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 科贸观察专题 > 正文

科贸观察第36期 盘点科技周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1月06日 15:45 新浪科技

  5月的北京,报纸、电视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恐怕就是高科技和中关村。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北京高新科技产业国际周,不仅让到场的科技园和企业,抱走了一个正式意向签约60.2亿美元的大"金娃娃",还让北京人过足了收听、收看世界级精英传经论道的高科技瘾。回放一下国际周的盛况,您是不是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怎么会有这样多过去和北京很少沾边的大人物、大机构、大财东,天上飞、地下跑地赶来凑"热闹"?冷眼观潮后您会发现:高科技和中关村正在成为
一个重新调动和整合中外资源的大平台。

  中关村:"圈认"、"圈钱"真厉害

  (主持人)回想一下北京的历史,人们不难看出这样一点眉目:从元、明、清三朝的古都到解放后,北京一直是以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形象展示于世人面前。论资本运作,经济发达程度,北京比不了上海;论商品经济的活跃,北京不如东南沿海城市,甚至不如过去商贾云集的山西等内陆城市。但是自从去年6月5日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批复"后,北京的经济地位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提升。这可能正应了那句话"风水轮流转,今日到我家"。

  中关村聚敛"人财"

  伴随着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人们发现北京出现了很多过去少有的新现象。北京大专院校多、科研院所多、国务院部委多,但是这些机构过去与北京的关系不过只是属地管辖,极少有什么经济合作、业务往来。北大、清华的人才资源、技术成果资源,可以说让中外的经济界、企业界人士都看着眼馋。而北京几十年守着这两座大金山,但沾到的"仙气儿"并不多。去年6月份中关村园区建立后,北京市政府不但迅速和两所著名大学鉴定了共同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合作协议,北大和清华还都很快成立了专门为首都经济服务的研究机构。

  (主持人)中科院是北京德高望重、资源成堆的特殊"市民"。但是多少年街坊邻居地住着,北京人好象并没有意识到这高墙大院中蕴涵的资源。而近一年来情况就有些不同了。电视里、报纸上,中科院路角祥院长和北京市长刘淇共同出镜、上报的次数越来越多。中科院那些大牌儿科学家和中关村建设一起走进北京人视野的事情越来越多。尤其是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园区后,中科院不但与北京市政府也签署了共同发展首都经济的合作协议,中科院还充当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主角之一。

  据了解,仅去年下半年至今,国防科工委、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等一批国家级的机构和部门已与北京达成了经济合作协议或意向。这些机构的资源不仅包括了国内一流的人才,还包括国内最权威的信息、政策,以及关系等等。一个门槛几乎就是一个资源库。3月底,我们的记者在北京翠宫饭店参加了一个特殊的"沙龙"。在这个沙龙上,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与中关村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和科技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框架协议"。4月1日,北京市商业银行又与中关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援信额度20亿元的贷款协议。建行北京市分行与中关村的合作,并不是中关村银企合作中的第一个,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

  (主持人)记得早在今年3月2日,由中行行长戴相龙与北京市市长刘淇共同发起的"金融家、企业家、科学家共同支持中关村建设沙龙",就已经为此后中关村整合金融资源拉开了帷幕。当时的场面可以说最能反映出中关村的能量有多大。中行行长戴相龙率领国内最大的8个国有商业银行的行长全部到会,科技部部长朱丽兰。中科院院长路角祥、北京市市长刘淇同台为中关村建设出主意、找财源。

  5月8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周,是高科技和中关村把调动、整合中外资源的"绝活儿"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的一次。这一点从国际周提供的一些数字就能看得很清楚。在本届国际周期间,共有来自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世界51个国家和地区的65个外国政府和企业代表团到会,还有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几十个代表团参加,参会的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总人数突破了20万。参加国际周的政界要员、企业精英、财富大亨、技术领袖,随便举出一个都会吓人一跳。他们中包括NEC、爱立信、诺基亚等世界500强的总裁,美国花旗银行副董事长、美国那斯达克、英国伦敦交易所、加拿大多伦多证交所、香港联交所、新加坡联交所等著名证券商,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官员,吴敬涟等著名经济专家,硅谷优秀华人企业家代表团等高科技精英等等。

  (主持人)国际周出手的合作项目,也是动则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中关村一区五园之一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诺基亚公司签约的星网科技园,一个项目就签出了100亿的天价。由此可见中关村调动国内外资源的能力真不是吹的。

  中关村缘何形成资源"旋涡"?

