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莉羊肺病不治被安乐死 克隆动物早衰论流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6日 08:43 北京娱乐信报 | ||||||||||
-多莉只有6岁,相当于普通羊的中年。 -多莉将被制成标本,送往博物馆展览。 克隆羊多莉死了!培育出这只世界上第一例体细胞克隆动物的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2月14日向外界宣布了这一令人心痛的消息。多莉因早衰并患有进行性肺炎,已经病入膏肓,研
多莉患有严重的肺病 据罗斯林研究所透露,在被确诊之前,多莉已经不停地咳嗽了一个星期。2月14日,经兽医诊断,多莉患有严重的进行性肺病。所谓“进行性”疾病是指患者病情不断发展恶化,生命危在旦夕。鉴于这种情况,研究所决定为多莉实施“安乐死”,他们实在不忍眼睁睁地看着多莉郁郁而终,希望这只曾经享受过生命的快乐、并且为全世界带来过无数惊喜的可爱的小绵羊平静安详地离开人世。一般说来,一只绵羊平均可以活11-12年,而多莉今年只有6岁,寿命仅相当于普通羊的一半。 多莉生前曾不断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它先是与一只名叫戴维的威尔士山羊“喜结良缘”,后来于1998年4月产下它们的第一个“爱情结晶”邦尼,从而证明了克隆动物也能生育。1999年,多莉一家又迎来了三个可爱的羊宝宝。那时,已经是4个孩子的母亲的多莉显得富态而慈祥。 死因之迷 科学界流传“克隆动物早衰” 此前,科学界一直流传着“克隆动物早衰”的说法。英国《新科学》杂志指出,克隆动物比普通动物体内缺少一种叫做调聚物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保护细胞内的染色体,控制细胞衰老的进度,好比一座“生物钟”。 2002年2月,日本研究人员也指出,克隆鼠的寿命比普通老鼠短。但是,美国先进细胞科技公司发表了驳斥上述观点的研究报告。他们在对24只克隆牛经过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后,发现所有指标均正常,没有缺少调聚物的迹象。然而,今年2月2日,澳大利亚第一只克隆羊在活了短短2年零10个月后突然死亡,其死因至今还是个谜。 多莉是否也是早衰的牺牲品呢?罗斯林研究所曾于1999年发表过一份关于多莉体细胞出现“未老先衰”迹象的报告。2002年1月,研究所证实多莉患上了关节炎,而当时它只有5岁半。 “父亲”认为 多莉被“舍友”传染肺病 英国皇家干细胞研究小组负责人、牛津大学动物学教授理查德·加德纳说,多莉的英年早逝是否与克隆有关将有待进一步验证。而多莉的“父亲”,当年克隆小组组长伊安·威尔莫特博士则坚持认为克隆技术不是罪魁祸首,“多莉很可能是被传染上肺病的,它的‘舍友’已经被查出患有某种呼吸系统疾病,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据,但这一解释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威尔莫特遗憾地表示,他们现在还没有治愈该呼吸性疾病的办法,他没有透露这种病的名称。 不朽贡献 多莉将被制成标本展出 多莉是人类首次利用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成功的第一个生命。它的基因母亲是一头普通白绵羊。 体细胞克隆技术的低成功率,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明显改善。1996年7月5日是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多莉在这一天降临人世。不过,罗斯林研究所为确保多莉的安全,直到1997年2月23日才将这一喜讯公布于众。它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也是当年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新闻之一。科学家认为,多莉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 罗斯林研究所宣称,多莉的遗体将被解剖用于科学研究,任何重要发现都会及时公布。最终,多莉将被制成标本,送往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展览。欧焓新闻分析 多莉羊难题亟待破解 世界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多莉羊在给我们带来振奋、困惑和争论之后,永远离开了我们。如同它问世时一样,寿命仅6岁半的多莉羊壮年早折,再次引起世人关注。作为克隆技术及其应用的象征,多莉羊带来了争论,也留下了谜团,其中最大的一个谜就是克隆动物是否早衰,有人称之为多莉羊难题。 所谓多莉羊难题是指克隆动物的年龄到底是从0岁开始计算,还是从被克隆动物的年龄开始累积计算,还是从两者之间的某个年龄开始计算?就多莉羊而言,由于它是用一只6岁母羊的体细胞克隆的,那么,它的终年到底是6岁半,还是12岁半,还是8岁或10岁? 这一难题自多莉羊问世时就困惑着人们。最初几年,多莉羊正常生长、发育、生子,曾给第一种推测带来了很大希望,但2002年1月科学家发现多莉羊的左后腿患上了关节炎这种典型的“高龄病症”,这一早衰现象又使第二种和第三种推测的可能性增大。现在,多莉羊壮年死于老年羊常得的肺部感染疾病,无疑又加重了第二种推测的砝码,因为绵羊通常能活到十一二年,如果加上用于克隆多莉羊的6岁绵羊的年龄,多莉羊也算寿终正寝。 克隆动物早衰现象早已引起世人关注,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至今仍有两种实验结果。