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我国暂无火星探测计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04日 12:53 京华时报 | ||
![]() 栾委员接受采访。本报记者张瑾摄 本报记者张瑾 中国航天事业近几年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对热门的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等问题,中国航天界持什么样的态度?
昨天中午,正在出席“两会”的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栾委员就中国航天211工程、探月工程、中国是否有火星探测计划、“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件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采访中,他不止一次地说道:“航天工程是一项科学、谨慎的任务。” 已制定航天“211”工程 栾委员透露,我国已制定航天“211”工程,并将于2015年左右完成整个工程计划。他解释说,其中的“2”是指两个大的型谱,一个是建成公用卫星平台。所谓的公用卫星平台就是将卫星“批量”备用,一旦需要有发射任务,只需把即将要进行的试验内容和设备装在卫星平台上即可,不用再单独重新研制相关专用卫星。另一个是对运载火箭进行模块化和组合化,就是把现有的运载火箭类型和部件按照需要运载的对象如卫星或飞船,进行优化组合,降低运载成本,缩短任务周期,同时可以提高发射过程的可靠性。 “211”工程其中一个“1”是指天地统筹一体化,让地面接收站能够同时与太空中运行的多个卫星“联姻”,互相传达信息。另一个“1”是深空探测计划,对地球之外的星球进行探测、了解。 “虽然航天‘211’工程的计划完成时间在2015年左右,但是从目前的进展,特别是我国4艘‘神舟’号飞船的顺利发射和回收情况来看,我估计在2010年左右完成整个工程计划还是有可能的。”栾委员乐观地表示。 将探月暂不探测火星 栾委员介绍,月球因为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独特资源,所以月球探测工作将成为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的第一步。我国已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环绕、降落、返回”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目标包括: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月球探测卫星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各分系统也基本采用其他卫星的成熟技术。利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可以满足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的要求。栾委员称,之所以要探测月球,是因为月球上特有的矿产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月壤中特有的氦—3资源是人类未来可长期使用的清洁、高效、安全而廉价的新型核聚变燃料,并将改变人类社会的能源结构。每一克黄金11美元,而每一克氦—3是400美元。 当记者问及,目前火星被认为极有可能在将来取代地球成为人类永久居住地,在我国的深空探测计划中,是否有针对火星的探测时,栾委员表示,我国暂时还没有火星探测计划。 可能为青少年搭载试验 谈及不久前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栾委员谨慎地称:“在看到美国宇航局公布的官方调查资料之前,无法对‘哥伦比亚’号的失事原因作出准确的判断,目前所有对失事原因的分析都应是带有推测性的。”他说,根据此前美国宇航局的公开材料,哥号失事的可能原因大致可推断为航天飞机防热瓦掉落碰撞说、被不明物体击中说及部件疲劳说等等。栾委员同时肯定地告诉记者,“哥伦比亚”号失事决不会影响我国既定的航天计划。 在失事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曾搭载了北京景山学校学生李桃桃提出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试验,该试验主要是考察蚕在太空微重力状态下生命循环的过程,通过观察太空中不同时期的蚕,分析它们在太空的生命周期到底与地球上有什么不同。根据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资料显示,航天飞机失事前女宇航员克拉克在给朋友的电子邮件中提到:“实验箱里有一个蛾子破蚕茧而出,振翅欲飞。”航天飞机失事时,只差下卵,蚕就能在太空完成一个生命循环。 当记者问及有没有可能在中国自己的航天器上搭载该试验,帮助李桃桃们完成夙愿时,栾委员表示,目前我国的“神舟”号飞船舱内空间非常有限,无法搭载更多的空间试验项目,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内只能优先搭载与国计民生关系更加紧密的尖端科学试验,“如果将来情况允许,不排除从民间征集一些空间搭载项目和内容,包括为青少年和学生们完成他们感兴趣的科学和科普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