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轻舟与万重——写在《甘柴劣火》之后

2019-01-16 06:35:28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秦朔朋友圈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秦朔

  近日,一篇被疯狂转发的新媒体爆文引发了事关媒体伦理与引文规则的大讨论。

  讨论的核心,即自媒体撰文立说的摘选比例的考量问题。一夜之间,“盗版、抄袭、洗稿、引用”的分界被炒成了媒体圈的头条,自媒体写作堪称“时代新症”的犄角旮旯,俱被陈于案上。

  1月11日,资深媒体人黄志杰(呦呦鹿鸣的鹿鸣君)在其微信公众号“呦呦鹿鸣”发布《甘柴劣火》一文,这篇以批判甘肃贪官压制媒体监督为线索,进而揭示新闻独立性对于社会的重要价值的新媒体文章,迅速成为朋友圈内一时无两的爆款。截至笔者撰写本文的1月14日12点,《甘柴劣火》仅点赞数就已超过4.4万。

  就在黄志杰的文章刚刚成为爆文的1月12日,财新记者王和岩(三姐)便在朋友圈义愤填膺地指出,“呦呦鹿鸣”的那篇文章是对自己发表在财新付费专栏的报道的照搬照抄。这张来自朋友圈的截图同样遭遇网络疯转,可以这样讲,“被告”与“原告”的作品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被笔者看到的。

  随后的几天,关于文章反转与被反转的风波仍未停歇,众多媒体人也都或推文或评论地参与了这场讨论。大家从《甘柴劣火》的指涉本身谈到了合理引用,从合理引用谈到了非法侵权,从非法侵权谈到了自媒体写作的“法外之地”,又从“法外之地”谈到了自媒体的准入门槛。

  用“一石激起千层浪”已经不足以形容事件的态势了,似乎“轻舟已过万重山”更贴切一些。

  黄志杰《甘柴劣火》这篇长文的写法,与他此前所撰的另一篇阅读量千万级的爆文《员外郎王林清》如出一辙。在近两年的中文互联网上,擅使这种“纵横捭阖、放长击远”文风的不祧之祖,乃是写出《疫苗之王》《北京终于折叠》等文的兽爷。

  “兽爷体”吃香之后,效仿者如过江之鲫,但能称得上“兽爷第二”的却没有几个。原因很简单:像兽爷那样把故事讲好,仅有单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仅受过传统媒体的职业训练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各门类的信息资讯做常年积累、需要非凡的整合能力、需要卓越的提炼能力、独到的洞察力、驾轻就熟的节奏感、深入浅出的文笔、信手拈来的金句、“不为稻粱谋”的立场与不是谁都有的“赤子之心”。

  这样的要求,足以刷下绝大多数跃跃欲试的搏名者。《甘柴劣火》没有被刷下去,仅从这一点来说,它及它的生产者已经具备了指责它的大多数人都不具备的价值。比起才华与洞见,为文者更重要的天赋是善良与正直。

  说《甘柴劣火》不是原创文章,属于洗稿或抄袭的批评者,多半是忽略了“甘柴劣火”这四个字的画龙点睛;忽略了作者在每个分段之上对于美国检察官福克、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普利策奖的创办人约瑟夫·普利策、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中国记者范长江等人的金句摘用;忽略了文末对于独立报刊之于公众、批评监督之于社会的意义阐述。

  以上或是私人积累、或是私人经验、或是私人发现,这些经过消化后再产出的内容,与速成检索无关,与道听途说更无关。无论如何,批评者们都不该忽略这一点。有人为什么还是忽略了?要么是压根认识不到其中价值,要么是把对自媒体“洗稿”、“剽窃”的愤怒一股脑地转嫁给了黄志杰。即便《甘柴劣火》触碰到了适量引用的灰色地带,离那类罔顾职业道德及法律的抄袭还差得远。

  再看王和岩的那张朋友圈吐槽,她对于“呦呦鹿鸣”推文批评的重点,其实不是后来大家都在热议的洗稿与否,而是第一句的“所谓爆款文章可以根本不用采访,不花任何成本,不冒任何风险”。

  换言之,这里面不是“文”的事儿,而是“钱”的事儿。

  黄志杰援引前者新闻报道的部分,是财新付费墙背后的内容。吸引读者掏腰包阅读的,正是媒体专栏提供的独家信息,如果这些信息可以从别的渠道免费获取,收费平台不仅无法营利,甚至连回本也是困难的。

  毕竟记者的报道既非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神仙托梦来的,而是花时间、花钱、费功夫采访得来的。如果一家媒体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被破坏了,记者都去喝了西北风,《甘柴劣火》式的网文的取材渠道也会大幅缩减,其素材质量恐怕也会断崖式下滑,同类型的非虚构写作亦会变得不可持续,那才是“大家都是输家”!

