻电影《黑客帝国》来说,讲到第三部,已经和科技无关,人类和机器智能是在宗教、哲学层次实现了和解——另一部我曾经喜欢的美剧《迷失》也是这样,漫长的几个Season讲到故事最后,剧中早先提到的什么莫名奇妙的怪兽、刺耳的神秘声音和不知来由的数字,一概不解释——都是魔鬼撒旦搞得鬼。

  但是真正的科幻迷,是不会对这种结局满意的。上帝的归上帝,科学的还要归科学。科幻作品,就应该是有头有尾的技术预言。此外,科幻作家不能放弃的预言本能,对未来社会的技术预言是科幻文学独有价值所在,也是其他任何文学题材都不具备的。

  【PART 4】刘慈欣之技术预言:《三体》写出宇宙结局

  将话题回到对刘慈欣本身的讨论——刘为什么厉害,正是因为他满足了科幻迷对一个伟大科幻作家的所有幻想:他擅写太空、写星际旅行,而且故事有头有尾有结局,写真预言。

  第一次读完《三体3》的时候,感动不已,因为已经很久没有一部这样的科幻作品——真敢挖坑,也真敢填坑。

  我们先结合《三体》系列的小说简介,来说明一下刘慈欣如何敢于写结局。为避免对没看过《三体》的同学剧透,接下来所有的介绍都来自书籍的官方介绍。

  《三体》第一部: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

  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评:看第一部的时候,我经常想,很多作品写到结局,可能连“红岸工程”神秘的电波被叶文洁发给了谁都没讲清楚,更不用说还告诉什么外星人收到了电波,它们想要对地球干什么。

  《三体》第二部:

  三体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锁死了地球人的科学之后,庞大的宇宙舰队杀气腾腾地直扑太阳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对前所未有的危局,经历过无数磨难的地球人组建起同样庞大的太空舰队,同时,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订了神秘莫测的“面壁计划”,精选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开对三体人的反击。

  三体人自身虽然无法识破人类的诡谲计谋,却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选出的“破壁人”,与“面壁者”展开智慧博弈……

  “面壁计划”究竟能否成功?地球人究竟能否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文明生存竞争中战而胜之?神秘的“黑暗森林”究竟意味着什么?

  评:看完第二部,人类的反击计划是什么,主导宇宙社会运行的黑暗森林法则是什么,刘慈欣在这部作品里介绍的一清二楚。你看的仿佛不是科幻文学,而是军事战争小说。

  《三体》第三部:

  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自以为历经沧桑,其实刚刚蹒跚学步;自以为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其实还远没有竞争的资格。

  使两个文明命悬一线的黑暗森林打击,不过是宇宙战场上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真正的星际战争没人见过,也不可能见到,因为战争的方式和武器已经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目睹战场之日,即是灭亡之时。

  宇宙的田园时代已经远去,昙花一现的终极之美最终变成任何智慧体都无法做出的梦,变成游吟诗人缥缈的残歌;宇宙的物竞天择已到了最惨烈的时刻,在亿万光年暗无天日的战场上,深渊最底层的毁灭力量被唤醒,太空变成了死神广阔的披风。

  太阳系中的人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最后直面真相的,只有两双眼睛。

  评:最可怕的就是第三部,刘慈欣在最终章里,不止把小说第一部的地球和三体星未来的命运说的非常清楚,他甚至顺带着把宇宙的命运都介绍完了,绝对的、真正的、完全版全剧终。

  硬核科幻读者,对《三体》会有酣畅淋漓之感,这不是刘慈欣在写爽文,而是他没有用所谓的开放结局交给读者来思考回味。或许也正因为这种掏心窝子的写法,在《三体》系列之后,刘慈欣已经过了很久没有在写长篇文学作品。这应该不是刘慈欣江郎才尽,而是《三体》写的太彻底。

  刘慈欣的作品看起来是独立小说,但实际上,不同作品前后关联紧密。《球形闪电》,就可以看作是《三体》前传。由于《三体》系列展现的故事太过宏大、缜密,写完宇宙结局。相信即使是刘慈欣本人,要在这个“刘慈欣宇宙”添加任何材料,不造成前后叙事和技术上的矛盾和冲突,也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写太空预言的人,把宇宙结局都写完,还能写什么呢?或许刘慈欣需要另辟道路了,或者像漫威学习,开启一个新宇宙?

