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岩 风起云涌,液晶市场难平静
在过去的2003年,液晶显示器领域的起伏跌宕也许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料,其中15英寸液晶显示器的价格动荡尤其让准备购买LCD的朋友们唏嘘不已。毕竟17英寸液晶显示器在一段时间里难成主流,3000元以上的售价会极大动摇很多消费者的信心,而当时15英寸产品集中在1500~3000元的售价也刚好填补这块市场空白,为我们能享受到液晶的魅力提供了一
个实惠的选择。
时间进入2003年下半年,早先已稳定在2000元左右的15英寸液晶显示器却风云突变,价格陡然间大幅度上涨。五代线的稳定量产使得面板厂商纷纷转向17英寸乃至更大的经济切割尺寸。消费型笔记本电脑市场的狂飙突进,也使得原有面板生产线14~15英寸的产能捉襟见肘。从玻璃基板到驱动IC,从彩色滤光片到ITO等等,几乎所有原材料的紧缺使这一切更是雪上加霜。
在上游面板产能持续紧缩而终端消费市场仍然对15英寸“情有独钟”的情况下,市场调查机构预计2004年15英寸液晶显示器的供需缺口将高达40%。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15英寸LCD显示器的价格上扬已成必然态势。于是到2003年年底,主流15英寸液晶显示器已卖到近3000元的售价。
以上种种都是液晶显示器上下游市场的波动,谋求最大利益永远是商场上最终目标。而除去在价格方面有所考虑外,各显示器厂商更关注的是如何在技术上取得领先。对于液晶显示器这种核心组件供应高度集中的产业而言,技术上的优势才是保证企业在商战中所向披靡的利器。也正因如此,各大厂商都无一例外的在技术上广作文章,以求能在新一轮的角逐中压制住对手。
而说到液晶显示器的技术指标,响应时间也许会被很多人排在第一位,以至于人们提及LCD显示器,首先关心的就是它响应时间究竟有多快。随着2002年16毫秒LCD显示器的大举进攻,响应时间也不再是伴随LCD左右的噩梦。实际上,25毫秒的响应时间就已经可满足我们大部分日常应用的要求,而新的技术则带给了我们更高速度的享受。
在沉寂了一年以后,采用12毫秒液晶面板的LCD也已经初露锋芒,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野。
初显端倪,12毫秒液晶现身
每年的11月份,似乎都注定被蓄势待发的厂商门看作是发布新品的黄金时期。新产品推广成功则不仅能够赶上年底的采购高潮,甚至在来年都能取得先声夺人的优势,赢得一个不错的开局。就在去年的11月24日,两大重量级显示器厂商三星与明基分别发布了各自响应时间为12毫秒的液晶显示器产品——SyncMaster 172X与FP756-12ms,由此将LCD的速度性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实际上,三星在中国市场先后发布了两款172X。第一次是2003年8月14日,172X在“Power of Dream——超越梦想”发布会上初次与国人见面.当时它并未使用12毫秒面板,响应时间依旧为16毫秒。三星也并未将响应时间作为宣传重点,而是着力向人们介绍产品的外观以及人性化的设计。直到11月份,真正采用了12毫秒面板的172X才与我们见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172X的技术指标:
 SAMSUNG 172X的主要技术指标
如果您时常留意三星的液晶显示器产品,您会发现这款172X在外观上完全是15英寸152X的放大,而且在三星显示器的官方网站上,二者的产品介绍也是如出一辙。
卓尔不群,172X工业设计典范
三星产品的外观设计总会体现出一种卓尔不群的气质。从这款172X身上,其出众的设计理念也再一次得到升华。
●玲珑的边框,小巧的体形
 172X选择了冷静的银灰作为其基色调
172X选择了冷静的银灰作为其基色调,同时它也并未采用现在较流行的弧线化设计,而依旧以“我行我素”的分明棱角示人,冷酷之感跃然而上。同时,仅1厘米的窄边框设计也足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且四条边框无任何阻断的连接到一起,加之为做到最大化简约设计而取消了任何修饰,使显示器整体流露出一种浑然一体的大气。

 整体造型趋向于采用更加纤薄的体积
