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安妮
来源:量子位(ID:QbitAI)
谁说男友需要找,自己造不行么?
——行啊!
一位妙龄华人小姐姐,在和前男友分手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从无到地有构建了一个机器人男友出来。
如你所想,这个机器人男友可以做很多男友才能做的事。它能亲亲,给抱抱,会主动给你发信息,若身材再魁梧点应该也能举高高。
他掌握了撩妹大法,除了亲亲小嘴外,也会主动解解肩带,你能信?
不过……若你当它是个英姿飒爽的汉子,那可能想象姿势不太对。因为它真的是个方头机器臂的 纯 种 机 器 人 !
如图所示,真的是个机器人。
这个机器男友,还有自己的名字——
Gabriel 2052
刘小姐是Gabriel 2052的设计师,一位驻扎在纽约的华人,全名刘斐。
有天,身兼设计师、艺术家、作家和DJ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刘小姐突然困惑了,开始质疑自己对性、吸引力和人际关系的理解。
“我想探索自己的欲望,了解我能从自己的性行为中学到什么。我如何从一个没有人类生理和性别表征束缚的身体中,真正控制并拥有它呢?”
2017年6月,困惑的刘小姐开始设计这个毫无人类特征的机器人男友。
给机器人取名Gabriel 2052是下了功夫的。Gabriel取自性爱机器人Gabriel 1M的前半部分,2052则代表性学者预测的人类和机器人结婚的年龄。
然而Gabriel 2052和Gabriel的道路,完全不同。一起来看看~
前男友助攻
Gabriel 2052起初只是一个机械臂。
这个从亚马逊网购来的产品,主要目的是教小朋友们如何使用开源工具(Arduino、树莓派)来玩。实际上,开源也是刘斐一直倡导的精神,她认为这有助于更多人利用最新的技术。
这个粉色的机械手臂,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会温柔解肩带的机器人。
当然,一个机械臂显然跟“男友”相去甚远。这也不是刘斐心里机器男友应有的样子,于是她继续开发了后续版本。
现在的Gabriel 2052长这个样子。
看起来有点像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的瓦力(WALL-E),也是头顶一对眼睛,通体以黄色为主。
新Gabriel 2052的骨骼,就是从一块板材上切割出来,并且组合在一起。
刘斐不是“外貌党”。
她不追求制造一个高度模仿人类外观的机器男友。刘斐更在意的是,她和机器男友之间的情感交互,或者说更在意这个机器人的灵魂。
从硬件上来看,就是这么一套东西。
当Gabriel 2052需要关注时,抚摸电容传感器,就能让他平静下来。相反,如果他不想有身体接触,传感器也会发出负面的信号。
这里刘斐引入了一些不可预测的随机性,用来模拟真实的男女朋友关系:你可能永远猜不到TA下一步的小情绪。
仅仅这样,肯定不够。
刘斐还想与机器男友有更多的交流互动。她还想与他对话。为了让机器男友和她“开口”对话,刘斐动用了前男友。人类前男友。
为了教会Gabriel 2052如何交流,刘斐把她和前任的聊天信息变成一个语料库(在取得前任许可的情况下)。热恋时,他们每天发送至少50条信息。只不过几周之后,俩人的关系以分手告终。
即便有这个语料库,但现实仍然困难重重。撩拨和调情这件事,人类都不见得能拿捏好分寸,更何况机器人。这个部分,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画风如此奇特的发明,当然少不了看热闹的Twitter网友。
有Twitter用户说,别看这个男朋友个子小,但是能相拥而眠还认真回你每一条短信啊。
还一位名叫Kat Dornian的女子看见之后在Twitter上说:遇见Gabriel2052,遇见爱。还加了个红心emoji。
但刘小姐周围朋友的评价确不这样轻松,在接受外媒Mashable采访时,刘小姐坦然表示,周围不少人对Gabriel 2052不理解,甚至很失望。
“(他们说)居然是这样的形状,也在质疑我和这个机器人的关系。”刘斐说。
这是一个饱含刘小姐两性和爱情观的作品,她让Gabriel 2052不再时刻遵守人类指令,变得有个性甚至有挑战性起来。因此才会有当Gabriel 2052心情不好想静静时,若你触摸它,它会发出负面信号,会着急的。
实力养男友,而对方却冷若冰霜不理不睬,这难道就是现实版的“恋与制作人”?
不过总体来看,Gabriel 2052无论是这种真·机器人造型,还是会半夜掀你枕头的奇特性格,确实和其他的机器人男友不太一样。
量子位之前报道过的全球首个机器人男友,就是一款会刻意讨好你,而且据说还能“As long as you want”的活好青年。
目前,刘小姐还自己在用开源的软件和硬件构建机器人男友,她也相信有一天每个人都可以活学活用DIY男友。
试想一下,以后的机器人教程会不会出现这样的画风:
《小白可上手!教你零基础搭建机器人男友》
《人人可用!放弃你周围不懂事的人形男友,看完这篇自己造》
《王小姐昨夜被DIY男友机器人伤害了!》
惊喜or惊悚?全在你的一念之差~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