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大讨论:深度调查报道的未来在哪里?

2018-07-24 17:53:42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创事记   
电影《聚焦》剧照。该片取材自《波士顿环球报》真实新闻,讲述美国记者揭露神职人员性侵幼童事件。  电影《聚焦》剧照。该片取材自《波士顿环球报》真实新闻,讲述美国记者揭露神职人员性侵幼童事件。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一笑

  最近饭统戴老板的《深度调查行业的兴衰》一文在许多人的朋友圈里刷屏了。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只要有震惊全国的公共事件发生,我们总能听到一片哀叹调查报道缺失的声音,这次疫苗丑闻也不例外。

  学者张志安在撰写《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时,仅仅联系到175名调查记者。毫无疑问,在纸媒衰落、新媒体兴起、新闻审查与管制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深度调查行业已经近乎消亡。

  作家、前南方周末高级记者李海鹏认为,我们失去了新闻业与调查记者们,失去了部分真相,失去了部分真实的世界,但我们并不感到痛惜。因为时代变了:肯定和欣赏一个人一件事很酷,很勇敢、把逆流而上视为一种性感的年代已经是过去式。

  著名自媒体人三表认为,就像中国人根本不爱踢足球一样,中国人也不爱看“调查报道”。中国人就是在世界杯时候,假装一个月的球迷;中国人就是在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爆发时,假装需要调查记者。

  但哪怕真正优质的调查报道无人问津,哪怕朋友圈是一片假装缅怀调查记者,这种“假装”,至少意味着还有人懂得新闻业对社会的重要性,这当然是一件好事。知道什么是真正正确的,是一切改观发生的基础。

  我们可以热泪盈眶,永远怀念纸媒的黄金时代,那却已是过去式。大厦将倾,一木难支,中国深度报道如果还有未来,很大概率会是某种新的事物。

  正如传播学研究者,前南方周末记者方可成所写,没有人手上持有答案,所以我们可以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去做不同的实验:

  比如新的技术,新技术意味着新的可能性。死守着印刷机是无法重现旧日荣光的。

  比如新的传播主体。去年误入传销组织的少年李文星之死,是由大众完全没听说过的教育垂直媒体“芥末堆”报道的;这次引爆疫苗丑闻的文章,不是来自哪家传统媒体,而是来自一家作者叫兽爷的公号;程序员自主收集疫苗信息制作数据新闻,也代表了一种更广泛参与的前景。在这个传播主体非常多元化的时代,实际上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尽管某一家主体连续发声的可能性不大。

  比如新的内容形态。李银河在微博上通过问答的形式普及进步的性别观;papi酱的搞笑视频中也有关于性别平等的元素;网综节目、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也可以有对世事的评论,有价值观的传递。什么是“新闻”,早就需要重新定义了。

  为什么现在关于突发事件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少?为什么真正优质的调查报道得不到关注?中国深度报道的未来在哪里?这一系列的讨论会对深度报道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真的需要深度报道吗?欢迎投稿,说出你的看法。投稿邮箱:yixiao1@staff.sina.com.cn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