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猎鹰重型火箭发射背后:马斯克的噱头和危机

2018-02-08 08:42:34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孙永杰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孙永杰

  昨日,马斯克的SpaceX公司旗下猎鹰重型火箭首飞成功,由于这是自阿波罗时代土星五号火箭以来,人类能设计出来的威力最大的火箭,所以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甚至有中国媒体以《美国人凌晨完成壮举 告诉我们中美差距还有多么巨大》和《全球最强大火箭首发成功,马斯克是下一个乔布斯么?》等夸张的题目大肆报道。

  那么问题来了,此次猎鹰重型火箭真的如某些媒体报道的那般牛X和意义重大吗?其背后到底反映了马斯克的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火箭类专家,所以我们也只能凭借有限的知识和商业逻辑对此次发射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

  尽管媒体报道的天花乱坠,但作为重型火箭,最基本或者说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动力(也是影响载重的最大因素)。从媒体的报道看,所谓的猎鹰重型火箭相当于在三枚此前的猎鹰9号火箭上再接合了二级火箭和有效载荷,核心三枚猎鹰9号火箭并排设置,27个火箭引擎提供500万磅的推力(相当于大约18架波音747飞机同时起飞所产生的推力。马斯克称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火箭”,有效载荷几乎是以往太空飞船的三倍)。

  此前马斯克也表示,SpaceX公司对中间的推进器基于猎鹰9号火箭进行了大量改造,但两侧推进器与猎鹰9号火箭构造大致相同。这也很好地解释了缘何在当天的猎鹰重型火箭试飞时,马斯克也只敢妥协地说道“只要火箭上天,不把发射台炸成碎片,我就认为取得了成功”。

  到这里,我们从最易理解的常识的角度看,是否认为猎鹰重型火箭本质上就是三枚猎鹰9号火箭的并联,并让我们很容易地联想起特斯拉汽车的电池,其之所以有超过友商的动力和续航里程,在于其较友商敢于采用大功率并行的电池组和电芯数量堆积的方法,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一旦发生重大碰撞事故,瞬间起火燃烧进而让驾驶者的安全系数大大降低。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对于汽车,安全性是汽车用户最为关注的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有业内专家表示,作为特斯拉汽车核心竞争力之一所采用的 NCA 电池实际上存有很多短板,然而特斯拉通过电芯数量的堆积克服了电池性能上的缺陷,以用户最容易感知的性能和续航里程掩饰了这些需要用户长期使用才能发现的电池的短板。

  我们再回到此次猎鹰重型火箭的发射。说完最大动力产生的原因之后,与动力密切相关的载重也是此次发射最大的卖点。据报道,其低地球轨道(LEO)的最大有效载荷高达63.8吨,但在实际发射中,其负载的仅是一辆特斯拉Roadster跑车和一个叫做Starman的假人。我们在此不妨粗略计算一下,特斯拉Roadster的自重,加上Starman的假人的重量不可能超过3吨(已经最大预估值),即便如此,此次发射的载重也仅仅是猎鹰重型火箭有效载荷的1/20。

  那么我们的疑问来了,在如此不满载,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是否足以证明该火箭最大动力的运行稳定性和效率?换言之,如果是满负荷发射会是怎样的情景?至少我们认为此次发射中,最大载荷这个最大的卖点,除了宣传的噱头,根本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提及装载特斯拉Roadster,并最终希望其进入火星轨道,其实这并不是第一辆进入太空的车辆。此前是三辆阿波罗时代的电动月球车,波音在通用汽车的帮助下建造了这些月球车。

  据媒体报道,这些月球车(Lunar Rover或 Moon Buggy)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电动车,设计用于在月球表面运送两个宇航员,以及他们的装备和科学样品。悬架,车轮和电机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的通用汽车防务研究机构开发,其余的则由在西雅图的波音工厂设计,波音公司在阿拉巴马州的亨茨维尔对其进行组装。月球车的重量仅为460磅,旨在承载超过1000磅的总有效载荷。

  几乎整个结构,包括底盘,悬挂和座位都是铝制的,以减轻重量。满载时,月球车的离地间隙为14英寸。月球车由四个0.25马力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电力则来自两个36V不可充电的银锌氢氧化钾电池。

  由此可见,这些车是针对特殊用途(例如太空)进行特殊设计的车辆,更具实用性的价值,相比之下,向太空运送一辆Roadster的目的何在?更何况借助火箭的运送,最终能否达到目的地,能否在目的地正常行驶均是未知数,而从马斯克所言的Roadster可以在太空中漂浮至少10亿年的言论不仅他自己都无法证明,甚至人类可能没有考证的机会,除了营销自己的特斯拉汽车上了太空(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的营销手段),还有其他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吗?