  目睹中关村在这一年里出现的诸多新现象,反思此次国际周获得的巨大成功,人们不能不产生一系列这样的想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带来的人才优势,对于北京并不是最近才有,为什么历史上数次经济浪潮,北京的经济地位都没有象今天这样显赫?中关村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十几个年头,为什么全球的风险投资家、证券商界的顶尖级人物,到今天才象发现新大陆一样纷至沓来,要观念给观念,要技术给技术,要钱给钱?改革开放后,30多万国内学子踏上出国寻梦路,十年二十年他们中很多人没有下决心回国工作,而一个知识经济的概念,为什么能让回国创业很快形成了留学人员中的一股潮流?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国际周期间采访了一些专家。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德冰先生认为(中国人聪明,市场大)负责组织此次国际周论坛的北京市贸促会信息部部长高绪诰说(分析国际周为何吸引这么)

  专家们从人才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首都经济的构想,准确、有力地踏上了国际新经济潮流的节拍。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经济持续十几年的不断增长,让世界各国都意识到高科技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于是以电子信息、互联网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主体的新经济概念,受到了普遍重视。北京自身长期积累下来的人才优势,正是具备了新经济的基本要求,加上政府的审时度势,使北京跟上了世界经济的最新潮流。而这场新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和全球化,就象互联网本身的特点一样。从这方面看,高科技和中关村能够吸引全世界众多的头面人物、投资家,成为国内各界的关注焦点也就不足为奇。此外,调动、整合中外人力、财力资源,加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恐怕也是实现园区建设目标的需要。

  (主持人)按照北京市政府在10年内把中关村建设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据测算,仅投资一项就需要2000亿元以上,将大大超过三峡建设工程的投资。这样大的资金量,仅靠北京市的努力显然是不够。这就给中外投资商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机会,使得他们走马灯似的要来给中关村"上课",要使他们的投资不落在别人的后面。(换景别)我们看到的这些,也可能还只是北京市经济地位迅速窜升的一些表象,是高科技和中关村能够如此厉害地"圈钱"、"圈人"、"圈技术"的一些皮毛。其中更深刻的原因还有待人们去研究和探索。

  中关村将给北京带来什么?

  (主持人)今年的国际周闭幕了。有关中关村又与某某机构签约、合作的消息,还在不断见之于报纸、电视。一场盛会过后,人们最关心的恐怕是国际周将给北京带来些什么?中关村正在给北京带来些什么?

  首先我们认为:国际周是一次思想的盛会。16个专题55场高新技术论坛,把全世界最优秀的脑袋都调动到了北京。世界顶尖级企业首脑论坛、著名大学校长国际论坛、硅谷杰出华人论坛、风险投资与融资上市论坛等等,只要听一听这些这些论坛的名字就会让人掂出演讲人的分量。在国际周论坛的空隙,我们采访了参加演讲的两位重量级人物:美国那斯达克国际董事中国区首席代表黄华国先生和硅谷最优秀的华人企业家GRIC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宏博士。(黄华国先生说:"此次参加国际周,是想把有关那斯达克股市的最新信息带给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并告诉他们代表全球高新技术资本市场的那斯达克股市不久前出现跃幅的原因。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股市中有传统观念的股民和企业,对网络股把握不准造成的,也是正常的。")

  自从去年起国内高科技企业海外上市风潮出现后,那斯达克中国区头把交椅的黄华国先生,就成了国内高科技人士追捧的"偶像"。此时经过那斯达克股市的"三月风暴",经过网络经济是不是泡沫经济的论坛,再来听一听黄华国先生的观点,无外乎是一场及时雨。难怪黄先生一走出会场就会被蜂拥的记者围住。硅谷GRIC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陈宏博士,是开发及提供全球网络增值服务的创始者,也是一个世纪以来第一位在美国将自己的公司带上股市并且市值突破10亿美元的中国大陆人。目前GRIC公司的合作伙伴已经遍及世界145个国家。陈博士在谈到给国际周带来哪些观点时说(采访)我们再来看看财富方面的收获。国际周组委会提供的数字显示,本届国际周共同签署国内外合资合作、技术贸易、产品贸易等合同、协议、意向总计60.23亿美元,比上届增加了10倍以上。其中北京市占了58%的比例。中关村"一区五园"之一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签署的投资协议金融就超过了17亿美元。据预测这17亿美元的投资项目建成后,将会每年给开发区带来600亿人民币的产值,给北京带来60亿的税收。对此开发区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骆华女士说(采访)国际周上,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对接洽谈会、政府采购项目洽谈会、国际医药卫生高科技成果拍卖会等9场"圈钱会",让巨大的资金流、技术流,在高科技和中关村的大平台上急剧裂变、重组,凝聚成为支撑首都知识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

