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百略网
最近,国产手机厂商的成绩确实亮点不少,华为赶超、小米逆袭。但曾经作为国产手机三剑客之一的魅族却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各大手机研究机构统计的出货量排行更是许久未见魅族的身影。
其实,从去年每月的一场演唱会到今年只推出三款新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魅族在营销产品策略中是做出改变了的,当人们期待着魅族抛弃了机海战术重新走上了小而美的路线时,Pro 7的发布又重新将魅族打入了谷底,许多人不禁要问,魅族到底是怎么了?
魅族怎么就掉了队?
都说2015年是魅族最熠熠生辉的一年,但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魅族科技营收168亿元,净亏损为10亿元,公司负债总额近89亿元,净资产总额-16亿元。
一般在亏损的状况下,手机厂商对发售新机会更加谨慎,但魅族却狂发新机。整个2016年可谓每月必有新机,一年的时间里共发布了14款手机。就这样一个“小而美”的品牌走到了“多而亏”的地步。
物极必反的魅族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接受阿里资本、开启机海战术、玩转网络营销等等,小米的招数在魅族统统使用了一遍。尽管后期发力的魅族在2015年突破了2000万的销售记录,但是负债10亿的醒目数字也给魅族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给魅族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有人说魅族衰落的背后是在于营销做的不及小米,有人说渠道方面不如OV做的大方,也有人说魅族的服务根本跟不上节奏,生态布局出现很大的问题,这些方面说的并无道理,但一个科技公司的核心毕竟是产品,从产品层面来看,可以说魅族早在2011年到2013年之间就掉了队。
一方面,小米米1到米2、米2s的势如破竹,让当时的魅族甚至来不及反应。而另一方面,如果说魅族MX1、2与小米的同期产品不相上下,那么大约在2013年,魅族的产品体验应该说被小米全面赶超。
这就直接导致了2012年,当在OPPO公布900万出货量、小米公布719万出货量的时候,魅族低调地闭口不提。别忘了2011到2013年的期间,是智能手机由蓝海转为红海的一年,遗憾的是,魅族在这段红利期表现得并没有多好。
另外,产品本身的另一大问题,那就是卡,这是魅族自诞生以来最大的诟病,甚至到了今天,魅族对于产品流畅度的优化虽然大有改进,但缺陷依旧也不少,或者说品控方面着实存在问题。魅族在恶补营销短板的同时,却不知不觉放松了对品控和售后的要求,以至于现在随手一搜,不论是知乎还是微博微信,吐槽魅族手机体验的文字、图片不在少数。
根据IDC公布的数据,2017 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 0.8%。其中,华为表现强劲,出货量同比增长约 25.5%;OPPO 紧跟其后,出货量同比增长约 19.5%;vivo 出货量实现同比小幅增长(详见下图)。至于,魅族似乎很久没能出现在这份名单当中了。
产品背后的产品策略问题
纵观魅族近几年产品策略的转变,似乎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2012年左右,魅族打的是“一年出一机,一机卖一年”的策略,这和苹果的玩法相似,但显然,魅族和苹果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也没有苹果能领先行业一年这样的能力。
况且当时一加、大神这些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魅族一再坚持的“一年出一机,一机卖一年”的策略难再立足。毕竟,当时安卓硬件更新太快,大多数都是半年一更新。
另外一次大的转变,就是被大家吐槽不断的2016年“机海战术”。在2016年一年的时间里,魅族一共推出了14款手机。其实这很像是三星曾经的打法,但又不得不说,还和三星的战术不太一样,因为很明显,魅族是在“乱来”。
魅族Pro6 Plus姗姗来迟,伤了那些买了Pro6和6s的老用户的心。
魅蓝和Note草草的更新了5。红米Note3在Note2发布仅三个月后就来了是小米的自我补救——换成金属机身、上指纹锁,推出搭载骁龙650这种强劲SoC的全网通,而魅蓝5也好、Note5也好,似乎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改变。
