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亚马逊遭遇15万人抗议:AI刷脸可以,但卖给政府不OK

2018-06-20 17:05:36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量子位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阿瑞斯

  来源:量子位(ID:QbitAI)

  今年这个618,亚马逊过得并不开心。

  谷歌5.5亿美元战略投资京东的消息,你可能已经听闻,有分析说就是针对亚马逊开的枪。

  但比起用户和股东公开抗议来,谷歌投资京东简直“吓吓谁啦”——一家始终标榜“用户第一”的公司,现在遭遇用户和股东签名抗议,已有超过15万人参与,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切因“要脸”而起。

  刷脸可以,卖给政府不OK

  美国时间6月18日下午,多个民间组织向亚马逊发起了签名抗议,两封公开信,收件人都是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

  一封以民间组织和亚马逊用户为主,另一封签署者都是股东。

  但核心主题只有一个:要求亚马逊停止向美国警方出售人脸识别技术。

  运用人脸识别实现安防,并不新鲜。但在隐私极度敏感的美国,利用人脸识别进行监控,始终争议难休。

  最近,亚马逊在积极向美国执法部门兜售人脸识别技术Rekognition被曝光,于是卷入此次抗议纷争。

  Rekognition是基于AWS的图像识别和分析的平台,提供的功能包括物体和场景检测、面部分析、面部比较和面部识别,而且亚马逊还将其快速部署到了会员照片服务中,在为会员用户提供免费照片存储。至今已有数十亿张照片。

  所以签名抗议者担心的,正是亚马逊如此大数据优化后的模型,一旦警用,就能轻松打造用于监控追踪的AI模型。

  联名信中担忧称,这个模型不仅能让美国警察和政府用来人脸比对,还会很方便知道“你去过哪些地方”、“跟谁在一起”,甚至“一直在做什么”……

  总而言之,抗议者诉求很直接:这个刷脸AI,不能To G商业化。

  自由高于一切

  不知道非美国土著的你,有没有觉得这些抗议者有些无理取闹。

  一方面,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AI敲门”;另一方面,亚马逊爱跟谁做生意,与又有你何干?

  当然,这些抗议者当然有自己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可能损害自由。

  比如人脸识别技术用来监控弱势社区,或者监视一些长期从事宗教、抗议等活动的民间组织团体——一切都在警察眼皮底下,那还怎么组织抗议?

  另外,也有一些反对现有移民政策的组织认为,各地警方可能不仅会在执法中使用,还会跟ICE等机构共享监控信息,从而损害移民的正当权利。

  所以因为种种可能损耗公民自由的因素,亚马逊如此易用且可以快速大规模部署的Rekognition,自然不能To G。

  FBI的85%准确率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美国警方就不能自己搞个AI识别的项目或模型吗?

  答案是:可以,但太烂。

  更早之前,2016年,FBI就开发过一个人脸识别系统,背后还有一个41.1亿张照片的数据库。

  当时FBI通过与18个州交换合作,得到了签证、护照、国防生物识别数据库、驾驶证等证件上的照片——以及3千万张曾经犯罪的入档照片。

  FBI还为这个数据库专门取了个“下代识别”(Next Generation Identification)的名称。

  然而,据英国卫报报道,FBI 的人脸识别算法准确率只有85%,往往会有两种失误情况:一种是错误匹配,冤枉了无辜的平民;另一种则是漏报,即错误放走了出境或入境的罪犯。

  更令人不安的是,FBI 的这套系统识别黑人比识别白人的出错率要高一些,这就触碰到了美国第一天条——“种族歧视”。

  于是争议也就伴随其中,但更复杂的是,一边因为隐私和自由不让上马亚马逊的AI,另一边又diss FBI错误率较高的模型,而FBI等美国官方组织,根本无法完全舍弃掉大大提升生产力的人脸识别布控。

  最后只能一团糟:抗议的抗议,继续的还在继续,撕裂状态ing。

  亚马逊不打算妥协

  另外,截至目前,亚马逊官方也没有要妥协的样子。

  在6月月初,亚马逊曾对此公开回应过,其中表示亚马逊Rekognition主要面向开发者,但在面向执法者过程中,亚马逊是明确禁止被用于“任何违法,侵犯他人权利或可能危害他人的活动”。

  总之不仅会坚持合理合法使用,也会坚持与各种可能的隐私问题作斗争——亚马逊将此总称为AUP政策,只要客户还没有违反AUP,就不会因为其他质疑按下停止键。

  而且目前美国的大背景是,刚刚通过了法案禁止官方采购海康威视、大华等中国安防公司的摄像设备和服务,亚马逊在本土自然也少了很多潜在竞争对手。

  在商言商,正是天时地利的时候。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