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Overload 一.前言
VIA曾经在KT133A主板芯片组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不过这些成功也是经历了许多的努力才得到的。从最当初的KX133芯片组,到之后的KT133芯片组,一直到KT133A芯片组,每一款芯片组都比上一款芯片组有着长足的进步,这其中凝聚了很多威盛人的心血。在VIA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辉煌成绩之后,他们并没有止步不前,他们看到了随着AMD处理器速度的增加, 对于内存带宽的要求也变得越为紧迫,在很多方面,KT133A芯片组所支持的SDRAM已经限制了强大的雷鸟处理器的脚步,所以VIA在此时推出了支持DDR
SDRAM的KT266芯片组,不过他们这款产品却并没有像KT133A芯片组那样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成功。由于KT266芯片组的性能相比KT133A芯片组没有提高多少,并且在使用了DDR
SDRAM之后,理论上内存带宽将增加一倍,不过在测试当中我们却只是看到在使用了DDR
SDRAM之后KT266芯片组所能提供的内存带宽相比KT133A芯片组只提高了5%到10%,甚至还会低于这个水平,这样的结果是消费者并不能接受的。而在此时,VIA的竞争对手却发布了他们的产品,同样是支持DDR
SDRAM的内存,同样是面对AMD的高端雷鸟处理器的主板芯片组,这其中包括SIS、ALi,还有AMD自己也推出了AMD
760芯片组,还有就是在显卡行业当中的老大——nVIDIA也站了出来,推出了他们的nFORCE芯片组,这些芯片组在性能上各有千秋,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这些芯片组在性能上都超过了VIA的KT266芯片组,这使得VIA十分的难堪。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VIA终于发布了经过改良的KT266A芯片组。
二.内存模组的改进
KT266A芯片组和它的师兄KT266芯片组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两者在针脚上是完全兼容的,这对于主板生产厂商来讲是很好的一个消息,他们不需要重新设计板型就可以生产使用KT266A芯片组的主板。根据VIA的资料,他们在KT266A芯片组当中所加入的技术是Enhanced
Memory Controller With Performance Driven
Design,也就是说在他们在内存控制器上做了改进来增进性能,或者说是增强型的内存控制器,这个技术包括对S2K系统前端总线的紧凑重新排列,对指令和数据的更深层次排列和每时钟周期迸发传输8个Quad
Word的数据传输能力。同KT266芯片组相比,这款芯片组由于使用了系统前端总线和内存总线同步传输使得其系统潜伏期进一步缩短,并且每周期迸发传输的数据量由原来的4个Quad
Word提高到了8个Quad
Word,最后,加深了数据排列能够使得系统读取缓存器当中的数据变得更为迅速和有效。这些都要归功于KT266A芯片组带来的新特性。不仅如此,KT266A芯片组的北桥芯片VT8366A不仅仅支持DDR200和DDR266标准(也就是PC1600和PC2100标准)的DDR
SDRAM,同时也支持PC100和PC133标准的SDRAM,也就是说如果主板厂商想要使用这个芯片组来生产廉价的平台的话也是可以的,只需要将主板所支持的内存改变成SDRAM就可以了,或许在以后我们能看到这样的面向低端的廉价平台。
三.南北桥连接
现如今,很多人都已经认识到了主板芯片组南北桥芯片之间数据传输带宽的重要性,此时传统的PCI总线由于传输速率过小已经显得十分不合时宜了。在这款KT266A芯片组当中,南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并没有使用传统的PCI总线,而是使用的VIA的V-Link技术,这项技术使得系统南北桥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达到了266MB/s;而它的竞争对手的AMD
760芯片组在南北桥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上并没有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它们依然使用传统的PCI总线,所以使得系统芯片组内部传输速率只能达到133MB/s;在这点上SIS做的十分出色,在他们的SIS735芯片组当中使用了8通道的MuTIOL技术,使得南北桥芯片组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达到了1.06GB/s,在今天看来SIS做出这样的产品的确是走在别人的前面。
关于这款KT266A芯片组最后需要说明的就是北桥芯片不仅仅支持AGP 4x和2x的显卡,同时也支持AGP
PRO标准的显卡,这样使得这款芯片组在将来也有用武之地。
四.不变的质量---ASUS A7V266-E
作为主板制造商的龙头老大之一,ASUS的加入是必然的,其支持KT266A芯片组的主板A7V266-E亦是代表ASUS争夺AMD平台的一把利刃。主板的设计较为简单,感觉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的痕迹。ASUS
A7V266-E与ASUS A7V266使用同一基板,除了北桥芯片被换做KT266A,其他没有任何区别。主板上一共提供了三个DDR
SDRAM插槽、一个AGP Pro插槽、五个PCI插槽和一个ACR插槽。这款主板还有另一型号,其板载PROMISE的PDC20265R
RAID芯片,它能够提供RAID 0、RAID
1功能。品质是华硕一直追求的,当然,为此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高昂的成本和宣传等等都使得ASUS的产品比同类其他品牌要贵上不少,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吗~
