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戈 我是一名多年的电脑及外设产品发烧友,平时对计算机及外设产品的信息十分感兴趣。有一天无意中访问EPSON公司的网站,发现EPSON通知正在“召回”他们的激光打印机。(EPSON的打印机可是我最钟爱的电脑外设产品之一)仔细一看,不得了!要召回的打印机不正是我使用多年现在仍在替我干活的EPL8600K吗?用这款打印机大概有五、六年了吧,平时除了偶然会卡卡纸,还真没有出过什么大毛病呢!怎么突然要召回了呢?按照网站上所讲,这个型号的打印机可能会有部件着火的隐患!EPSON正在准备让他们的工程师给我们这些可怜的用
户的打印机更换部件呢!赶紧按照通知上的联系方式和EPSON中国总部取得了联系,按照他们的要求,提供了自己的地址、电话等联系方式,说是第二天工程师就会上门服务。
第二天,工程师果然按时上门了。可能是平时对“召回”的事情炒的太厉害了,而咱们绝大多数人也都没有亲身经历过召回的事情,把问题想得过于复杂了。听介绍,原来是一个用户在使用该型号的打印机时,平时基本上不关电源(像这种老型号的打印机估计可能也象我一样使用了很多年了吧!),在一次打印时,打印机的内部一个部件保险机构的螺丝处发生过热的现象,将打印机内部正在打印的纸张烧着了。据说这是一个国外的用户,在国内还没有发现这样的事故发生。但是EPSON的中国总部认为还是应该将中国国内的该型号的打印机的相同的部件更换掉,所以才有了这次打印机的“召回”事件。知道这些,我突然有了不想更换的感觉,我的打印机用了这么多年了,从来没出现过什么故障。那个用户的打印机着火给我的感觉应该是个别的现象(谁让他这么老的机器成天开着不知道关电源),我相信自己的打印机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故障吧!
既然工程师已经来了,那还是换吧。只见他打开了打印机的上盖和后盖板,拿出了一个可能是起连接部件作用的小零件,在拆下了保险丝单元的几个小螺钉,拿掉了保险丝。好像拆下并更换了一根直杆,然后应该换了一只保险丝。这还没完,又拆掉了电源板,并更换了一块新的电源板,然后再按照相反的顺序将打印机组装起来,工作就完成了。虽然自己的打印机已经用了五、六年了,但是对其中的小部件可还是第一次看到,凭着自己对更换过程的记忆,应该是更换了打印机的一只保险丝、电源板、一根直杆,“召回”就完成了。感觉厂商更换的目的还是害怕一些发热的部件老化,在使用时产生一些这方面的事故隐患。
通过这次打印机的“召回”,我还是有不少感想的。
首先,“召回”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由厂家把自己销售出去的产品从顾客手里再购买回来或者为顾客更换新的产品作为用户损失的赔偿。而是厂商发现自己销售出去的产品可能有安全性的故障隐患时,通过公共的媒体通知用户,报告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的现象、危害、解决办法等,并免费的为最终用户实施解决的办法,避免故障再次发生的一种行为。所以,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发生产品“召回”的事情是很正常的,之所以现在大家对“召回”这么敏感只是因为国内这样的事情较少而已。
第二,我国目前应该还没有关于这方面产品“召回”的立法,这是比较遗憾的。因为这样以来,产品的“召回”就全靠厂家自觉的行为了,这样我们消费者的权益有时可能就会受到损害。据我所知,象激光打印机这种产品,虽然品牌很多,但是其中关键部件,也就是所谓“打印机引擎”的供应商其实就是那么两三家(就象空调的品牌那么多,但是很多空调使用的压缩机都是一样的)。各个厂商拿到这些引擎,再去开发自己的驱动程序,贴上自己的品牌销售。那么这次EPSON召回的激光打印机的引擎是不是也有别的品牌的打印机再用呢?他们有没有召回呢?那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国家应该有相应的立法和制度来监管,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第三,作为我们最终用户,应该正确的对待产品召回。在国外,厂商对产品召回早就是很常见的事情了。对产品召回实际上是厂商勇于承认、对最终用户负责的表现,也是厂商实力的表现。所以我们消费者对待产品召回,应该是欢迎、积极争取和配合的,而不应该一味对厂商采取所谓“痛打落水狗”的态度。这样的话,在我国相关立法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负责任的厂商遭到了大家的痛斥,而那些也有同样问题却钻空子不作召回的厂商却保持了虚假的好形象,到头来受到损失的还是我们消费者自己。
所以现在看来,“召回”对我们最终用户来说并没有那么可怕,相反“不召回”可能才是真正可怕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