  刘慈欣这种硬核的写作手法对科幻迷友好,但也有副作用。有很多人认为刘慈欣的作品比较难读,有人夸张的评价刘慈欣文笔为零。

  实际上,这是刘慈欣预言文本和小说文本的冲突导致。刘慈欣经常在作品中穿插类似说明文一般的对“刘慈欣宇宙”的技术性描述。

  这些文字简直是幻想圣经,但是对故事衔接有较高要求的读者来说,则会发生一定的阅读“消化不良”,比如下边这段:

  “去物质效应”是宇航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当人们身处地球世界时,周围被物质实体所围绕,潜意识中的世界图像是物质的和实体的;但在远离太阳系的外太空中,星星只是遥远的光点,银河系也只是一片发光的薄雾,从感官和心理上,世界已经失去了质量和实体感,空间主宰了一切,于是,航行者潜意识中的世界图像由物质的变成了虚空的,这个心理模型是宇航心理学的基本坐标。这时,在心理层面上,飞船成为了宇宙中唯一的一个物质实体。在亚光速下,飞船的运动是不可察觉的,宇宙变成了一间没有边际的空旷展厅,群星都像幻觉,飞船是唯一的展品。这种心理模型可能带来巨大的孤独感,并且很容易在潜意识中产生对“展品”的超级观察者的幻想,进而又带来因完全暴露而产生的被动感和不安。

  刘慈欣作品很多段落都是类似的科学说明书或者工程说明书。这或许和他本人就是个工程师有关,他曾在今日头条个人平台上写道:

  《流浪地球》发表已经近二十年,它只是一个系列作品中的一篇,这个系列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太阳即将发生在变,地球文明努力借助技术的力量从灭顶之灾中逃离。当时共构思了6种逃离灾难的构想,计划借此写出6篇科幻文学,但到目前为此只写出了《流浪地球》和《微纪元》两篇。

  如果把这段话的中的“发表“,改成“发明”,“作品”改为“专利”,“共同的背景”改为“共同要解决的问题”。刘慈欣就不是刘慈欣了,就成了发明家爱迪生。显然,刘慈欣这种作品创作方式,完全是工程师式的。先畅想一个科技结构,再来构思说明文本。

  这段话也可以作为刘慈欣作品的方法论:

  1、 发现一个问题(地球遇到灭顶之灾)

  2、 找到一些方案(走出地球,来一场星际旅行)

  3、 不同方案,需要不同的代价(走出地球的牺牲什么,将成就什么)

  4、 经过取舍,执行了一个方案(人类总动员)

  5、 执行方案的结局是什么(生存或者毁灭)

  ——俨然是麦肯锡的战略咨询。

  【PART 5】刘慈欣之社会学预言:中国互联网大佬的理论基础

  刘慈欣因宝贵的技术预言而独特,然而吊诡的是,他在中国社会的走红,并非因为其作品中的科技预言,而是其作品中的社会预言,让互联网公司大佬们趋之若鹜。

  位列《三体》粉丝团的互联网公司大佬的名字可以列出一长串,且不分敌我,互为对手。比如360的董事长周鸿祎,小米的创始人雷军,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猎豹的创始人傅盛等都公开表态过对《三体》的热爱。

  他们热爱刘慈欣的社会预言来自《三体2》的副标题——黑暗森林,这个黑暗森林理论简直太(之后省略一百个太字)契合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生存现状了,值得拿一个篇章单独分析。

  先大致介绍一下《三体》中的宇宙生存哲学——黑暗森林理论:

  1、 可供生命利用的宇宙资源是有限的;

  2、 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对任何宇宙文明而言,彼此都是竞争对手;

  3、 进一步的,因为宇宙尺度较远,文明之间无法判断对方是友好或者敌意,如同“黑暗的森林”,形成了负向循环的“猜疑链”;

  4、 同时因为技术爆炸,一个文明的技术很可能短时间内超过另外一个文明;

  5、 因此,在这个宇宙黑三森林中,只要发现另一个文明,最优先的选择就是——

  a. 如果有能力干掉对方,干掉对方,无论它现在是否有能力干掉你(考虑法则3、4)。

  b. 如果没有能力干掉对方,隐藏自己,或者“自挖双目”、“自断经脉”,来证明永远也不会有能力干掉别人。这样别人就不会有兴趣浪费子弹(同时暴露行踪)来消灭你。

  在黑暗森林这个大原则之下,有一些衍生原则:

  生存权第一:为了达到生存的目的,适当的时候,要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甚至牺牲大我,成就小我——如果“大我”注定或者大概率无法拯救的话。三体系列中,有一位叫维德的角色说过这样一句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可以作为生存权第一的注脚。

  降维打击:跟你竞争,击败你的人,不一定来自同一水平、同一领域的对手,而是可能完全不相干,但是在生存资源上有竞争的利益相关者。《三体》中有一句台词叫“消灭你,与你无关”,就是对降维打击的说明。

  这些理论简直是为科技互联网产业量身定制的。

  中国乃至全球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消耗殆尽,用户上网率已经达到饱和,这不就是一个生存资源有限的宇宙吗?

