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区块链修仙小说走红,刘慈欣的《三体》是其先驱?

2019-01-22 09:57:39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一本财经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浅白 棘轮

  来源:一本区块链(ID:yibenqkl)

  不久前,一部名为《区块链修仙》的网络小说,在区块链世界引发热议。

  “修仙玄幻”与区块链结合,让这部小说充满了荒诞感。“网文作者的想象力是没有边界的。”发现这部小说的博主评论。

  其实,早在2012年,国内就已经有网络小说作家,将比特币挖矿与黑客小说融合。甚至还有一些读者,在看完小说后,进入了矿圈。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关注区块链,并创作了一系列相关的故事。在戏剧、油画、装置艺术、行为艺术领域,也是如此。

  科幻往往走在技术前头。而这一次,技术会走在科幻前头吗?

  01 噱头?

  “被虚拟币当韭菜割的陈洪荒积蓄了一股怨气,魂穿后获得区块链修仙系统,开挂人生,由挖矿开始!”

  这是一部网络小说的“导读”。它名叫《区块链修仙》,于2018年10月在起点中文网上线,已连载近40万字。它的分类,是“玄幻”。

  修仙小说并不少见,但在“修仙”前冠以“区块链”的,却极其少见。《区块链修仙》大致的情节是,主角得到了一个“虚拟币云矿机系统”,于是化身“异界矿工”,将不同的世界位面视作一个个“挖矿节点”,凭借“跨界挖矿”的能力,走上了“战斗即挖矿”的另类修仙之路。

  且不去计较小说的逻辑是否合理,被某知名博主爆出后,这部小说的阅读量水涨船高,短短几天,就从五千涨到了两万多,涨幅超过四倍。其中的不少点击,可能来自区块链界。

  那么,它的内容,和区块链究竟有多大的关系呢?

  “就是一般的修仙升级小说。”读者杨振直截了当地告诉一本区块链记者,刚听说这本书时,他觉得很有趣,但看了几章,便发现“除了区块链挖矿这个‘金手指’,内容与区块链关系不大”。

  一本区块链记者也发现,虽然引入了“云挖矿”“虚拟币”“比特钱庄”等区块链词汇,但《区块链修仙》本质上与常规的修仙文并无区别。

  “不靠谱。区块链修仙虽然可以保证修仙体系不会崩溃,但也缺少逆天改命、屌丝逆袭的爽文路线,一定火不了。到最后修仙者比拼的就是算力,这打斗场面估计很无聊。”新浪网友“芯扒客”这样揶揄。

  以区块链挖矿为噱头写网文,令人啼笑皆非。但在文学艺术领域,区块链早已登堂入室,成为艺术家的灵感来源。

  2014年,首部与区块链主题相关的戏剧《丝绸之路》,在爱丁堡艺术节公演。它是作家亚历克斯·奥茨以“丝绸之路”网站为原型创作的。

  “丝绸之路”最开始是一个贩卖药品的地下暗网站点,后来逐渐发展到可秘密交易毒品、假文件、枪支,甚至是儿童色情和性奴。它允许用户匿名使用比特币,一度被称为“亚马逊黑市”。2013年,“丝绸之路”被FBI捣毁,网站创始人乌布利希锒铛入狱。

  奥茨在戏剧中还原了这个违禁网站的故事,在保留黑暗世界真实性的同时,更将主题上升到了易被人忽视的道德层面,为世人敲响了警钟。它被剧评家称为“比特币一代的黑色喜剧”。

  此外,《丝绸之路》得到了一位匿名人士两个比特币的捐助,成为“有史以来第一部由加密货币比特币资助的作品”。

  今年7月,中国首部以区块链为主题的戏剧,也在北京首映。

  它叫《比特碧儿的烦恼》,主要情节是人类向人工智能机器人寻求真爱,无奈机器人拜金,最后,主人公用区块链技术逆袭,找到了真爱。在剧中,融入了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兴元素。

  它的制作人刘艳曾表示,利用话剧对“区块链”进行解构,可以向社会大众传递区块链的价值,澄清人们对其误解,并揭露市场上的区块链骗局。

  02 跨界

  在艺术创作之外,有一部分科幻作家,已经早就深入了区块链世界,甚至成为了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2010年,在网络上寻找小说灵感的年轻人刘志鹏,第一次接触到比特币。

  当时他在广西国土资源规划院上班,业余时间写科幻小说。在科幻小说界,他的笔名“长铗”,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号。2006-2008年,他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

  被比特币白皮书折服之后,他开始搭建一个中文比特币资讯站——巴比特。

  两年后,网络小说作家“疯狂小强”,同样在寻找灵感时,接触到了比特币。

  “疯狂小强”本名谢坚,计算机专业出身,在上海做过程序员,也在小县城卖过水表。但他职业生涯中的大多数时间,是与网络小说相伴。

  2012年,谢坚开始在起点中文网连载黑客题材小说《超脑黑客》。比特币也被他写进了这部小说。

  在《超脑黑客》的架空世界中,比特币成为了主人公林鸿开发的一种电子货币。后者出身农村,却成长为世界顶尖的黑客。很多熟悉谢坚的人,认为这是他的“半自传”。

  在连载《超脑黑客》的同时,谢坚也开设了一个中文比特币论坛。2012年下半年,烤猫宣布将生产比特币ASIC矿机,并公开募资。谢坚将自己的全部1000个比特币投入其中,获得了烤猫近3%的股份。

