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科技巨头股价动荡?别担心,人家各个活的好着呢

2018-08-03 14:10:07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硅星人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王兆洋

  来源:硅星人(guixingren123)

  硅谷有硅谷的一套,华尔街有华尔街的一套,但每到财报季,硅谷的这些公司就要乖乖接受投资者们按照华尔街的标准来给他们打个分。 

  过去一周左右时间里,美国的几大科技公司纷纷交出答卷,而这次的考试堪称创造历史:

  大公司中第一个交卷的Facebook,一个交易日就抹去了1300亿美元市值,相当于美国历史上著名的1929大股灾中整个市场抹去的市值的2/3。

  而周二发布财报的苹果,则受助于高价iPhone大卖而股票大涨,已经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个万亿市值的公司。 

图片来源:Quartz图片来源:Quartz

  几大科技巨头的表现看上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不少声音在Facebook大跌后开始对已经连续涨了很久的美股科技板块接下来的走势感到担心,害怕动荡的日子即将到来。 

  的确,在美股牛市已经延续10年后,领涨的科技板块确实有很多种理由进入调整期。但是不要误会,这几家科技巨头公司,其实很难受到影响:即便出现像Facebook此次的股价动荡,他们依然会活的很好,科技互联网的未来也依然掌握在他们手中,甚至在可能的“市场奔溃”来临时,他们还能成为那些在危机中活得更好的企业。 

  这是以往不曾发生过的。

  比如,2000年时的互联网泡沫中,一些当时的科技巨头企业也同时是金融市场上损失最严重的公司。

  2000年3月10日被普遍形容为当年泡沫破裂的开始,当天纳斯达克抵达峰值后开始恐怖的下跌。思科、微软、戴尔等当年的科技巨头们,正是当天卖盘最集中的来源。泡沫破裂后,美国互联网科技企业也进入了重新的洗盘。微软历经挣扎后重新会到巨头行列,其他的几家公司相较当时的辉煌则逐渐平庸。 

  但现在整个互联网行业已经彻底改变,当年崩盘的很多科技企业,根本不知道实际业务是什么。而如今的科技巨头们,商业模式早已成熟,科技公司已经可以靠软件服务来赚取大量真金白银。 

  某种意义上,Facebook的股价暴跌,反而证明了它的统治力—— 抹去了相当于乌克兰GDP的市值后,他依然是美股市值第五的上市公司。即便在业务增长罕见地不及预期后,却依然很少有人质疑它的商业模式。 

  美国投行 Stifel 在Facebook财报发布股价大跌后的分析报告,就明确批评了FacebookCEO 扎克伯格最近应对各种丑闻的方式,形容他的管理方式 “令人发怒”。但他们依然认为,先前的伤害已经结束,Facebook“是一门好生意”。 

  另一名来自 RBC 资本的分析师则干脆形容,Facebook的商业模式是他见过的盈利能力最强的商业模式之一。所以,股价下跌只是让它成了科技股中价格最吸引人的一只股票。

  毕竟,再怎么不及预期,Facebook第二季度还是贡献了同比31%的净利润增长,同比42%的营收增长。还是那句话,这些都是真金白银,实打实的money。 

  依靠这实实在在的现金流,这些科技巨头可以完成其他领域的扩张。看看亚马逊最近几年在干什么?成立之初他最被人质疑的就是能否盈利、何时盈利。而2015年刚刚开始稳定的实现正现金流后,它就开始加速在各个领域扩张。最近亚马逊在实体零售行业的并购和抢占市场,依然是“不计成本”,短期就是烧钱,没有任何一家零售企业能够跟上他的力度。 

  为什么可以这样?就因为亚马逊本质上是一家科技公司,科技公司就是靠软件赚钱,赚大钱。看看二季度亚马逊的财报,云服务AWS二季度贡献了16.42亿美元的营业利润,而公司整体营业利润为29.83亿美元,云服务占比超过了一半。在零售业上烧的钱就来自这里。 

  同样道理,尽管靠着iPhone X的销售而股价大涨,但苹果也早已开始试图转向靠软件盈利。而最新的三季度财报中,以 App Store、iTunes等软件服务为主的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了 31%,超出市场预期。也难怪,在最近首次公开的一份十年前的乔布斯采访中,他当时就对 App Store 寄予厚望,并且认定软件依然是科技公司竞争的关键:“以往手机之间的差别在于硬件方面,但未来手机的差异将体现在软件层面。” 

  但同样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股价大涨的苹果,反而比股价暴跌的Facebook更加危险。它需要继续加速向软件服务业务的转型,才能在人们不再痴迷于购买iPhone时,依然跟上其他的竞争对手。 

  前几天,Uber的早期投资人杰森·卡拉卡尼斯给他投资的企业的250位创始人发了一封“危言耸听”的信。在信中,他警告这些初创企业,市场未来两三年即将迎来大崩溃。“财富建立在市场下行的时候,在市场上行的时候积累。”他写到。 

  但是,卡拉卡尼斯的这些警告只针对这些年轻的企业。对于那些科技巨头,他并不认为市场崩溃会带来任何负面影响:

“(市场崩溃后)获取客户、优秀员工以及并购的成本都将会直线下降,这就使得那些实力雄厚、资金充足的公司变得更加势不可挡。想想Netflix、Google、Facebook和亚马逊!” 

  根据美国知名量化投资机构 Research Affiliates 2010年的一份研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公司,在10年的发展后,有2/3会最终泯然众人,连行业平均水平都达不到。这份研究的名字叫做“太大以至于不能成功”(Too big to succeed)。

各板块公司十年后的市场表现变化 来源:Research Affiliates,2010年各板块公司十年后的市场表现变化 来源:Research Affiliates,2010年

  这样的魔咒现在是否也会发生在现在的科技公司身上?答案可能不是那么简单。

  看看这些科技巨头的财报:他们在研发的投入上不断增加,而这些研发不再是像过去的科技公司那样,是为了更快的设计出产品,以最快速度卖给市场从而获利。

  在《华尔街日报》最近一篇文章中,引述多名经济学家称,现在的科技巨头,在科技上的投入很多是为了拥有属于自己的硬件、软件以及平台,从而避免对其他同行的依赖。但与此同时,曾经可以快速在全部行业推广的技术,现在被封闭在各个科技巨头内部,从而导致各家公司之间的生产力差距越来越大。 

  充足的现金让科技巨头们可以快速扩展业务,收入来源也变得越发丰富;而强大的生产力优势,则让他们能够提前布局充满潜力的未来业务,比如自动驾驶、AI等。

  在最新的财报中,Facebook的增速虽然下降,但他买来的Instagram、Whatsapp的增长依然强劲,且刚刚开始为公司贡献盈利。Google母公司 Alphabet 第二季度的支出高达 54.8亿美元,同比翻倍,这巨额资金主要就用于支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发。 

  事实就是,在科技互联网行业,强者愈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不会看到这些科技巨头的衰落,只会看到他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明显。而这究竟是不是个好事,还很难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