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南七道
来源:创界网(ID:ChuangDaily)
表情包(含图片)已经成了我们聊天的第一语言。文字和语言开始退化。表情包在某种程度上,有些返祖的痕迹。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是通过类似图像的文字进行记录和信息传播的。
从信息视觉的直观程度来看:视频大于图片,图片大于文字。目前网络聊天,主要是以表情包、文字为主。其中,表情包为主的信息越来越受欢迎;原本用于锻炼理性思维的文字也在被快速改造,所有交流的语言,都是可以转化成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表情包来表达。
表情包深受全球年轻人喜爱,但使用程度和不同的文化有关。在全球使用最广聊天软件WhatsApp上面,只有简单的一对一聊天功能,直到今年才加了极少数的表情图。美国人喜欢打字,直到现在短信的交流使用率还是很高。而在东亚地区,中日韩等地都不是很善于面对面表达感情,于是表情包成为最佳的表达方式。
在日韩的聊天软件Line上,表情包甚至是主要收入之一,有超过11种人物角色,250种的表情形象。仅在2015年表情包收入就超过2亿多美金。
在中国,这个数据要庞大得多。据腾讯官方数据统计,2018年,在QQ上, 9亿用户总共发送表情包,约3187亿次,其中代表开心的龇牙表情发送量第一,高达303亿次。据微信的数据显示,2017年,微信用户每天发送表情超过6亿次,一秒发送表情超过6944个。仅在2015年,名为“长草颜团子”的表情下载量已超过7亿次、发送量超过180亿次。
表情包的崛起甚至泛滥,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交流和思维方式,甚至是大脑的进化。在互联网的进化过程中,信息的获取由博客长图文变为140个字的微博,由140字微博再变化为表情包。人们在叙述和表达能力方面,训练和使用的越来越少。我们逐渐丧失了阅读长图文的能力。
表情包一方面是迎合年轻人好奇、好玩的心理,一方面是在手机端聊天时的多任务操作的一种便捷快速回复。有时也可以避免无话可说时的一种尴尬。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研究人员针对660人做了一次调查。主题是用智能手机对人大脑的影响。包括功能、认知能力、语言和数字能力等。得出结论:长期使用智能手机,人的认知、分析等能力会减退。
在这个行为之上,如果聊天等交流方式以表情包为主的话,那可能情况会更加严重。同时由于聊天、看资讯等互联网多任务的操作,比如在看视频时,兼顾手机聊天,而现在很多人看视频的时候,不仅看内容,还要看弹幕。人的大脑,始终是处于一个离散的状态,无法专注和投入。
由于表情包的不断发展,它逐渐在取代文字的交流,不管是文字的美感、丰富性和对于语言系统的训练,都在衰减。而衍生出了这种新的图片交流模式。文字的弱化和交流比例的降低,对人类大脑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系统思维的缺失。这种思考方式的转换对大脑的影响是巨大的。大脑正在被不断的改造。
微软在加拿大针对2000名成年人做研究, 2000年, 普通人的注意力为12秒;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到了社交网络盛行的2013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8秒。在1分钟里,一个人会想到7个不同的事情,照此下去,可能会成为无法持续思考的人。脑子里只有碎片想法。
马化腾曾说过,手机是人类的电子器官,但是现在看这个话有些过时了。人类已经倒退已经成了手机的外设。人们是以手机为中心来运转的。手机铃声和微信的声音和震动,有些像巴普洛夫的铃声,不断刺激着我们的大脑。连马化腾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时都会说,自己上台没带手机,心里很不安,有些焦虑。
更偏激的看法,是加拿大的马歇尔·麦克卢汉在1964年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里说:“人类是机器世界的性器官,我们不断制造复杂的工具,像蜜蜂为植物授粉一样给机器授粉,直到机器能够自我繁殖。”
包括尼古拉斯·卡尔、威廉·詹姆斯、J·Z·杨生物学家等多位心理或者生物专家的研究得出结论:“我们的大脑是可以被驯化的,大脑细胞用进废退,所有行为都在神经组织上留下永久印记”, “神经组织被赋予了极强的可塑性。”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信息爆炸和短暂而密集的笑点时,让大脑到了分散而浅层次的混沌状态。如果是用户对于语言方面的表达越来越少,长期停留在一些例如23333或卧槽之类的网络语言,甚至连简单的都停止的话。那么相应的刺激就无法形成了新的神经通路。原有的大脑功能甚至会退化,用一句大白话说:“越来越傻X”。
你最喜欢的表情包,正在把你变成一个白痴。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