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英特尔“织网”:IDF2010唱响互联计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0日 10:22  中国计算机报

  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嵌入式互联网……

  这些因计算边界扩张而衍生的炫酷名词,正一波波地激起网民的热情。

  因“网”聚生智慧,因“网”变革民生。

  英特尔架构正以前所未有的张力,织起一张推动真实世界进化的漫天大网。

  也许真的只是巧合。

  作者:刘洪宇 马文方

  北京时间4月14日,远在美国的英特尔总裁兼CEO欧德宁对着刚刚公布的财季报表发表评论,称“创造了英特尔历史上最佳的第一季度财报”。而且,“英特尔的产品正在进入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新领域。”

  就在同一天,北京IDF(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进入议程第二天,一个意料之中的高潮——围绕嵌入式应用展开的探讨引发热议。这一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被产学研各界认为是IT业界迎来的又一次增长机遇,IDF为先行者“智领先机”奏响了前奏。

  沿着互联网的成长路径,英特尔架构(Intel Architecture,IA)又一次实现了扩张,计算能力正在因此变得无所不在。

  纵观英特尔的发展历史,它在重大阶段制定的战略方向,莫不与当时的产业环境密切相关,这就是格鲁夫所谓的“战略转折点”。

  站在转折点上,英特尔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把充满变革甚至威胁的态势转化为一种强有力的良性力量。

  格鲁夫时代,英特尔经历了从推动基于开放标准和架构的个人电脑发展,到全面拥抱互联网的转变。当时,互联网的到来就是影响英特尔发展的“10倍速因素”。

  互联网冲击着各个行业,包括英特尔的主营业务——处理器。用户对大型后端设备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强(当时英特尔还没有进入服务器市场),而终端设备则可能因此走上廉价与低性能之路,英特尔还会继续创新吗?就在那一次,英特尔以互联网为首要驱动力,以IA架构为开路先锋,完胜地实现了互联网时代的转型。

  IA架构不仅进入了服务器领域,而且还激发了软件应用在IA平台上的极大丰富,借以向竞争对手竖起了高高的门槛。如果软件不集中且丰富,不仅IA处理器被依赖的程度将受到极大削弱,也不利于网民应用,进而会影响到互联网发展。

  贝瑞特与欧德宁经历了那一次重大变革,在接下来的时期,他们也根据互联网发展而及时调整英特尔的航向。2005年1月,接任CEO之前,欧德宁为配合平台化策略全面调整组织架构,设立五大事业部。这种根据市场需求而做的划分,在一段历史时期内适应了技术、产品丰富的特点,以平台快速定义有效应对了市场变化。

  在融合趋势日趋明显的情况下,2009年9月,英特尔又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的重大调整,一种分久必合的改变。此时的调整有利于以统一的IA架构来增强产品之间的合力,推动IA架构无处不在的愿景早日实现。

  在互联网的早期阶段,台式机、服务器以及后来出现的笔记本电脑是联网的关键,也是英特尔的利润根基。而随着互联网开始引入个性化和移动性的属性,终端形态就开始发生改变,再向更远看到的物物互联,就进一步到了深度嵌入式应用的领域。

  至此,英特尔迎来了又一战略转折点,为此求变拓疆是必然选择。

  欧德宁在任期内的最大成就莫过于将英特尔引领到一片新的水草丰美之地。他曾亲自圈定四大百亿美元以上规模的新兴市场,锁定方向就是移动和嵌入式互联网。

  方向很明确,路径也已明朗。英特尔的底牌是统一的IA架构,包括其世界级的制造能力。事实证明,英特尔已经将IA架构延伸到追求极高性能的高性能计算,以及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嵌入式应用,并在融合时代进一步拓展到通信等相关领域。

  移动互联网、个性化互联网、嵌入式互联网……英特尔一言以蔽之——互联计算。它笃定,IA架构是产业站在当前的战略转折点上推动创新的根基。

  未来是“网”的世界,一张聚生智慧、变革民生的大网正在织就。

  这里不是英特尔的独角戏,而是业界名角云集的大舞台。这里每年的“演出节目”都一样——创新、趋势与发展。

  对于台下的听众来说,IDF早已成为每年相约交流学习的盛会。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当中,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新面孔。不仅有发掘创新机会的OEM/ODM厂商、软件开发商、服务提供商的工程师参会,还吸引来嵌入式、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的开发者。能源、金融等行业越来越多的应用人员也赶来参会,他们对技术趋势了然于心,将有助于结合业务,制定更长远的技术路线图。

  “一年前,我们在非常困难的时期举办了一届有意义的IDF。一年过去,‘复苏’开始,今年IDF带来的创新话题和机会也就更多。”英特尔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面对这些推动技术和应用进步的活跃因子,自信地表示他们此次将不虚此行。

  互联计算

  计算边界的扩张一直在发生,只是这一次尤其猛烈。IDC 2009年调研后发布的结果显示,到2015年,全球将增加10亿名联网用户,联网设备将达到100亿台。计算设备已经超越了传统PC领域。

  “我们正在越来越多地看到这种变化发生,计算从电脑扩展到一系列设备,包括手持设备、电视、汽车、数字标牌等一系列设备,所有设备都能实现计算。”英特尔执行副总裁、英特尔架构事业部(IAG)总经理浦大地将这种变革称为“互联计算”。浦大地表示,可扩展的IA架构将成为所有通用联网计算的最佳选择,计算体验与设备将无缝协同。

  如果IA架构主导计算,当然就实现了统一架构,这也许会让在各个领域耕耘多年的一些同行丢掉饭碗。

  事实证明,IA架构在PC领域的地位已毋庸置疑,问题是,在新兴领域呢?IA也能够复制奇迹吗?