  让两边安心的解决办法,当然是“堵不如疏”。财新网不妨同鹿鸣君这样的自媒体达成协议,平台授权作者使用部分报道,作者注明出处并提供平台链接,使得有需求的读者反过来订阅平台,这样双方都能获利。

  有“上上策”不用,王和岩使用了“下下策”,直接炮轰起了自媒体创作的路径,一句“只要声明‘文内所有信息,均来自国内官方认可、可信赖的信源’,只要写出原作者,就可以一而再再而三无限制照搬,从而免责了”说得掷地有声。可问题在于,王记者恐怕是误解了黄志杰文首特别标注的那句话的含义。

  在笔者看来,《甘柴劣火》正文前面标注的那句“本文所有信息,均来自国内官方认可、可信赖的信源,敬请诸君知悉”并非属于做贼的心虚或是免责的必要,作者只是告知读者,自己不是捏造事实去立论,这些论点均有史可查而已。王记者过于敏感,对于黄志杰的用心疏于理解。

  不引经据典,会被批评胡编乱造、出处不详;引经据典,会被批评照搬照抄、恶意剽窃。非虚构写作不同于纯文学创作,不可能不引用的,且越是严肃的非虚构写作,就越应当引用。若真的去搞纯文学,那对国内记者或编辑的要求也太高了,毕竟如今许多自称作家的人,也都连纯文学的边都摸不到。

  黄志杰当然也不甘示弱,他在公号被取消“原创”和“赞赏”标识之后,立刻挥毫写就一篇名为《社会在崩溃——关于财新网记者攻击呦呦鹿鸣一事的说明》。

  作者在列举了《甘柴劣火》援引的包含财新网王和岩报道在内的18处信源之后,又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文章不构成抄袭的六大理由。他承认自己参考并引用了王和岩的独家报道,但同时声明后者的报道既非文章的唯一资讯源,又非最重要的资讯源,它完全不构成自己出产《甘柴劣火》的必要条件。

  黄志杰表示,新闻事实不是生意,“如果一个人报道了部分事实就可以垄断所有传播”,那么受影响的不仅是自媒体,所有为文者都会无从落笔,社会亦会因此乱套。

  比剧情反转更刺激的,是对反转剧情的反转。

  马上就有自媒体号用付费软件来测试《甘柴劣火》一文与原始信源的重复率,得出了11%的鉴定结果。在百分比不够的基础上,立场先行的自媒体号开始有针对性地把黄志杰的原文同一些引文做对比,并强行得出引用者“典型抄袭”或“洗稿式抄袭”的诊断意见。对于无法得出上述意见的段落,该自媒体号便会玩弄一些“涉嫌侵权”或“可能是直接复制而未考证”这类闪烁其词的文字游戏,使读者产生《甘柴劣火》的原创属性极低的印象。

  那些自媒体对付《甘柴劣火》的手段,直令人想起文字狱。况且用查重复率来评判一篇新媒体文章是否抄袭,实在是只见其表而不见其里。就像在法庭上,控辩双方很可能在同样的事实上纠缠,但由于细节和表述的出入,结论往往是完全相反的。在相反的结论面前,纠结双方论据中客观存在的相同事实,意义并不大。

  调查记者王志安对此事的意见是——“整合报道(不管几篇),没有独立发现叫洗稿。自媒体时代不去现场不是不可能完成独立报道,因为互联网上大量的公开信息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秘密。其关键要整合比对信息,而非整合报道。当然,后者难多了。”

  这就说得很明确了,兽爷、饭统戴老板包括最近“惹祸上身”的鹿鸣君,他们的写法其实更考验人,不是某些“我采访我优越,你无权用、不配用、不能说”的记者们可以轻易效仿的。笔者曾经接触过一类混圈子的记者,其特征便是没有采访便不会写作,跟其说话的时候一副“你不要来套我的话,不要来套我的内线消息”的惊恐表情,令人颇觉无奈与尴尬。

  即便黄志杰没有按照最令人嗤之以鼻的方式进行“洗稿”,他的写作也一定会被相当一部分媒体人看作是“洗稿”,这不仅涉及写作方式的问题,更关乎审美与认知。

  首先,黄志杰是内容生产者,他没有获得现场采访的资质与条件,他的作品也没必要套用“新闻报道”的标准进行审查。传统媒体写作者、新媒体写作者与记者,不同的职业对应的技能和方向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其次,一些批评者没有“服务于写作本身”的思维,黄志杰的一些不加引用或是直接改写的写作方式,并非是在投机取巧,而是服务于写作本身的一种惯性和需要。

  这种惯性被说相声的郭德纲诠释过。郭德纲经常引用于谦父亲的话,有听众不乐意了,他解释是为了相声的方便。如果他把案例换成一个“不伤害搭档感情的”虚构的老大爷,家在哪个小区、哪栋楼、哪单元都交代清楚,铺垫就太长,梗的意境就破坏了。

  付费专栏及调查记者的私权当然应该被全社会尊重,但另一方面,不同的传播需求背后的事关“公共性”的建设也应当被充分重视。

  在《甘柴劣火》事件之后,笔者看到的最佳评论来自于媒体人魏寒枫的一段话:

  “在天下苦秦久矣的悲凉大背景下,十八路诸侯却不得不讨论,在一次微不足道的攻城行动中,一方是否拿了同盟军盟友的一件兵器,确实悲凉。”

  是的,一篇被批判的文章其本身所做的对社会有益的批判,早已随着热点式的讨论被人忘得一干二净。笔者的意思是,格局很重要,大局也很重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