由于采用了外置电源设计,所以172X超薄的体积就呈现出了几尽完美的侧视效果,1.6厘米的厚度显得十分简约精致,与窄边框相配合也更加相得益彰。
对于液晶显示器来讲,本身更小的体积与重量就是它一个相当大的卖点。当172X将整体厚度控制到了一个不错的范围时,其重量也必定会成正比地变化。的确,如三星官方网站所讲,这款172X的净重仅有3.75公斤,比之普通的LCD显示器,172X的重量大约轻2公斤左右。虽然重量的不同未必会给我们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无疑会成为未来LCD设计的一个趋势。
●“MagicTune”,鼠标操控OSD
 图为:OSD调控部分,设计在了显示器的下边框处
同样为了达到简约设计的目的,三星将OSD调控按键模块设计在了显示器的下边框处,并以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展示在我们眼前。毫无疑问,这样的设计看上去非常简洁时尚,波浪状的外观也显得十分玲珑别致。但7个条状按键却并非触手可及。严格上讲这些键的位置设计并不合理,同时其上的指示文字也并非清晰可见,这样在我们不改变显示器位置与角度的情况下,只能将手掌翻转过来,并在一种“摸索”的状况下去做OSD的调控。当然了,我们也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改变显示器的各项参数设置,这种方式就是“MagicTune”。
MagicTune实际上是一个应用程序,在随机的驱动光盘中我们找到了它。MagicTune允许我们对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以及显亮模式等常规参数作出更改,它实现了同OSD调节按钮一样的功能,而通过鼠标完成操作无疑会更加的便捷舒适。
 图为:MagicTune的设置界面
●双管齐下,高度角度随意调
传统的显示器只允许我们对其工作角度进行调整,这样的后果就是它无法适应在更多的工作场合下。而三星在152X身上就引入了“双轴”的可折和设计,以求提供给人们更大程度的自由与放松。同样,在这款172X上也继续保留了这一设计。
“双轴”设计的特性在于通过显示底座上的两个枢轴(普通显示器仅有一个),我们可随意调节显示器的高度与角度,使显示器可作“双向”调整,因此调整时也可以更加因地制宜,以使其能满足不同的应用环境下的需求。例如在疲劳之余,我们需要换一个姿势继续工作时,显示器可提供自由的调整范围对我们来讲无疑也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放松。
 双轴设计的细节之处
同大多数高端17英寸LCD显示器一样,172X也采用了DVI与D-Sub的双接口设计。同时,在供电方面它选择了外接变压器的设计,不同于其他显示器的是,172X为14V的外接电源供电,而非常见到的12V。但在试用过程中,172X的外接电源接口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会有无法安插到位的情况发生,究其原因在于接口的位置过低,导致了我们不能很便利的插紧电源插头,这样在挪动显示器的时偶尔会发生掉电的情况。
 三星产品一贯都采用14V的外接直流供电
同时172X所有接口的位置显然都很特别,它们被设计在了显示器底座上,而不是我们常见到的由显示器的后盖处引出。此设计带来的一大改观就是让显示器看上去更加趋于整体化,显得整洁舒适。但由底座引出联线的设计也有其不足之处,当我们接上线后,接头会顶住显示器以至于显示器无法推向更靠里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桌面空间不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这也算是172X在完美外观之下一个小小的遗憾。
●巧妙的悬挂设计
 固定孔被巧妙的设计在了底座上
细心的朋友一定会发现,在172X的背板处没有任何为LCD置于墙面而预留的固定孔,难道它不能实现此功能吗?当然不是,实际上172X将固定孔设计到了显示器的底座上,在我们将显示器完全折起后,就可以很轻易的将它置于墙上了。
同时据三星官方网站介绍,172X可另接额外的悬挂托架以使其在用做展示的环境下也可得以应用。不过这个托架可能需要另外订购,在国内市场上我们也不容易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