  浦大地表示,英特尔提供的IA架构构建了通用的硬件、软件和生态系统解决方案。在各种计算当中,通用的衡量指标是性能、功能特性、功耗以及散热,IA架构就针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并始终保持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在通用架构之上,英特尔打造了两大微架构,一是优化的高能效表现微架构,用于制造面向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至强和酷睿处理器;二是低功耗微架构,用于制造凌动处理器,它被认为是开启深度嵌入式市场的关键产品,英特尔对其寄予厚望。

  开放的IA架构不仅在数据中心、客户端等领域继续巩固优势,还将在各个领域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比如借助消费SoC产品CE4100拓展智能电视和蓝光播放器等消费电子市场,借助Moorestown重返手持设备市场。即将上市的首款面向嵌入式市场的SoC产品Tunnel Creek更被认为是开发变革性嵌入式应用的优选平台。

  从计算分层来看,最底层是在摩尔定律指引下的半导体技术创新,目前英特尔CPU与SoC已经在同一工艺之下双线并行制造,在此之上是英特尔优化的IA架构,再上面则是基于IA平台发展应用,通过软件来释放硬件性能,提供服务。这样在通用计算市场上的成熟模式,英特尔认为在其他领域依然可以复制。

  创新的生意

  在统一计算世界里,互联设备应用潜力都需要通过软件和解决方案来实现。

  互联计算带来的联网机会为开发者创造很多发挥空间,比如手机与上网本销量大幅增长,以及云计算的快速普及,都为开发者带来了大量创新商机。

  “技术改变了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英特尔提供从云到最小型设备的构建模块。”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软件与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詹睿妮表示,无论消费者身在何处,英特尔都能为其提供真正的沉浸式计算体验。

  在英特尔倡导的统一架构之上,针对软件开发者,是否有一种单一的统一操作环境?有,答案是MeeGo——英特尔Moblin和诺基亚Maemo开源项目整合后的开源软件平台,面向智能手机、上网本、平板电脑、媒体电话、智能电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广泛的设备类型。这次合作也是英特尔首次因为软件合作而引发业界震动。

  “这是计算与通信的优势互补,也是相互进入另一个领域最好的学习机会。”开源界活跃分子、英特尔开源技术中心战略经理陈绪对记者说,在MeeGo平台上,开发套件将被更新,开发的复杂性也将被通过“封装”而逐渐屏蔽,开源提供了丰富的选择,这将极大缩短产品的上市周期。

  在方案展示区,基于MeeGo,武汉蓝星科技展示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针对消防车、豪华商务车、警车、出租车还可以定制不同功能;中标软件展示了老年电脑、酒店大屏展示、上网本等解决方案。

  “我们以前的开发成果在MeeGo都能平滑应用,之后会再基于新平台进行更新。”中标软件副总裁曹冬告诉记者,在这次展会上,很多硬件厂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寻找解决方案,MeeGo是个大热门。

  向更远处看,方案的销售前景还更为乐观。英特尔已开始牵头搭台唱戏,詹睿妮公布了一项AppUpSM中心(测试版)计划。利用英特尔凌动开发者计划和AppUpSM中心,中国的ISV和开发者可以通过网络,面向包括欧美27个国家在内的广阔市场进行方案销售。

  嵌入计算将无处不在

  听过首场主题演讲的观众,就不会再对嵌入式技术在本次峰会占据的重要地位产生疑虑。到2015年,全球将会拥有100亿台连网设备。而据Gartner预测,2014年全球PC的保有量刚刚达到20亿台。两者之差所代表的巨大市场非嵌入式系统莫属。“ 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期,在这个互联计算的世界,人们需要更高的智能和无所不在的互联网接入能力。”英特尔架构事业部副总裁兼嵌入式与通讯事业部总经理道格拉斯·戴维斯表示:“嵌入式计算将无处不在。”

  如今,视频、移动电话已成为日常所需,甚至也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尝试IP电话,由此带来电信带宽在2009年呈爆炸性的增长也在情理之中,但很少有人知道嵌入式处理器在电信网络中的重要作用。戴维斯表示,如今,电信四大处理功能中的信号处理功能由信号处理器(DSP)实现,数据包处理功能由网络处理器(NPU)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完成,应用和控制处理由嵌入式至强处理器承担,未来电信的四大处理器功能将会由完全处理器完成,从而实现了一个指令集架构和一个工具套件面向多种电信应用。

