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腾讯出了一款“疑似抄袭”的高分音乐软件,好嗨哦!

2018-12-14 09:27:00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刺猬公社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市场逻辑有时候会露出獠牙。

  文/铁林

  来源: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创业公司九死一生,敌人永远在想不到的时间,想不到的地点出现。

  “乐趣还没大火就马上“模仿”,耍的一手好牌啊。”KUNG在某应用推荐平台上,给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新出的音乐 App MOO,留下了一条看起来并不让人舒服的评论。

  2001年出生的KUNG喜欢说唱,几个月前,在朋友的推荐之下,他下载了“音乐版抖音” App 乐趣,“推荐的歌曲更符合我的口味。”

  KUNG觉得,MOO和乐趣太像了,前者的使用逻辑和主页的播放界面设计、操作方式,都和乐趣过于相似。“有人说MOO团队在8月份就开始策划了,但在此几个月前,乐趣就已经上架了。”

  一前一后,MOO有洗不脱的“抄袭”嫌疑。这可能是乐趣诞生以来,面对的最大挑战。有知情人士向刺猬公社透露,腾讯方面在8月份与乐趣有过接触,并聊到了投资方面的事宜,也了解到了公司的一些业务数据,虽然最终没有谈成,但双方也从那时候起,建立了联系。

  立知抄袭即刻的事件,还未真正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MOO音乐就顶着“疑似抄袭”的名头,出现在大众面前,难道腾讯又走了一次捷径?

  乐趣和MOO像在哪里

  乐趣可能是第一款主动帮助用户躲避流行曲目的软件,耳边没有“学猫叫”,也没有“你说你喜欢森女系”。

  它的逻辑是:视觉化音乐推荐,用音乐作为桥梁,帮助用户交友。任意注册用户,都可以上传自己喜欢的或者原创的音乐到平台上,搭配有美好感的视频画面,等待系统将音乐推荐到主信息流。打开乐趣的用户,可以上下切换,等待喜欢的音乐出现,发送弹幕则可以实时分享听歌感受。

  上传音乐的同时,平台将对音乐进行版权审核。拥有版权则予以通过。虽然是强PUGC平台,但乐趣用户上传的视频,有非常统一的审美形态,或唯美、性感、可爱,整体风格偏向日系青春动漫,团队有一套特殊的标准,来维持平台的格调。

  听音乐只是功能之一。用户可以点击分享者的头像或者弹幕发送者的头像,选择关注和聊天。上线8个月,乐趣上一条热门音乐视频的点赞量,可以达到三万以上,弹幕量可以达到一千以上。

  备战二次考研的云熙发现,“乐趣太懂我了,推荐的歌都是精品,比其他的音乐App都懂。”算法推荐,最大程度调动了,平台内所有音乐的分发,不再是1%的流行音乐满足99%的用户

  利用算法推荐来弥补曲库的不足,乐趣不是先行者。

  在版权上一直不占优势的网易云音乐,虽然拿不出周杰伦、容祖儿、鹿晗等热门歌手,但是通过盘活小众独立音乐人的作品,也能换个角度,满足平台用户的需要。

  从设计和使用体验来看,乐趣崇尚极简模式。最复杂的发现页,也不过只有两个板块:今日推荐、频道音乐。前者是兴趣合集,后者提供给用户寻找喜欢的音乐品类。

  MOO的定位是“发现新鲜流行乐”,首页同样是音乐搭配合适的视频,不过音乐为主,视频并不像抖音或者快手,极力做到丰富,吸引用户观看,视频只是音乐的一个搭配。

  共享QQ曲库的MOO,并没有像乐趣一样,鼓励音乐人或者普通用户上传音乐,而是平台筛选出了一部分音乐以及视频,推荐给用户,从内容端进行把控。

  MOO的发现页设计更为大胆,除了常规的编辑推荐,音乐打破了品类推荐的传统模式,通过个性标签的设置,比如音乐灵感、Aforbeat、Moo friends等,来推荐风格一致的音乐。在App Store上拿了4.5分,大部分都是好评,部分用户指责MOO抄袭乐趣和抖音。