  烤猫矿机的火爆,让谢坚彻底逆袭,成为了千万富翁。而一些《超脑黑客》的读者也表示,感谢谢坚,让自己早早接触到了比特币。

  2013年初,谢坚参观了烤猫在深圳布置的矿场。在GQ当年的报道中,这家矿场位于一家服装厂与一家电子厂中间。虚拟与现实的对立,让谢坚感受到了强烈的反差。

2013年,谢坚拍摄的烤猫矿场2013年,谢坚拍摄的烤猫矿场

  谢坚成立了一家名为“淘比特”的公司,专门销售烤猫矿机。2014年,他成立了新公司“小强矿机”,在烤猫芯片的基础上,组装自己的矿机产品。

  然而,一年之后,烤猫突然人间蒸发。谢坚事后称,烤猫在消失前,还曾向自己借了1000个比特币。

  烤猫的离奇失踪,让谢坚心灰意冷。他解散了公司,重回网文圈。

  在2017年年中的ICO浪潮中,谢坚再次回归区块链行业。他设计了一套服务于网文作者与读者的区块链产品——“玄链”,希望“读者免费读,作家有钱拿”。

  然而,玄链的市场表现并不乐观。2017年7月,玄链放弃公开ICO;“9.4”之后,玄链被从各个交易所清退。

  回顾比特币和区块链进入中国的近十年历程,人们不难发现,它最早的一些布道者,就是小说作家,特别是科幻小说作家。

  区块链,成为了前沿技术与科幻作品碰撞的焦点。

  03 真正的区块链小说

  刘慈欣创作于2006年的科幻小说《三体》,曾被认为反映了区块链概念。那时距比特币的诞生还有两年。

  在《三体》中,外星智慧“三体人”拥有独特的“透明化思维”,它们通过镜面映射的方式交流——每个三体人的思想,都会被公开透明地广播;每个三体人,都能瞬间读取其他三体人的思想。

  因此,三体人没有隐私,也不会“欺骗”。三体社会以此建立了“人列计算机”,每个三体人都是网络中的节点,以透明化思维方式连接在一起。

  在《三体》问世12年后,刘慈欣在《为什么区块链是人类的下一个节点?》一文中写道:“现在科学技术很多地方已经走到科幻的前面了。”

  科幻作品与现实世界中的科学技术,往往相辅相成,互为引领。19世纪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的许多构想,在20世纪就成为了现实。现实中的许多技术,也在影响着科幻小说的发展。

  2018年下半年,科幻小说作品集《十二个明天》在中国问世。

  其中的一篇科幻小说,名为《拜占庭同情》。它的作者,是《三体》的英文版译者、雨果奖得主刘宇昆。

  和以区块链为噱头的修仙小说不同的是,《拜占庭同情》与区块链息息相关。

  它描述的故事,发生在做过大学室友的简雯与索菲亚之间。

  简雯来自新兴国家“纳丝国”,见过地震灾区“钱没花在刀刃上”的现象。为了避免历史重演,她设计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公益平台——“同情网”。

  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新型区块链网络,基于智能合约,通过“同情币”实现善款发放。同情网避开了大型慈善机构的官僚体制,能自动匹配捐赠者的资金和被救助者的需求。

  索菲亚来自老牌强国“恒洋国”,是全球最大慈善机构“无国境难民”的负责人。她希望控制全球慈善事业,维护恒洋国的霸权地位。因为深知区块链技术已不可阻挡,她试图通过获取同情币的方式,掌控同情网的最高话语权。

  同情与正义,是这部小说的主题。该如何合理分配慈善资源,是刘宇昆试图在《拜占庭同情》中解决的问题。小说中也不乏对当下社会的讽喻。

  刘宇昆做过程序员,也做过律师。“无论在小说、编程还是法律层面,我总是在寻求超越纯粹技术的能力,从源代码片段或法律论点当中找到灵感。”他曾表示,“而这些片段或论点将超越单纯的需求,一步步迈向艺术、优雅与美丽的境界。这与小说完全相同。”

  他认为,区块链为科幻小说,提供了全新的灵感。

  2018年,美国纽约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区块链小说”(Blockchain Fiction)的课程。课程的主讲人Jerg Blumtritt,于2013年进入了区块链行业。在两年前成为纽约大学客座教授之后,他一直在教授区块链相关课程。

  “区块链是新一代的‘互联网’,而不仅仅是比特币。”“区块链小说”课程简介这样写道。

区块链小说课程介绍区块链小说课程介绍

  这门课不仅传授区块链知识,还将引导学生畅想区块链的新应用,并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区块链世界。

  区块链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有关区块链的文艺作品。也许有朝一日,这些文艺作品能凭借非凡的想象力,反哺区块链行业。

  从比特币创世区块诞生至今,区块链已走过十年时光。

  十年里,区块链与文艺界的先锋力量,一直不断碰撞、融合。如今,区块链正在走进文艺界的主流视野。

  区块链由冷冰冰的密码学发展而来。而文艺之光,正在让区块链焕发出新的光彩。

  *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