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存在缺陷提前进入老年 克隆羊多利死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9日 14:37 环球时报 | ||
本报驻英国特派记者 施晓慧 2月14日,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全世界第一个克隆动物多利羊已经死亡,活了6年半。当科学家们发现它患上无法治愈的肺病后,决定实施“安乐死”让它长眠。多利的去世和它的诞生一样,又一次成为全世界的新闻。 多利羊出生于1996年,是由从一只6岁绵羊乳房提取的基因物质克隆而成的。科学家当时把提取的基因物质植入一个空卵子,成功地制造了多利。它是科学家277次实验中惟一的成果。 绵羊的寿命一般为11—12年,为什么多利才活了6年多就患上了老年疾病?它的死给科学家们又提出了新的课题。有人怀疑多利一出生就相当于6岁了。目前,科学家打算全面解剖多利的尸体,以便确认它 是否提前进入了老年。 其实,多利未老先衰的现象在一年前就出现了。2002年1月,5岁半的多利患上了关节炎。多利的克隆者威尔莫特教授说,这个疾病过早地出现在多利身上,可能是因为克隆程序造成了基因缺陷。他因此倡议展开研究计划,以确定“克隆”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人类探索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现有记录显示,德国生物学家奥古斯特·韦斯芒在1885年提出细胞遗传信息决定细胞功能的理论,被视为现代克隆技术的开端。但一直到1996年,克隆绵羊多利诞生,克隆哺乳动物的技术才迅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因此,有人把多利视为现代克隆技术的时代标志,并创造了一个提法:“多利前”(B.D.)和“多利后”(A.D.)。不论提法如何,在“多利后”确实出现了一个动物基因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不仅老鼠、母牛、猴子、山羊等多种克隆动物已相继在美国、日本、中国等科学家的实验室里克隆成功,而且将人类未来的想象空间带入了前所未有的领域。 但一年多以前,美国科学家发出了警告:他们的研究发现,即使看上去正常的克隆动物,也有隐性的基因畸变和缺陷。多利的去世,再一次唤起科学家们对基因缺陷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