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卷款潜逃?代投项目成罗生门,“神奇少女”向深渊滑落

2018-04-12 08:36:26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苗钟毓   
▲王凯歆▲王凯歆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新浪科技 苗钟毓

  王凯歆或许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都市传奇。

  一个连续创业失败的19岁女孩,凭着自己的一点名气与凭空虚构的“渠道”,骗了一圈投资者之后,带着价值一亿的虚拟货币人间蒸发。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经典犯罪片的开头。通常情况下,如果这个女孩不是主角的话,她的故事会以悲剧收尾。

▲希区柯克的恐怖电影《惊魂记》中,珍妮特·利饰演的女秘书玛莉莲就卷走了老板的四万美元▲希区柯克的恐怖电影《惊魂记》中,珍妮特·利饰演的女秘书玛莉莲就卷走了老板的四万美元

  很遗憾,在这场席卷世界的虚拟货币热潮中,王凯歆并不是主角,吴忌寒、赵长鹏、徐明星这些手握数百亿资金的币圈巨擘才是。王凯歆充其量不过是围绕着这些币圈大佬的“赌局”,收些挤不上牌桌的赌徒的散乱筹码,胡乱下注的“小老千”而已。

  在电影里,特别是一部充斥着金钱与欲望的电影里,“王凯歆”这样的配角命运通常不会太好——他们的贪婪与不幸往往会被编剧作为烘托故事背景的“一地血浆”。

▲周润发主演的《赌神》中,那些手握美金充当人肉背景墙的赌徒们▲周润发主演的《赌神》中,那些手握美金充当人肉背景墙的赌徒们

  这个说法或许残酷,但却并非危言耸听。在链虎财经的一篇报道中,被王凯歆骗了数百ETH的投资人们几乎不加掩饰自己的恨意,“王凯歆觉得她跑得了?她死定了,现在很多人都想抓她。”

  这已近乎是人身威胁。

  虚拟货币“艇仔”王凯歆

  在虚拟货币这场赌博游戏里,王凯歆扮演的角色是“代投”。

  “代投模式”兴起于“9·4监管”政策落地之后,是目前ICO领域募资的主要形式。

  经济观察报的一篇文章指出:

  简单来说,代投以能拿到项目方的私募份额为由——项目方会提供给早期投资人一部分私募份额作为回报,私募价格往往低于公开发行价格——向普通投资人募集资金。在2017年下半年,由于公开ICO的平台关停,代投模式日渐壮大,并成为主要渠道。

  “代投”的性质有点像香港赌片中负责收取赌资的“艇仔”,主要的业务就是从想要借代币ICO大赚一笔,却又苦无门道的散户那里收取资金或代币,再将这些资金与代币兑换成即将ICO的代币——好比赌桌上的筹码。

▲《使徒行者》中,林峯饰演的爆Seed就是一个“艇仔”头目,也被称为“大艇”▲《使徒行者》中,林峯饰演的爆Seed就是一个“艇仔”头目,也被称为“大艇”

  而代币上交易所,就是赌局开盘的一刻。

  SAY项目“罗生门”

  一个嚷嚷着“内幕消息”、“买X号必赢”的艇仔一定是个烂艇仔,而一个嚷嚷着“有渠道”、“有私募额度”的代投同样不值得信任。

  正常情况下,“艇仔”与“代投”收益主要来自收的赌资或收取的代币中的“抽水”,但一些不守规矩的“艇仔”和“代投”却敢于卷款跑路。

  王凯歆显然是个不守规矩的“艇仔”。

  王凯歆涉及的ICO代币主要有两种:“OKB”与“SAY”。

  OKB是OKEx推出的一款代币。公开信息显示,OKB本身不做ICO,不公开向投资者募资。而王凯歆却在朋友圈声称拥有OKB的私募额度,“先到先得”,并表示“不要跟我说OKB没有私募,那是因为你没有渠道”。

▲徐明星朋友圈截图▲徐明星朋友圈截图

  随后,这一说法便遭到OKCoin创始人徐明星的打脸。徐明星表示,如果有人能证明存在一个私募额度,他本人将赔10个,并称“这个神奇少女王凯歆是典型的诈骗,请大家立即报警。”

  SAY则是新加坡移动支付应用公司SpherePay推出的一款代币,而王凯歆据称是“SAY项目的总代投”。2018年2月5日,SAY项目正式ICO。3月8日,3月9日,SAY相继上线CoinTiger、KuCoin交易所,开盘价格1分,远低于私募时的7分。没过几天,SAY项目即宣告失败。

▲王凯歆朋友圈炮轰石一圈钱诈骗▲王凯歆朋友圈炮轰石一圈钱诈骗

  随后,SAY项目进行了硬分叉,投资人手中的SAY被兑换成新推出的代币SPH,而SPH上线后价值归零。王凯歆随后炮轰SAY项目背后的操盘者石一,怒斥对方圈钱诈骗。

▲石一▲石一

  石一则回应称,SAY项目的实际控制人为CEO陈恩永,且大部分投资人已成功清退。石一还表示,王凯歆与陈恩永等人勾结,组建维权群,蓄意陷害自己。

  SAY项目遂成“罗生门”。

  此后,王凯歆人间蒸发。链虎财经消息称,王凯歆已经将SAY退回的ETH私自挪用,剩下的根本不足以还给散户。

  “神奇少女”的坠落曲线

  王凯歆是做过主角的。

  15岁创业,16岁拿到数百万天使投资,17岁A轮融资估值过亿,王凯歆曾经是媒体口中的“神奇少女”。“95后”、“辍学”与“女性创业者”,也曾经是她身上的闪亮标签。

  在几年前的创业热潮中,这个年轻的姑娘被投资人与媒体推向前台,作为90后创业者的榜样,高声叫嚣着“要帮投资人赚够95后的钱”。“95后”俨然被投资机构当成了一个值得押注的赛道。

▲《GQ》为王凯歆拍摄的时尚大片▲《GQ》为王凯歆拍摄的时尚大片

  然而,好景不长,16年5月,GQ的一篇报道轻易地刺破了这颗冉冉升起的“热气球”,“神奇少女”的命运开始向着相反的方向滑落。

  在GQ的报道中,王凯歆乖张跋扈、欺骗成性。神奇百货的模式被无情戳破,王凯歆在融资与经营中的造假行为更是触目惊心。

  在GQ看来,王凯歆是这个“鸡血和虚妄的年代”的最佳注脚,他们早早地预言了“她摔下来的结局”。但他们或许没有预料到,这个滑落的过程会如此的戏剧化。

  王凯歆努力地想要抓住这个下滑过程中自己遇到的每一根稻草——微商、虚拟货币,但最终,这些被同一阵风吹上天空的伙伴并没能够拯救她。

  更加悲剧的地方在于,王凯歆原始的落点可能只是平地,不管是媒体还是投资人,大多数人只想把这个年轻的女孩扔回原地,“泯然众人”本应是她的标准结局。但她的挣扎与不甘完全改变了她的滑落轨迹。

  现在,王凯歆正在向深渊滑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