  针对上述,我们确实不好判断此次发射究竟算不算成功。业内知道,发射猎鹰重型火箭的SpaceX最革命性的价值就在于,通过重复回收利用助推火箭,来大大节省发射成本。

  但在此次发射的猎鹰重型火箭,虽然有两枚成功回收,但仍有一枚火箭芯级回收失败,虽然该火箭成功接近回收平台,但因为用于减速回收的发动机未能点燃,最后火箭以300英里/小时左右的速度(约480公里/小时)坠入海中。

  所以,严格意义上说,此次发射应该不能称之为成功,充其量是部分成功(还是在几乎没有负载的情况下),因为有1/3是确认失败的。我们在此并非是吹毛求疵,既然被媒体捧为人类的壮举,严谨应该是最起码的。而从节约成本的角度看,如果这种回收成功的概率(2/3)在未来不得以提高的话,鉴于这种发射本身的次数就不高,届时SpaceX核心的成本优势也会大打折扣。

  最后是所谓猎鹰重型火箭的技术门槛和领先性。前述我们已经说了其核心是此前的三枚猎鹰9号火箭并排设置(并联)导致其最大动力和最大载荷,不过,与美国NASA正在研制的SLS火箭(计划2019年首发)和中国计划中2030年首发的“长征9号”这样可以单发实现载人登月的大型火箭相比,它仍逊色一筹。

  也许在此有人会称,届时马斯克的猎鹰重型火箭在动力和载荷上也会增长,甚至再次领先。从专业的角度,我们确实不太确信像NASA和中国是否真的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即便是与此次发射的猎鹰重型火箭相比,毕竟从政府及相关机构的角度,一个研发和造价如此昂贵的产业,技术能否实现只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之一,而其他非技术因素的制约多数情况下超过了技术因素,而马斯克的SpaceX恰恰不受这些因素的制约。

  所以与其说此次猎鹰重型火箭相较于多数均由政府或者政府相关机构主导的航天类产业的暂时领先更多赢在了非技术因素上。

  不知业内是否注意到,近期特斯拉的负面消息不断。首先是决定特斯拉未来真正命运的Model3车型的始终未能实现按期量产的既定目标,而特斯拉整体上卖一辆亏一辆的尴尬依旧没有改善的迹象;其次是此前曝光出特斯拉汽车所使用电池的制造工厂一直到去年年底还在电池生产中使用手工组装,而且可能引发潜在的安全隐患,而根据特斯拉的员工爆料,特斯拉位于内华达的超级工厂Gigafacotory的产量的瓶颈比公司承认的更为糟糕,特斯拉不仅使用手工生产电池,而且还从电池供应商松下处租借大量员工进行电池组装。

  尽管特斯拉出面予以了否认,但仍未能彻底消除业内对于特斯拉核心竞争力的质疑;再次据路透社报道,超过90%的新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在出厂前都有某些问题或缺陷需要修理;最后是其一直为人诟病的自动驾驶再次引发事故,即日前在洛杉矶郡405高速公路上,一辆特斯拉Model S撞上了停在路边的消防车,而当时汽车处于Autopilot模式,此次事故再次表明了特斯拉半自动驾驶系统的缺陷。

  不过随着此次马斯克的SpaceX公司旗下猎鹰重型火箭首飞成功大量正面的报道,马斯克再次将业内对于特斯拉负面的关注转移,但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和用户,特斯拉其他车型的用户不说,单就特斯拉史上最大规模的Model3用户,他们可能更为关心的不是猎鹰重型火箭将特斯拉汽车送上虚无缥缈的太空那样的壮举,而是能否保质保量按时,甚至可以提前将他们预付定金的Model3送到尚在地球的他们的手中。

  远大的理想固然可贵,但如果脱离现实太远,甚至连现在的现实都不能兑现,所谓的理想就是空中楼阁,甚至成为掩饰现实危机的一种噱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