魅族的“机海战术”虽然给其带来了2200万台的出货量,但是出货量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低价的魅蓝系列,魅族只能依靠联发科在低端市场拼杀,但也由于产品同质化,多款机型出现左右互搏的情况,导致用户流失。
同时,在智能手机纷纷进攻高端市场的转型期,魅族缺乏旗舰机的短板也愈发显现。从此越来越多的网友吐槽魅族“越来越像乡镇企业”。
最近的一次产品策略的转变是在今年5月份魅族宣布了组织框架重组,将魅族分为三大事业部:魅族事业部、魅蓝事业部、Flyme事业部。此外,魅蓝品牌也独立了出来。
拆分开来的魅族与魅蓝本来一个走高端一个走低端的愿望很好,但纵观如今的产品线,无论在硬件配置、还是售价方面都难以区分,尤其是魅族居然让P25这种甚至连中端都谈不上的芯片出现在自家筹备多时的旗舰机型上,这当然也让许多煤油们大失所望。
因为,正是这样的战略,很容易让自家的产品形成左右博弈的局面。如果价格接近,一方面没有太大忠诚度的消费者可能会因为选择困难而放弃购买,而魅族的粉丝又会因为接连推出的新品产生后悔心理,这些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另一方面价格相当的手机本身就会形成竞争关系,新品克制旧品,这就像是魅族在自己打自己的脸。
魅族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如今交给大家的答卷就是这样的一台Pro 7,如果这次Pro 7失败了,也就意味着魅族的高端品牌从此跌入谷底,这对魅族来说也是致命一击,但是,如今的Pro 7好像已经透支了煤油们的心,魅族的未来的路也注定不会好走。
成也黄章,败也黄章
了解魅族科技的人都知道,魅族公司内部其实是有庞大的家族体系的,黄章和其亲戚占据着董事会的主动权,魅族的本质还是一家典型的南方家族式的企业,以黄章为代表的黄氏企业一直掌握着其命脉。我们很难说出一个家族企业发展的好与坏,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看公司的选择问题。
不过,由于黄章的学历不高,也确确实实影响了他的思想。当年在创业初期,给一个高管5%的股份都拒绝,这个行为,往深层次里说,是对人才的不重视,引申一点,以为顶级的高技术人才是个随处可捡的大白菜。可见黄章并不是一个惜才的君主。
至于后来与雷军的恩怨情仇更是闹翻了天。其实当初雷军是想投资魅族的,但是魅族是黄章一个人完全控股的,他把雷军当朋友但是不让雷军入股。如果当年雷军与黄章真的达成了合作,想必,如今的魅族绝不是这样一番狼藉。
黄章的控制思维甚至延续到产品的生产环节。无论国内外,极少有手机厂商会像魅族一样,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集于一身。而这显然不符合商业逻辑,魅族的制造成本比其他手机代工费用高出 20%。
到了今年的2月份,黄章微博宣布“重新出山打造我的梦想机”。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黄章第一次宣布“复出”,每当对现有业绩不够满意或者提出更多的诉求之际,黄章就会亲自出来主抓某一业务,但是没过多久,黄章又宣布将与总裁白永祥“一起”管理各项业务,那么魅族内部到底向谁汇报?
“一起“管理的结果倘若未能尽如预想,罪名是否也“一起”来背负呢?这种不常见的管理层架构设置,估计也只有黄章能做出来吧!
大家都在说黄章怀揣着梦想打造“梦想机”的时候,要明白魅族公司至今仍然是一家带有浓厚个人色彩的私人企业。长时间,黄章 100% 控股公司,公司也一直拒绝外来投资。直到2014年2月8日,黄章表示,公司将引入投资,采取员工股票和期权激励制度,吸引更多人才,用更多分享创造更大共赢之门。
低调、隐忍、偏执、疯狂……正是多重性格集于一身的冲突和碰撞,让黄章统领下的魅族曾经另类而个性。然而,在中国这个变通和营销致胜的竞争环境下,“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真理似乎并不能带领一个企业走向巅峰,至少一个专横武断的操纵者黄章并没有做到。
一个企业,最终决定成败的,负责任的,永远是它的最高领袖。魅族落的现在的下场,我们也只好把锅都推给黄老板来背了。
如今的魅族想要摆脱困境,重要的还是要拿出来过硬的产品说话,毕竟现有的产品已经正在一点点蚕食着煤油们的信心与希望。在国内手机市场上,终究不是单靠情怀就可以站稳脚跟的,毕竟,有很多爱是不可以重来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