  由于摩尔定律效应(每18个月,计算能力提升一倍),科技互联网产业的垄断是最难以维持,很可能一个不起眼的竞争对手,突然就成了参天大树。时间倒回五到十年前,谁会想到今日头条会挑战腾讯、拼多多会挑战京东、微信钱包会挑战支付宝呢?——这就是技术爆炸。

  当出租车司机们,因专注于收听滴滴出行的派车服务、派单广播,而不再收听1039交通台时——可不就是降维打击,“消灭你,与你无关”。

  在割喉般的市场竞争中,壮士断腕、优化裁员更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必修课,过去的一年中,科技互联网公司的裁员、重组的声音,甚至让国家有关部门都站出来辟谣或者澄清,这是生存权第一。

  中国的科技互联网公司大佬看到了《三体》的黑暗森林,等于是找到了产业运行的理论基础,商战小说是达不到这样高度的。

  《三体》理论不仅能在科技互联网领域得到共鸣,在全球政治社会层面也有共鸣。《三体3》塑造了一个慈悲为怀的女主角程心,她心地善良、内心柔软。但正因为其善良的本性,很多重要决策更多照顾了一时的人间冷暖,却忽视了长期利益,屡次让整个地球蒙受灭顶之灾。于是很多《三体》读者将程心称作“圣母”——这俩字显然不是什么正面词。

  很多《三体》粉丝其实更喜欢三体故事中“冷血”的维德、章北海和罗辑等角色。读到这里,你有没有联想到欧盟或者美国近些年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难民或砌墙,特朗普和默克尔,谁可以比作章北海,谁是程心?

  刘慈欣有句名言“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危机四伏的丛林理论推动着《三体》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影响力超越了科幻文学范畴。

  无论是技术预言,还是社会预言,贯穿刘慈欣作品始终的都是一种忧患意识。不安全的家园,陷阱重重的宇宙,随时技术爆炸的地外文明,在小说中随处可见。地球人还怎能稳坐太阳系?

  【PART 6】改编电影:流浪地球创造的乐观影像

与原著和刘慈欣本人的忧患意识相比,《流浪地球》的精神实质有则不同的走向。与原著和刘慈欣本人的忧患意识相比,《流浪地球》的精神实质有则不同的走向。

  《流浪地球》电影版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巨制,在猪年春节成为一个现象性话题。

  但是《流浪地球》电影版的第一部,呈现了和刘慈欣文学作品不同的生存哲学。

  在电影尾声,地球已经濒临绝境,吴京扮演的电影主人公说服联合政府选择一个接近零概率的方案来拯救地球,因为他不希望地球上的儿子死去。但在刘慈欣哲学中,这是决策是不可饶恕的。通读《三体》作品来解读,刘对决策的最基本原则是:做最坏的打算,选胜率最高的方案,不怕付出最大的代价,哪怕违背最基本的伦理。

  撞向木星,拯救地球,是程心的决策;放弃地球,留下文明的种子,是其他主人公会做出的选择,这些冷酷的选择在《三体》书中有很多例子:

  一个名为“蓝色空间”战舰的指挥官为了在宇宙流浪中生存下来,选择了让官兵吃掉其他战舰的“人”。

  一名叫章北海的主人公为了让自己的技术路线得到专家认同,选择了暗杀反对者。

  一名叫做罗辑的主人公,为了和三体星人抗衡,不惜以全体地球人牺牲作为筹码。

  要在刘慈欣的宇宙中生存下来,你需要熟知 “黑暗森林”,懂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你无法像《流浪地球》电影中那样靠爱取胜。

  不过哲学观的不同,并不影响《流浪地球》电影是个卓越的作品。因为电影是电影,小说是小说,传播领域泰斗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它们是不同的媒介,应该有不同的表达。

  其实对于刘慈欣小说迷而言,任何一部其作品改编的电影,都会让人又喜又忧。喜的是可以用眼睛看到头脑中想象的世界,借助电影特效语言让文本成为现实;忧的则是刘慈欣的电影真的很难拍。

  原因有二:

  文本风格冲突: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刘慈欣作品中强烈的应用说明书风格。这种风格对文学作品是个问题,但不是大问题,读者多花点时间即可消化这些段落。但对于需要“流式”观看的电影媒介而言,就意味着要命的节奏停顿。观众一旦卡在一个场景中,就意味着电影“尿点”的开始,和口碑的下降。