一方面,各国科学家在相继克隆出牛、鼠、猪等动物的同时也陆续发现一些克隆动物的早衰现象,这些克隆动物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多莉羊。但另一方面,科学家也发现一些克隆动物没有早衰现象。比如美籍华裔科学家杨向中曾利用老年牛的体细胞培育出克隆牛,结果这几头克隆牛自2001年6月以来通过自然有性繁殖产下了正常的牛犊。这说明克隆过程可以使牛的生理年龄得以逆转。 克隆动物出现早衰到底是偶然现象,还是克隆技术不可避免的结果,还是目前的克隆技术不完善所致?这有待科学家做进一步研究。 目前,克隆动物健康问题很多,世界各地的克隆动物流产、夭折、畸形现象都非常严重。多莉羊在目前问世的大批克隆动物中算是健康长寿的,它经历了出生、发育、生子和死亡的全过程。科学家们关于克隆动物的争论很多,但有一点却是普遍认同的,那就是克隆技术远不成熟,应用克隆技术时需格外慎重,多莉羊难题需要尽快破解。 新华社记者姜岩新闻链接 澳首只克隆羊死因成谜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2月7日宣布,一向非常健康的澳首只克隆绵羊“玛蒂尔达”已经死亡,由于目前澳大利亚时值盛夏,有关方面已经火化了开始腐烂的克隆羊尸体。从此,玛蒂尔达真正的死亡原因可能将永远成为一个谜。 南澳大利亚研究院负责人罗布·刘易斯说,美利奴绵羊“玛蒂尔达”本月1日在研究院内突然死亡,研究人员到2日早晨才发现了这一情况。随后进行的尸体解剖未能发现造成“玛蒂尔达”突然死亡的原因。由于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正是炎热的夏季,而“玛蒂尔达”的尸体却被放置在非封闭的环境内,因此很快开始腐烂,研究人员只能将其火化。 “就在她死亡的那一天,接受最后一次检查时,她还非常健康,非常有活力……她的死完全出人意料,”刘易斯说,“在她的内脏器官和身体其他部分都没有发现任何显著的异常现象。尸体被火化是因为其状况非常糟糕。坦率地说,它明显在发臭,非常臭。” 作为澳大利亚的首只克隆绵羊,“玛蒂尔达”诞生于2000年4月。 新闻背景 形形色色的克隆动物 自从1996年多莉诞生后,“克隆”一词就像电波一样,立即传遍世界各地,各种克隆动物,比如克隆鼠、克隆牛、克隆猴、克隆猪、克隆猫和克隆兔等,也纷纷问世,而濒危的大熊猫、绝种的印度猎豹,甚至只存在于考古记录中的哺乳动物猛犸等,科学家也都想尝试克隆一下。蛙青蛙是第一种被用于克隆实验的动物,但这种克隆技术与克隆“多莉”的技术不同,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克隆,前者是从发育到后期的胚胎中提取细胞核,而后者是从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尽管胚胎细胞克隆相对容易,但科学家1952年的首次克隆实验还是失败了,接受了细胞核移植的卵细胞并没有发育。1970年,英国生物学家用同样方法尝试克隆,结果青蛙卵发育成了蝌蚪,但它在开始进食以后就死亡。 羊首只胚胎克隆羊早在1984年就已问世,但当时很少有人认为体细胞克隆技术是可行的,因此体细胞克隆羊多莉的诞生震惊了世界。我国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羊叫阳阳,2000年6月22日出生,2001年8月和今年2月两次产下龙凤胎,可惜第二次中的一只因体质太弱而死亡。鼠第一只体细胞克隆鼠名叫卡缪丽娜,1997年10月3日出生。与克隆羊多莉不同的是,来自日本、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的科学家采用了提高克隆成功率的新技术,一下子培育出了多只克隆鼠,而且还获得了“克隆的克隆”的第二及第三代克隆鼠。体细胞克隆鼠的诞生同时也宣告此前有关对多莉羊身份和克隆技术的质疑可以结束了。 牛能都和加贺是最早的两头体细胞克隆牛,出生在1998年7月5日,其名字均源于诞生地日本石川县的地名。尽管这两头牛早产近40天,但发育正常。它们的“妈妈”分娩当天没有异常反应,但第二天早晨却食欲不振,下午就死亡。克隆牛成功事实表明,可用这种技术批量培育品种优良或有特殊用途的牲畜以及保护濒危物种等。 猴在目前所有克隆动物中,猴子在基因上与人类最接近。2000年1月,美国科学家宣称第一次成功地克隆出灵长类动物——一只名为“泰特拉”的克隆猴。克隆猴采用了胚胎细胞克隆的技术。科学家反复实验13次,只有“泰特拉”幸运地降生。科学家说,这些克隆猴将用于人类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症的研究。 猪体细胞克隆羊与克隆鼠诞生后,科学家就计划克隆猪。猪易于繁殖,而且其器官在大小和功能上与人体器官较为接近。据认为,将转基因技术和克隆猪技术结合,有可能大量繁殖转基因克隆猪,以从中获取适于移植手术的器官,为成千上万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带来希望。首批体细胞克隆猪共5只,出生于2000年3月5日。 猫2002年初,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猫诞生了,名为CC。CC的皮毛颜色很特别,它花白的毛色看上去完全不像生它的花斑猫妈妈,也不完全像它的基因妈妈。CC来到这个世上很不容易,科学家共实验了188次才获得了成功。 兔由于兔卵的活化和附着时间很难掌握,因此克隆兔比克隆其他哺乳动物的难度要大得多。为了成功地用体细胞克隆兔,科学家进行了数次实验,共培育了2000多个转基因卵细胞,但最后只有6只于2002年培育成功,其中有2只在哺乳期夭折。新华社记者林小春曲国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