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人人都恨”的卡兰尼克:是无耻混蛋,还是颠覆者?

2018-03-24 08:25:41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苗钟毓   
▲卡兰尼克▲卡兰尼克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新浪科技 苗钟毓

  人人都恨卡兰尼克!

  竞争对手恨他,城市政府恨他;出租车司机恨他,Uber的司机恨他;员工恨他,投资人恨他,最后,连董事会也恨他。

  或许只有媒体“爱”他,而这份“爱”却让卡兰尼克不堪其扰。

  即便在卡兰尼克离开Uber 9个月之后,媒体仍然愿意将Uber无人车遭遇的惨烈事故——当地时间3月19日,Uber无人车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郊区遭遇一起严重的意外事故,导致一名正在过马路的女性死亡——归咎于卡兰尼克时代“急功近利”的企业文化。

车祸现场照片车祸现场照片

  在许多人看来,卡兰尼克是Uber的病灶,他和他所倡导的企业文化是Uber去年以来一切不顺利的根源。

  价值观跑偏的Uber与“急功近利”的卡兰尼克

  这些指责并非空穴来风,在卡兰尼克的领导下,Uber频频爆出丑闻。

  去年2月,Uber前工程师苏珊·福勒发表博文,控诉自己在Uber遭遇性骚扰的经历。福勒称,Uber拒绝处理涉嫌性骚扰的主管,只因对方“表现出色”。除了性骚扰,福勒还发现,针对女性与少数族裔的歧视在Uber内部几乎无处不在。

  Uber拒绝为女性员工提供定制的公司夹克,只因女性员工人数过少,无法从夹克的供应商那里拿到与男性员工相同折扣。更荒谬的是,负责相关事务的主管甚至声称,不给女员工发放夹克恰恰是“男女平等”的体现,“如果女性员工想要得到夹克,她们需要找到和男式夹克价格相同的夹克”。

  面对福勒反映的团队内部女性员工人数过少的问题,Uber的一名HR当面告诉她,有时候某些性别和种族背景特殊的人比其他人更适合从事某些工作,所以她不应该为团队中的性别比例感到惊讶。

  更荒唐的是,Uber的管理层不但没有尝试解决福勒提出的问题,反而试图解决“福勒”。他们质问她是否注意到“I(我)”才是所有报告的共同主题,福勒的经理则威胁要解雇她。而当福勒向HR与CTO汇报此事时,他们都承认这件事情(解雇)是非法的,但拒绝处理威胁福勒的经理,因为这名经理同样“表现出色”。

苏珊·福勒苏珊·福勒

  福勒的博文在硅谷引起了轩然大波。最终,Uber开除了20余名涉事员工,并聘请美国前司法部部长Eric Holder调查此事。

  Uber的坏运气并未到此为止,去年3月,彭博社披露了一段卡兰尼克与Uber司机对峙的视频。视频中,Uber司机向卡兰尼克抱怨Uber频繁的调价行为导致了他的破产,而卡兰尼克则表现得非常不耐烦,指责司机将生活中的问题归咎于他人。

  这段视频引发了普遍的抗议,肇始于2月份的#DeleteUber运动也因此达到了新的高潮。卡兰尼克不得不为此事向全体员工道歉,承认自己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DeleteUber运动是特朗普“禁穆令”所引起的一系列抗议活动的一环,卡兰尼克特朗普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的身份让Uber成为了吸引怒火的靶子#DeleteUber运动是特朗普“禁穆令”所引起的一系列抗议活动的一环,卡兰尼克特朗普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的身份让Uber成为了吸引怒火的靶子

  硅谷的创业者和科技媒体谴责Uber将业绩置于基本原则之上,并且认为卡兰尼克争强好胜、行事粗暴的管理风格是造成这一系列丑闻的的根本原因。

  错的不是Uber,是卡兰尼克!

  如果说性骚扰事件和与Uber司机对峙的丑闻使得卡兰尼克公众形象破产,那么Uber在无人驾驶领域和Waymo的诉讼则摧毁了他在董事会中的人望。

谷歌Waymo无人车谷歌Waymo无人车

  2017年2月,Waymo指控Uber负责无人车项目的主管莱万多夫斯基,在其为谷歌工作期间,窃取了大量有关无人车研发技术的机密数据。Waymo认为卡兰尼克对此知情,并且试图通过收购莱万多夫斯基创办的Otto公司,来将这部分技术洗白,并把它用于Uber无人车的开发工作。

Uber无人车Uber无人车

  这起诉讼让Uber董事会如临大敌。2017年6月,Uber投资人股东Benchmark带领的五家投资人突袭卡兰尼克,他们递交了一份“让Uber向前走”的信,迫使卡兰尼克辞去Uber CEO的职务。