  视觉挑战太大:刘慈欣作品叙事宏大,想象力磅礴。星际旅行动辄光年尺度,离开地球如同家常便饭,这就造成对特效极高要求。当年国内要开拍《三体》电影,几乎所有原著读者都提出反对意见——就是认为技术上搞不定,实际上也证明了确实搞不定。

  但是国内班底制作的《流浪地球》电影版把上述两个问题搞定了。

  《流浪地球》电影版至少做对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编导只是拿《流浪地球》作为一个时代背景,所有的故事都是全新的,主人公也是新造的。你甚至可以认为《流浪地球》电影版是小说版的架空世界版,这样就避免了受刘慈欣叙事风格和哲学观的影响。

  第二件事情:作为一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特效场面是认真的、合格的,甚至是赏心悦目的。观看科幻电影,太空、星体、宇宙那些宏大的特效场景固然重要,但是宇宙飞船内部场景的特写等比较让人忽视的画面,其实更加考验导演的认真程度。《流浪地球》电影中,它的空间站,无论是舱门墙壁,还是AI机器人,或者是休眠舱,看起来都极具真实性,没有模型感。对于科幻电影迷来说,是否不出戏,全在这些细节上。这一方面是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制作方对选择哪些场景制作特效,做了很好的效果真实性以及制作成本预估。

  第三件事情:是《流浪地球》的上映时机非常的巧妙。如果不是发生在目前贸易战的档口,不是中国已经有了强大的科技和综合国力——嫦娥4号已经飞到月球背面——电影中所展现的中国团队主导的地球救援计划,是否还有这么多人认同剧情就是个未知数。

  但是另外一方面,电影中的问题也很多:

  第一是科学性:尽管影片制作方表示你找了科学院的专家来做电影的科学顾问。但是《流浪地球》电影依然有很多低级的科学漏洞。比如起剧情关键作用的土星引力的突然增加。要知道引力几乎是宇宙中最稳定的元素之一。土星的引力不是不能变化,但是起码要有一句基本的解释,电影完全忽视了。这样的漏洞还有很多:一瓶酒干掉高级AI主控电脑等等不一而足。不过好在120分钟的观影过程中,强烈的视听语言还是能够让多数观众暂时忽略逻科学逻辑。

  第二是主人公的设定。电影是否受观众认可,主人公的行事方式是否能取得观众认同,让观众能有代入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但《流浪地球》电影中的男一号和女一号主人公的行事作风非常“中二”,其讨厌程度之高几乎让角色走在立即让观众讨厌的钢丝上。如果不是在电影中间段落,吴孟达饰演的爷爷角色牺牲Hold住了场面,很可能观众看到一半就倒戈了,很多电影都会设计一个角色让人生厌(以便造成剧情冲突),但流浪地球却有两个,还都是主角。

  当然导演后来解释,主人公“中二”是故意的设定。只有这样有出离感的中二角色,才会让未来科幻剧情比较可信。但是剧情可信,和主人公可爱,不应该是个单选题,应该是个多选题。

  不过相对于整部电影的完成度而言,这些问题总的来说是瑕不掩瑜的。

  《流浪地球》的积极主题、和乐观影像,感动了无数春节期间的家庭观众,形成巨大的口碑效应,再加上确定性的票房的爆炸,《流浪地球》注定是创造历史和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电影。也不管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吴京,这个客串的演员和投资者,也在同时创造历史,毕竟投资两部电影,回报百亿票房。

  放眼未来,电影《流浪地球》发挥了五重积极作用:

  1、 对刘慈欣而言,更大众化的电影媒介,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宇宙奥妙,让大众重新认知了科幻文学,也完成了一次对社会大众的天体物理科学普及。刘慈欣屡次呼吁,人们太过关注计算机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却忘了探索宇宙里的真实世界。《流浪地球》一出,民众对国家各种太空项目应该是更支持了,也会有更多的孩子从此有了太空梦。

  2、 对硬核科幻迷而言,有了《流浪地球》电影的成功,更多的资本将进入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这或许会造一些资本泡沫,但是适当的泡沫没有坏处,就像适当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这会催生更多、更好的作品。

  3、 对中国电影产业而言,如果《流浪地球》电影票房成功冲顶。中国电影产业将在张艺谋的武侠巨制、冯小刚的贺岁喜剧、网红IP的仙侠或都市剧之外,看到了基于本土作家IP的科幻电影这样一种新的影片类型可能。如果再有三部作品能跟上,《流浪地球》就不会是昙花一现,而是开宗立派。