  这种做法更符合内容消费的趋势。最特殊的地方是,MOO直接把搜索放到了发现页。虽然搜索已经不再是用户听歌的主要渠道,但依然重要。MOO在QQ曲库的支撑下,有足够的内容支撑用户搜索。这是乐趣无法超越的优势。

  和KUNG的判断一致,乐趣和MOO,更多的是在首页操作以及设计上的相似。但这似乎并不能作为一款软件抄袭另一款软件的法律凭证。不同点也很明显,MOO更像早期的乐趣,尚未强调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社交连接,音乐属性更强。

  但MOO的设计,仍然很难让人相信,完全没有受到乐趣的启发。

  无法举证的抄袭

  相似的软件有多少呢。比如新闻客户端,从腾讯到网易、凤凰,基本的架构都是一致的。又比如短视频,从抖音开始,后继者众多,比如微视、爱动。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认为,功能重合很难认定侵权,这些功能模块是这类软件通常的设置,除非是界面元素,比如背景图片、色彩搭配等方面相似。

  “从法律角度来看,软件上设置某几个功能,某几个类别,比如说常见的新闻客户端,新闻都会包括,社会新闻、财经新闻、娱乐体育等等。比如说新加一个细分领域的东西,假设是跨境电商。如果你是你第一次加,那别人都不能加这肯定是没有道理的,为什么没有道理呢,因为没有什么独创性,也不属于作品,而且这个东西它本身是属于公共领域的东西,是没有办法垄断的。”赵占领介绍说:

  “如果说你的新闻客户端上,分的这几个字类别,社会新闻、财经新闻,每一块都有不同的设计,有一定的独创性在里边。比如说背景图案形状等等,这种东西是受法律保护的,他有可能是属于美术作品,但如果说你只是涉及这几个字,就肯定是不受保护的。”

  也就说,虽然Moo采用了乐趣最早采用的音乐视频模式,但两者在内容上,并不存在抄袭的地方。

  苹果App Store采用的就是同样的逻辑。按照苹果的规定,除了触犯相关法律条款的软件,苹果有一套自己的审核判断标准。比如最典型的刷榜、刷评论、刷热词、诱导用户行为等等。对于侵权,苹果的判断标准是,牵扯侵权纠纷,也就是提供盗版、内容侵权、山寨模仿,推广侵权等等。

  两个月前,子弹短信因使用侵权图片被苹果下架。技术和产品架构不再是真正的壁垒。

  国内一创业团队最近新出的社交软件——微脸,几乎就是Facebook的中文复刻,连创始团队都在标榜“中国版脸书”,甚至并不加以掩饰,因为他们的产品内容,是平台用户自发创造的。

  因此,远在中国的这款软件,并没有因为像素级模仿,而遭遇下架。类似的舶来品还有很多,比如微博的酷燃视频,在设计上就与Youtube有异曲同工之处,国内的很多软件或者平台,在早期都有强烈的模仿痕迹。因为市场允许他们通过产品运营、产品内容来竞争。

  此前,一款短视频App采用了和快手App几乎一模一样的界面,19个操作流程及页面布局、编辑元素,还在热门栏目下提供使用快手软件制作的视频,使用快手软件制作视频特有的装饰图片。

  快手将其起诉,认为那是不正当竞争。但法院全部驳回快手的诉求,理由是“界面差异不大”、“难以证明独特的设计组合”。

  为什么又是腾讯

  但腾讯不一样,腾讯的复刻让所有人害怕,因为这家公司,几乎没有输过。

  8年前,《计算机世界》刊登了《“狗日的”的腾讯》一文,直接将腾讯形容为“互联网公敌”。腾讯依靠着QQ的社交优势,不断扩展业务边界。最早是QQ游戏对联众游戏的围剿,QQ游戏通过翻版联众游戏的设计,疯狂斩杀市场份额。随后,腾讯用同样的方式,斩杀了4399小游戏平台、360等。

