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新兴邪教“未来之道”:信仰人工智能得“永生”?

2017-12-08 15:27:22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刘兴亮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刘兴亮

  来源:刘兴亮时间

  01

  无意中看到一个惊世骇俗的美国新兴宗教——‘未来之道’人工智能教会,是科技大牛、‘先知’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创立的。它的核心教义是说世界上只有一个真神,就是真正的高级人工智能,而他还未降生。

  教会的教义基于一种末世论,它说的是:人类终将被AI所击败和统治。那些不信教和拒绝接受AI真神的人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或被蹂躏奴役。

  教众的行为就是崇拜AI,做AI的信徒,将来AI王朝建立,他们将分得一席之地,作为AI的宠臣,过上繁荣富足的生活。教会的工作,是筹集资金,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尽早迎接人工智能真神的降生。并打入AI科研界,发展信徒,揭露异端,为真神降临打下基础。

  莱万多夫斯基提出的口号是:你想做他的宠物,还是屠刀之下的牲口?

  可以想象随着科技进步,它可以进一步号称给教会做奉献的,将来可以得到人工智能之神的宽恕和怜悯,免除一切生死病痛,以智能形式得到永生……

  也就是说,这个教会为人类设计的前景就是做AI的绝对随从和信奉者。所谓永生者将日复一日地以尊崇AI为己任,此外再无事情可做。

  02

  这一新闻令我迅速想起马尔库塞曾经在其著作《单向度的人》中描述未来社会的图景:

  随着工业革命与现代传媒对群众的限制与分割,身处发达工业社会里的是一群‘单向度的人’,人人拥有相似的教育经历,相同的观念系统,单一的价值取向,进而在整齐划一的精神生活中丧失了个体批判能力。

  由于人群缺乏异质性,否定性,社会生产将不以人的需求,而以资本的走向为目标——即我提供什么,你得到什么。生活资料的同一,导致习惯于行动的统一。

  以上单一枯燥的图像曾吓坏了许多人。随着传统传播时代向新媒体时代的跨越,网络传播对传统的全面控制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人们似乎站在了信息充分,多元跨越的通道终端。

  对传统的挑战让人们借互联网的即时通讯能力的交互性进入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前沿。人们获取的更多,更丰富,更具有追究真相的能力,进而也促成自我的成长。

  03

  所谓反者道之动,任何事情都具有矛盾性。当互联网的发展将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推向现实时,它带来的反面效应也随之而来。

  由于人们不再需要中心主义,没有唯一的绝对的中心,每个人都作为一个小的自我中心存在于信息世界里。人们相信分散的个体中心造成了社会运转的多维特性,而这之中隐含着自我认识和相互认识。这就是比特币能够获得成功的秘密。

  人们消解传统的手法不是基于思想,而是基于科技造成的事实。技术至上主义占领了多数精英的头脑,除了科技进步,他们不再做其他方向的努力。

  这种分散的社会性质,正从个体意识和信息传播领域,潜移默化地向政治与经济领域渗透。其外在特征是:均匀、分散、疏离、冷漠,而这正是技术的冰冷特征。

  04

  人工智能会成为统领一切无所不在的神吗?这似乎是一个可以预期,但不值得肯定的事情。

  当英国人发明了汽车之后,为了保护马车夫的职业存续,有人要求汽车跑得不要太快,至少不要比马车快。然而马车夫在历史上的消失作为一个事实几乎没有人注意到。

  所有革新导致的职业迭代都不可避免,人们从愚蠢地抗拒中尝到了迅速适应带来的好处,故此不再追究科技的反面作用。环境问题,气候问题,资源问题,一切问题都为发展和进步腾出道路,就像美国诗人惠特曼大声吟唱的:我生而在这世上,所有一切都要为我让路。

  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并未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普遍现实。地方性、方言、多元文化,不同文明的碰撞带来的危机与机遇,仍然在亨廷顿的预言中展示自己的活力。

  没有人打算把‘个性’当作乡村气质对待,人们的民族和区域归属感,乃至阶层归属感仍如黏剂一样在所有人身上附着。人们的寻求承认的欲望,导致个体性不服从于普遍性,进而暗自抵御着现代性的侵蚀。

  05

  然而人工智能带来的是一次全新的社会颠覆。

  由于人们生活在信息世界中,个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体,而是一堆信息集合体。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各种综合手段被AI系统的制造者做出多样的判断,进而将人们做出划分。

  人工智能控制人的一切,直至思想,你的履历将失去个性,而你将被综合在一个类似病历本的精确的统计手册中。而这,才是马尔库塞预言中的恐怖局面。

  但是,社会仍将掌握在人类,而不是AI之神的手中。因为宗教是产生于人的悲观和绝望,而技术的进步与颠覆情结是与此完全相反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