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的阴暗处,隐藏着高技术的毒瘤——计算机病毒和蠕虫。这些能自我复制的计算机程序,真可谓是臭名昭著,它们在毫无防备的计算机系统中大肆破坏,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但是有人认为,对计算机病毒也不能一概而论。正如生物界的某些病菌可以用来挽救人的生命一样,有些计算机病毒程序编制者对计算机用户并无恶意,他们扩散那些对用户不但无害、而且有益的病毒。
前一段时间,一种“狮子”(Lion Worm)病毒通过因特网迅速传播,造成严重的损失。该病毒攻击运行Linux的计算机,然后留下多个“后门”。狮子病毒的一个特别危险的功能是,可以把被感染的计算机的口令和配置文件用Email发送给有恶意的人,这些人可以利用得到的信息口令来对目标网站进行“拒绝服务”式攻击。有意思的是,有人编制了一个奶酪病毒(Cheese Worm),它专门恢复和修理被狮子病毒危害的计算机;还有人编写了探测狮子病毒的程序“寻狮”(Lionfind)。
这种程序好像并没有什么害处。另外,还有一种名为VBS.Noped.A@mm,这个病毒以电子邮件的附件出现,自动搜索用户硬盘上的可疑文件(如儿童不宜的图片)。如果发现了此类文件,这个程序将自动把文件拷贝下来,并发往政府有关部门。
这种利用病毒来“行善”的做法的确很新颖,但是,病毒专家指出,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条件下,编写并利用这些有益病毒程序本身就不道德。这种做法使用户失去了对个人计算机的控制,个人的数据也受到侵害。给用户和计算机输入有益病毒以增强免疫能力好像是个好主意,但这种行为不合法,也不道德。
就拿奶酪病毒来说,尽管它本意是帮助人们恢复被破坏的计算机,但是仍遭到了一致反对;而VBS.Noped.A@mm病毒,不管作者设想它会带来多么大的社会影响,但这种影响绝对没有机会去形成。即使它有正面的影响,但它同时给用户带来同样大的损害。
如果未来的网络空间会进化到高度文明的状态时,届时会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病毒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