  阿尔卡特和朗讯使用英特尔嵌入式至强多核处理器,相对单核性能提高达15倍之多,实现了占地空间和功耗的大幅下降。与此要求类似,中国移动跨界进入云计算领域和对节能减排的迫切需求,恰好为英特尔嵌入式技术提供了用武之地。

  “英特尔架构具有的内核性能高、技术发展快的特点,满足了电信设备商不断保持设备竞争力的需求。”华为公司硬件事业部首席技术官方志成现场表达了电信设备商对IA架构的评价。

  与电信应用相比,英特尔嵌入式技术在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则让大众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华泰汽车集团在现场展示了预装了车载信息系统的轿车新品华泰原田B11,从而使其成为国产首款可以联网的轿车。该系统采用英特尔基于凌动处理器的硬件平台、红旗Linux和蓝星集团的应用软件。

  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无疑是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而英特尔与国内软件系统、应用厂商乃至设备制造商的密切合作也该算是未来嵌入式应用开发的一种范式。

  计算厂商自然不会放过电视这一家庭娱乐的中心。十年前微软的维纳斯电脑便是计算厂商在电视领域的早期尝试。时至今日,LCD平板电视已经呈普及之势,通过机顶盒上网也不是新鲜事儿。

  “我们所说的智能电视相比现在的网络电视能够给用户提供更佳的互联网体验。智能电视无缝集成了电视、个人内容和搜索功能,还可以让用户在上面玩游戏。”英特尔马蒂斯表示,“智能电视还具有无线功能,以满足客户希望在电视上获得的无线互联网体验需求的。”

  “今年下半年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就会看到智能电视。”马蒂斯补充道。

  无缝应用成全统一架构

  人们对互联网随时随地的接入需求,使得手机、电视、汽车、电话等设备具备了上网功能,从而使得计算架构在这些领域开辟了新天地。而当用户对应用的跨平台实时无缝连接需求迫切,如游戏玩家从一个地点行进到另一个地点,游戏可以不间断地在PC、笔记本电脑、电视、手机、车载系统等平台实时无缝切换时,一个统一的计算架构就变得必不可少。戴维斯表示,如何降低设计流程的复杂性、提高创新能力和加快上市速度,是嵌入式系统开发商面对的三大挑战。英特尔在IA架构上的创新能力,统一技术架构带来的应用跨平台性和IA架构上包括英特尔在内提供的诸多软件工具,使得开发商可以从容应对这些挑战。

  英特尔智能电视平台CE4100采用SoC(片上系统)技术,在一个芯片上集成了显示、图形、视频显示、传输和专用安全的处理器以及包括 SATA-300 和 USB 2.0 在内的通用 I/O,大大简化了智能电视的系统复杂性。

  本次大会上发布的研发代号为Tunnel Creek处理器,将采用SoC技术把内存控制器、显示控制器、图形与视频、音频、LPC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从而有助于嵌入式系统缩小体积,降低功耗和成本。由于PCIe总线的首次引入,Tunnel Creek允许第三方芯片组互连,从而提高了平台的灵活性。Tunnel Creek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

  英特尔与诺基亚联合推出的嵌入式操作系统MeeGo成为参观者追捧的对象,本报记者提前一刻钟排队才得以入场,而去年刚被英特尔收购的在宇航等领域首屈一指的风河操作系统似乎被冷落了。

  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英特尔嵌入式与通信事业部高级首席工程师兼CTO普拉纳·梅塔,他回答道:“风河已经成为英特尔的一部分,我们在不断地进行整合,希望能够把包括风河在内的操作系统都根据IA架构进行优化。实际上今天会场上的华为公司就使用风河操作系统。英特尔希望把风河的优势扩大到所有的IA平台上。”

  在PC市场CPU品牌集中化的同时,嵌入式CPU市场却出现了分散化的现象,苹果的A4处理器、NVIDIA的Tegra处理器都是新面孔。梅塔表示:“嵌入式市场是一个非常多样化且分化的市场。Tunnel Creek通过开发PCIe接口,允许第三方定制I/O控制器,以满足这一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今后,英特尔还将推出更多样化的SoC产品,Tunnel Creek只是迈出的第一步。”

  针对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热,梅塔说:“英特尔非常关注WSN市场,一些WSN厂商也开始采用PCIe总线。我们会进一步观察,看看哪些功能可以集成到CPU中,再做针对性改进。”他还表示:“今天温度传感器已经集成到CPU中,如果某种传感器的应用范围不大,还不如放到I/O控制器那段,这样经济上更合理。”梅塔说,“现在之所以没有将无线与处理器做在一个芯片上,是因为这涉及到模拟和CMOS两种不同的制程工艺,在这方面,制程技术要比缩小芯片体积难度更大。但英特尔在集成电路上有世界最好的研究人员,好几年前,别人说摩尔定律到了65nm将因为漏电严重而无法持续下去,但英特尔发明了高K金属栅极技术,从而延续了摩尔定律。对于无线和处理器集成问题的解决,我是非常乐观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