  4、 对于中国而言,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符合软实力的文化输出。除了贾樟柯和张艺谋的东方社会叙事,现在多了一个预言未来的刘慈欣。

  5、 而对于世界电影产业而言,《流浪地球》为科幻电影创造了更多市场空间。《纽约时报》的报道是把《流浪地球》和中国的太空工程相提并论的,将《流浪地球》上映上升到中美国家竞争层面。流浪地球很可能激发好莱坞的科幻创作欲望。

  【PART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阿凡达》导演卡梅隆这样祝福《流浪地球》班底:祝《流浪地球》的太空之旅好运,祝中国科幻电影好运。但影迷们没有卡梅隆这么友好,社交网络上关于《流浪地球》的好恶争辩已经变成一场战争。有人给《流浪地球》打五星,被厌恶者辱为脑残粉;有人给《流浪地球》打一星,结果收到恐吓留言。

  但刘慈欣或许不会对此感到意外,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刻画了这样一个场景:人类与人类因立场不同,派别丛生,拳脚相加。《流浪地球》小说中,在地球向太空出发后,人类分裂成联合政府势力(移民派)和叛军势力(留守派),后者认为太阳衰亡是前者的谎言。叛军战胜政府军后,居然将数千名战俘活活冻死在零下百度的严寒中,残忍至极。

  与电影作品的乐观影像不同,在刘慈欣的文学作品中,人类的科技进步就是在忧患中和争斗中出现的。侵略、战争和对抗,这些因素才会让人类迫不及待的想要推动科技进步;只是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却也由人类的团结一致而来,在刘慈欣的宏大叙事中,革命性科技工程无一不是全人类共同合作的结晶,如流浪地球中珠峰般的发动机;但最后,在不同政治立场面前,人类的团结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一旦压力失去之后,文明和和平的曙光到来,科技进步又会变得无人问津,又走向四分五裂的轮回。到底是乌合之众还是众志成城,都在一念之间。

  眼下关于《流浪地球》是否好看这点争论,和刘慈欣的小说所描述的相比,不过是小儿科。

  唯有科技进步,才是刘慈欣宇宙的唯一真理。

  因为工作的关系,最近重温科技史。很遗憾觉察到一件事情,科技在数十年间竟然有停滞之感。举一个例子,读一本写于2000年初的科普著作,其描绘的多数“黑”科技,在十几年之后看起来居然没有太过时。

  与此同时,或许是个巧合。过去的这些年,也是人类作别外星球的几十年间。我们虽然一直有宇航员在空间站,但是人类登上地球之外的星球记录,还是70年代就已经实现的登月。在航天飞机危险系数迟迟不能下降之后,美国甚至已经没了将人类送上太空的装备。

  过去的这些年,更是冷战结束的几十年,作为世界科技领头羊的美国,在赢得对苏冷战胜利之后,似乎就对太空失去了兴趣,反而是民间的埃隆马斯克和贝索斯两个亿万富翁动作不断。我们是否真像刘慈欣所写,只能在“战争”状态下才有快速推动科技进步的欲望,否则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和刘慈欣对太空的执着一样,科幻大师阿西莫夫在《永恒的终结》中曾感叹——不做太空探索的人类,会失去继续在地球上活下去的动力。关键技术的停滞,和太空探索的停滞,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是刘慈欣的粉丝,他表示看了《三体》之后,觉得和浩瀚宇宙相比,美国总统的工作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这正是文学创作的价值所在,希望《流浪地球》在内的科幻作品,能让更多人,即使是美国总统级别的人物也更多的去仰望星空,畅想宇宙,重燃下一代人对太空的热情,点燃更多人心中的科学火炬;让科技进步由好奇心推动,被团结推进,而非再被“战争”所催化,这或许才是科幻艺术创作的最大福祉所在。

  【PART 8】附录——刘慈欣宇宙5法则(略)

  1、 生存权高于一切——生存原则(超行星纪元、三体2)

  2、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生存原则(流浪地球)

  3、 固守地球(太阳系)是危险的,宇宙才是星辰大海——生存原则(三体2、流浪地球)

  4、 科学真理价值堪比生命,甚至高于生命——科技原则(乡村教师、朝闻道)

  5、 科学进步来自于基础物理,被战争/灾害/能源危机推动——科技原则(三体1、球形闪电、微纪元)

  (注:作者邮箱:gao.fei@zhiding.cn 欢迎交流关于科学和科学幻想的一切话题)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