ASUS A7V266-E的DIMM槽离CPU插座稍近了一些,可能这对一些特殊规格的风扇会有些排斥,安装时一定要注意。
可以看到很多空焊的位置,电源的接口被设计到了内存DIMM槽的右侧,不要小看这一点,将电源接口移动到右侧的话会遇到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最难以解决的就是布线了,如果想改动电源接口的位置,设计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大量的走线如果设计不合理的话,电磁干扰等问题会接踵而至,而至今为止,也没有多少厂商能做出这样的设计,而ASUS则就是其中一家。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A7V266主板的供电系统做的较为简单,并没有像其他厂家那样采用近乎于夸张的方式,实际使用中我们没有受到任何由于电源供应而引起的问题,可见华硕在这方面的技术相当成熟。
华硕的北桥芯片散热风扇做的比较有趣,多款近期出品的主板都采用了这种一面出风三面封闭式的散热器,这样据说可以让热量按照设计要求固定向同一方向流动,听起来不错,只不过实际使用中我们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明显得作用,这可能也和北桥发热量并不很好有关吧。
A7V266-E主板中还提供了一颗6声道的CMI8738-6CH硬声卡芯片,性价比尤显突出。
华硕总是做些奇怪的举措,例如这款主板,除了常见的5条PCI插槽和一个AGP
Pro外,ACR插槽也出现了。这当然没什么奇怪的,可是你要注意一下的话,就会发现ACR插槽在最底部,而非通常我们所见到大多数主板那样放置在AGP插槽和第一条PCI之间。ACR的支持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尽管当初SIS630S中已经提供了对其的支持,但几乎没有任何一家采用SIS630S的主板提供这一插槽,原因在于他同AMR和CNR一样,缺乏说服力和市场的认可。
测试
测试平台: |
CPU |
AMD Athlon1.4GHz(FSB 133MHz L2
256KB) |
主板 |
ASUS A7V266-E(KT266A芯片组) |
内存 |
KINGMAX DDR333 256MB CL=2.5 Run=266MHz
DDR |
硬盘 |
希捷酷鱼四 60GB |
显卡 |
SUMA GeForce3 Ti200 |
操作系统 |
英文版Windows 98 SE 4.10.2222
A |
测试软件: |
Business
winstone 2001 |
ContentCreation winstone 2001 |
ZD's
WinBench 99 VER 1.2 |
Science
Mark |
POV |
SiSoft
Sandra 2001te Professional |
cachemem |
Quake III
Arena |
SuperPI |
Linpack
Benchmark |
Viewperf
6.1.2 |
Business winstone 2001 :
ContentCreation winstone 2001:
ZD's WinBench 99 VER 1.2:
|
ASUS
A7V266-E |
Business Disk
WinMark 99 |
6670 |
High-End Disk
WinMark 99 |
21000 |
Business Graphics
WinMark 99 |
647 |
High-End Graphics
WinMark 99 |
1950 |
磁盘性能测试:
|
ASUS A7V266-E |
Disk/Read Transfer
Rate(连续数据传输率) Beginning(内延) |
42600KB/s |
Disk/Read Transfer
Rate(连续数据传输率) End(外延) |
42500KB/s |
Disk Access
Time(磁盘存取时间) |
11.5毫秒 |
CPU占用率 |
0.521% |
Science Mark:
|
ASUS A7V266-E |
Simulate Liquid Argon at 140K |
70.7秒 |
Primodia: Atomic RHF Promethium |
249.2秒 |
Qmc: Energy Calc. Of H2O |
253.6秒 |
Science Mark Score |
114.21 |
POV:
SiSoft Sandra 2001te Professional:
cachemem:
|
Epox8kha+ |
Read |
1537.4 MB/S |
Write |
561.7 MB/S |
潜伏期 |
65 |
Quake III Arena:
ASUS A7V266-E |
DEMO001 |
DEMO002 |
Fast |
223.1 |
223.2 |
Fastest |
243.4 |
246.7 |
SuperPI:
Linpack Benchmark:
Viewperf 6.1.2:
总结:
从测试结果来看,ASUS
A7V266-E表现非常出色,也许我们在不久后会见到更为强劲的系统,但就目前而言,ASUS在稳定性,性能和可操作性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KT266A通过加深Quad
Word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工作效率,一举超越了AMD760芯片组和性能强劲的SIS735芯片组,然而ASUS
A7V266-E致命的问题在于价格过高,这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是很痛苦的事情,如果你选择ASUS,最好能有份好工作先: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