  (主持人)国际周还是一次吸引人才的盛会。这次国际周上专门设立了两场与海外学子有关的论坛。其中硅谷杰出华人企业家论坛上,GRIC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陈宏博士、e21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孙仰文博士、美商网首席执行官高帆、美国商务网公司全球总裁童家威先生等先后登台演讲。他们不仅给中关村的创业家带来了硅谷成功的创业经验,还纷纷表达了他们个人回国创业的设想。GRIC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宏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回国创业打算)

  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国内留学人员在美国硅谷工作的就有几万人之多。他们中不少已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或担任硅谷著名大公司的管理、技术要职,对高科技产业在硅谷的成功有着很深的了解和实践经验,是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不可多得的人才。此次国际周,让他们中更多的人了解了北京发展知识经济的思路,也让他们中很多人萌动了投身国内高新技术发展的想法。据北京市科委有关部门最近对在美国的留学人员心态调查:准备在5年内回国的留学人员占21%,5-10年内回国的占37%,准备10年后回国的占23%。这些愿意归国创业的留学人员年龄大多在30-40岁,也是干事业的最佳时期。他们的加盟,将使国内高科技企业迅速实现与国际先进思想、技术、资本的对接。本届国际周上,北京市政府还颁布?quot;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的若干规定",向更多的海外学子加入中关村建设抛出了"绣球"。此外,由北京市双高人才服务中心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共同组织的"双高人才招聘会"以及网上招聘,让数以千计的高智力人才,聚拢到中关村的人才库中。国际周还是一次给普通人注入新经济观念,让普通人感受世界高科技潮流的盛会。在农展馆举办的国际周展览,4天接待了十几万人参观。这些参观者中不仅有经济界、科技界的专业人士,也不乏大量的普通市民。其中一位已经退休的北京参观者在谈到他来国际周的目的时说(参观者)老先生的话,实际上是代表了很多关注国际周的普通人的心态。他们没有很强的商业目的,只是想通过国际周开阔一下眼界,感受一下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他们关注中关村、关注高科技是想知道新经济会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明天的日子会怎么过。而正是高科技和中关村与普通人的密切关系,才是新经济的生命力所在。

  (主持人)一个中关村让北京步入了与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平起平坐的地位,一个国际周让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北京。高科技的神奇魅力用什么词汇来形容恐怕都不过份,高科技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拓展空间将更会是海阔天空。


发表评论】【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科贸观察专题
 相关链接
科贸观察第35期 手机上网为什么(2002/11/06 15:43)
科贸观察第34期 媒体终结者(2002/11/06 15:42)
科贸观察第33期 联想一分为二(2002/11/06 15:40)
科贸观察第31期 电子商务谁先赢(2002/11/06 15:39)
科贸观察第30期 下一轮你给谁投资(2002/11/06 15:38)
科贸观察第29期 各种人才奔向互联网(2002/11/06 15:36)
科贸观察第28期 我能为你做什么(2002/11/06 15:35)
科贸观察第27期 国企外企任你行(2002/11/06 15:33)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 下载鸟啼铃语 获彩屏手机
· 越洋短信 万里传情
· 加入新浪短信联盟 有钱一起赚!
· 每月5元 乐趣无限!图片铃声换换换
· 暴笑!超酷!烫口!欢乐英语短信
· 订阅头条新闻 获赠40M新浪VIP邮箱
头条新闻
(30元/月)
体育新闻
(0.2元/条)
非常笑话
(0.5元/条)
两性学堂
(0.5元/条)
你的手机: 手机密码:   > 快速获取密码
图片  铃声  言语  自写短信  游戏  订阅分类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下鸟叫铃声获手机
每月5元铃图随心换
开往春天的地铁
[萧亚轩]
[另类音] 胆颤心惊
[高枫] 美丽新世界
更多精彩铃声>>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投影商城全面打折
  • 惊喜特价16888元
  • 无线投影
  • 新书快讯
  • 周渝民写真集首发
  • 天线宝宝新套装
  •   数码科技时尚
  • 300万像素DC降价啦
  • 网络MD又出新型号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