Uber无人车项目前负责人 莱万多夫斯基Uber无人车项目前负责人 莱万多夫斯基

  然而,即便卡兰尼克已经辞职,Uber的投资人与Waymo仍然不打算就此放过他。

  Benchmark起诉卡兰尼克,指控卡兰尼克隐瞒了Waymo起诉Uber所指的窃取商业秘密等重要负面事实,并要求撤销自己在2016年6月与卡兰尼克签署的投票权协议,以此打击卡兰尼克作为董事对公司的影响力。而Waymo的律师则将卡兰尼克推上证人席进行讯问,试图证明Uber在卡兰尼克时代“不择手段”的行事风格,以此佐证Uber是在主动窃取Waymo的商业机密。

卡兰尼克作证完毕离开法庭卡兰尼克作证完毕离开法庭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Waymo已经在庭审中取得了相当的优势,但双方却在2018年2月达成和解,Waymo同意撤诉并取得0.34%的Uber股份,Uber则承诺不在其自动驾驶技术中使用Waymo的机密信息。

  据纽约时报报道,双方和解的契机是Uber新任CEO Khosrowshahi的幕后斡旋,他使谷歌相信Uber已经翻到了新的篇章,而不再是卡兰尼克时代的无耻嘴脸。

Uber新任CEO KhosrowshahiUber新任CEO Khosrowshahi

  媒体、投资人、竞争对手和Uber高管,所有人都将错误归咎于卡兰尼克。

  “错的不是Uber,是卡兰尼克!”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卡兰尼克是“混蛋”吗?

  事实上,只要是为了Uber,卡兰尼克从不介意做“恶棍”。

  为卡兰尼克撰写传记的记者亚当·拉辛斯基这样评价他:

  卡兰尼克很清楚这一点,即“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想要成功,必须是混蛋”。他反对这种看法,但所谓“反对”,也不过是不痴迷于此而已。

亚当·拉辛斯基是知名科技记者,图为拉辛斯基与马化腾亚当·拉辛斯基是知名科技记者,图为拉辛斯基与马化腾

  卡兰尼克是Uber服务的忠实拥趸,这使他免不了与Uber的司机面对面。面对司机的质疑,卡兰尼克总是积极地为Uber的政策辩护。拉辛斯基曾经与卡兰尼克同乘一辆Uber,见证了他与Uber司机的一次“友好互动”——尽管双方对于收入问题争执不下,但卡兰尼克还是记录下了司机的意见,并且承诺做出改变。

  面对无人驾驶技术,卡兰尼克早早地意识到Uber的竞争对手不止滴滴、Lyft,还有谷歌和特斯拉。他笃信无人驾驶技术对出行模式的变革——“到时候你有辆车可能就像某些人有匹马一样,你懂的,可以在周末开出去玩玩”,而毫不顾忌无人驾驶技术对Uber司机造成的威胁。

卡兰尼克曾与马斯克探讨在无人驾驶领域合作的可能性,马斯克忽悠了他卡兰尼克曾与马斯克探讨在无人驾驶领域合作的可能性,马斯克忽悠了他

  尽管从未承认,但卡兰尼克确实深受乔布斯的影响。他曾经花费两年时间来推敲Uber的新Logo,但这个颇具乔布斯做派的行为却被媒体讥讽为“不走心的研究”,指责他对更加紧迫的问题视而不见。

  硅谷似乎已经不再待见乔布斯式“打破陈规”的人物。卡兰尼克依然是“混蛋”,但硅谷却不再是那个对“混蛋”宽容的硅谷了。

马克·扎克伯格与“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马克·扎克伯格与“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

  长久以来,“打破陈规”都被视为硅谷精神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现在,“打破常规”却日渐成为亟待清除的“有毒文化”。“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快速行动,打破陈规)”本是马克·扎克伯格在Facebook早期确立的信条,而今,The Verge却认为Uber的员工在这一信条指引下走得太远。甚至Facebook也在2014年将这一口号更改为“Move Fast With Stable Infra(在稳定的前提下,快速行动)”。

乔布斯的“海盗旗”乔布斯的“海盗旗”

  海盗旗被彩虹旗取代,稳定与政治正确取代“打破陈规”成为了硅谷的新口号。

  漠视司机的感受、对媒体的批评不屑一顾、纵容高管的不当行为,我们很难为卡兰尼克辩解,他的确是个“混蛋”。但同样无可否认的是,卡兰尼克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伟大的颠覆者之一。很少有企业像Uber一样颠覆了整个行业,更少有企业像Uber一般触犯过那么多法例,从未有人处理过像Uber一样复杂的劳资关系。卡兰尼克和他的Uber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创业神话。

  他是无耻混蛋,也是颠覆者,他是卡兰尼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