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记本刽子手 今天意外拿到朋友新买的Acer TravelMate 800高端迅驰机型,要我帮他分区一下。当然没有问题,而且再三要求拿来玩几天,朋友用非常心疼的眼睛反复看了几遍本子丢下走了,哈哈。确实是一台好本本,不愧为一台高端迅驰机型,镁铝合金的LCD上盖外壳,很精致,可惜底壳是PC+ABS材料,但是做工很细,表面处理得也非常具手感。最要命的是,800还是超薄的15寸机型。帮朋友整理好分区后,就迫不及待地把工具拿了出来,干什么?没什么,拆开看看,呵呵。
 图为:朋友新买的Acer TravelMate 800高端迅驰机型
在保证机子不会出任何意外,动手之前仔细分析了机子的结构。不过,从以往拆机的经验也基本知道要从哪里开始动刀了,但毕竟是朋友的新机,还是特别小心翼翼。当然先要把屏与机身分开,就得把位于键盘前方的小盖板拿掉了。
 屏的支撑架比较简单
果不其然,从上图不难看出,屏的支撑架比较简单,同时,最幸运的是,Wireless网卡的天线没有延伸到屏的左右两边,而是利用了用来固定屏的一个镙丝与支撑架拧在一起,这样屏与机身的分离就会更简单些。查看上图的每一个位置,了解其基本的结构特征再进行下一步。为了屏与机身的分离,就先要把数据线给断开,当然不是用剪刀剪:),屏的数据线就是从左边的LCD支撑口里面延伸出来的那根银色的线,是通过插座插在主板上的,稍用力拨下就可以了,然后,分别把左右两边固定天线的两个镙丝拧下,最后把剩余的两个固定屏的镙丝拧下,拧的时候注意用另一只手扶住屏或把屏开到最大角度着于桌面上。现在就可以把屏先拿到一边了,也就完成了分离这一步。
 把屏与机身分离后,把屏放到一边,这样来拆解机身就会更方便一些
把屏与机身分离后,把屏放到一边,这样来拆解机身就会更方便一些。把用于固定键盘的三个镙丝拧下,把键盘取下后,就要把机身翻过来,把底部的所有镙丝与小盖板全部拆下来,并且把能取下的硬件全部都取下。
 然后就可以把上盖打开了
然后就可以把上盖打开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800的前端的那块半透明盖板很要命,它把上盖与底盖夹合在一起,又很难卸下来,观察了很久这块盖板的结构后才发现,只要把上盖的后端向前翻转大概60度角的样子,就会自动跳出了。耗了我不少的时间,最后才知道原来这么简单,差点没把这块半透明盖板扳断。把上盖与底盖分开后,就可以把诸如光驱以及接口、喇叭等连接从主板上拨下,再把主板上的螺丝全部拧下,这样主板就可以从底壳里面拿出来,这里的拆卸就非常简单了。下面是全部拆解后的大团圆:
 图为:全部拆解后的大团圆
中间过程因为拆得太投入没有进行一步步拍照,有些遗憾。从整个拆解的过程来看,800的做工与设计真的没话可话,每一个细节都是精心进行过度量与揣摩,只要拆解方法对,用力方向正确,各个小部件所在位置记清楚,甚至不同大小的镙丝分类放开并记得是拧在哪里,那在拆解的过程里面会很简单,也不会出什么差错。要不然,很可能到最后还原的时候,多出一大把镙丝,或是一个按钮不知道从哪里拆下来的,那就惨了。我把这些组件从小到大来逐个放大来看吧。

 图为:Pentium-M 1.6GHz CPU背面与风扇
Pentium-M 1.6GHz CPU背面与风扇,从风扇的形状可以看出,其只担负CPU的散热,导热的金属模块并没有同时延伸到芯片组或是其它热量产生比较大的芯片上。风扇主要是通过铜质导管把CPU芯片产生的热量导至金属模块的出风口位置,再由风扇抽入的冷空气直接向金属模块吹,从而进行冷热的平衡交换与排出过程。
 Acer800不配备的是一块60GB的硬盘
 标配的是512M内存
Acer800不但配备的是一块60GB的硬盘,而且这块硬盘还是16M缓存,5400转的TOSHIBA高性能硬盘,难过在使用这台机子的过程里面存放大容量文件的时候,速度比较快,噪音也很小。800标配的也是512M的内存,主板上并没有整合内存芯片,而是两个内存插槽都被占用,各用了一根256M的内存,第二根内存则在相应底部内存位置的主板另一面。还好512M的内存已经很够用,如果用户还要升级的话,那原配的内存就要卖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