  按照市场逻辑,腾讯拿出了超越所有平台的产品和用户,用户从同类型产品中,找出最优产品,优胜劣汰,无需赘言。但随着腾讯规模的扩大,腾讯拥有的资源、渠道、财富,远超其他创业团队甚至中小企业,一旦腾讯涉足,战争似乎就停止了。

  这家公司是市场上的赢家,也是舆论上的失败者,指责的声音认为,腾讯是一家只会复刻,不会创新的公司。“腾讯抄袭”成了媒体圈的流量,在百度搜索“腾讯抄袭”,排在前几位的文章,分别有:

  再次确认,那些年被腾讯抄袭致死的公司,还有谁?

  都说腾讯抄袭,但是为什么每次官司都是腾讯赢;

  一直被抄袭却从没被腾讯超越公司有哪些。

  企业的形象需要扭转。2017年,马化腾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提到,“我们一直希望腾讯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互联网公司。”受人尊重,光靠市场份额讲话是没有用的。

  今年2月,腾讯新推出信息订阅产品立知,后被指责抄袭即刻。对比立知和即刻,可以发现两者采用了类似的产品设计逻辑、分发逻辑,但内容各成体系,下载体验两款软件后,有用户认为,立知的使用体验优于即刻。

  但舆论发酵,市场逻辑失灵了。腾讯在一天之内迅速宣布下架立知。目前,立知已经完全停止运营。

  即刻首席运营官林航发文表示:应用宝某团队去年以应用商店搜索内容外显合作为名过来聊了几次,以合作的姿态提供了部分主题接口,转头就开始内测复刻版,当时确实没想到还能有这种操作。(相关事宜可回顾《短命的腾讯“立知”,只活一天是为了捧红“即刻”?》)

  但乐趣和即刻,面对的挑战是不一样的。腾讯是即刻B轮以及C轮的投资方。对内对外,立知带来的企业形象危机,都足以引起媒体和舆论的关注。

  音乐App需要新的出口

  乐趣并不属于腾讯家族,这款比即刻还要小众的App,很难在舆论上获得巨大的支持。不做社交的可视化音乐,很容易沦为巨头的附属功能。

  比如网易云音乐,早前也在平台上推出过视频分享功能。但嵌套入口较深,并未引起太大的水花。

  模仿、优化的成本当然低于摸索的成本。一个现实是,腾讯、虾米、网易云音乐,版权之争后,割据一方。颠覆或者说从三巨头手上抢下市场的,一定不是一款新的QQ音乐或者一款新的网易云音乐。

  乐趣是一种新的尝试。从App统计数据来看,乐趣当下的日活已经达到了20-30万,算法推荐和社交推荐成为乐趣曲库的两种构建模式,听歌量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跟品味相似的人进行匹配,并收听到对方喜欢的歌曲。

  从社交的逻辑上来看,MOO与乐趣之间的差别很大。前者着重于音乐本身,后者更强调音乐和社交之间的结合。

  社交已经成为音乐类App的生财之道。美国当地时间12月12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登陆纽交所。支撑腾讯音乐走向盈利的,并不是广告和付费订阅,而是以音乐为核心的社交娱乐服务营收则占比70.4%,比如直播。

  注重社交的乐趣,也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突破口。这条赛道上,还会出现更多的选手。MOO只是来得比较早。

  针对抄袭质疑,刺猬公社尝试联系腾讯音乐相关工作人员的微信,但并未通过或作出相关回应。

  虽然心里也认为MOO是对乐趣的模仿,但用户李小昵并没有感到太愤怒,“我喜欢乐趣主要是因为他推荐的歌比较合我的口味,我个人其实不太关心这些,功利点来说,能有一个App让我听歌就好了。”

  乐趣会面对更多的李小昵,用户的选择就是市场的真相。不管是其他创业公司还是巨头加入,乐趣都需要拿出更好的产品,等待一轮又一轮的考验。目前来看,乐趣暂时还保留着首发优势。

  (KUNG和李小昵为化名)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