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
![]() |
|
![]() |
时下到处充满传奇的年代里,最让人眼红的非".Com"莫属,尤其是故事里的主人公更是"集百千娇宠与幸运于 一身",没有一个是不擅长讲"故事"的,于是,在这样一个个各不相同却有充满悬念的传奇中,不管是如何"不可思议地艰 苦创业"、如何"幸运地获得巨额资本的青睐"、如何"一夜之间成为年轻的亿万富翁"还是如何"迅速地一路插旗跑马圈地" ,我们的主人公无不与Yahoo!、Amazon、eBay、eTrade等一大堆闪光的名字和财富金山联系在一起, 并且总隐含着这样的潜台词:"要不是………,我现在早就和杨致远、贝索斯……一样并肩成为网络富翁,当然,成为中国的 杨致远、贝索斯……,这样的日子对我来说已经不会太远了,要不是国内现在缺少有远见的风险投资家,要不是……" 我们的评论家们、传播故事兼散布谣言的编故事者们也坐不住了,而且非要以"网络宗师"的面孔出现,唯恐赶不上 网络这一趟"最后一班车",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于是,在他们笔下,Nasdaq里的资本故事成了"比傻游戏",好像暗 示着".Com"故事里金发碧眼、富可敌国的主人公,一个个无非都是玩接力游戏的弱智;还有一种"老虎理论",故事里" 光脚的一定跑不过穿鞋的",所以后者注定要被老虎吃掉的,似乎".Com"故事非得从赤贫的黄牙小儿开始;更有一种叫 做"直接经济"的,似乎一有".Com"出现,人们就可以实现从网络门槛到财富门槛的直接跨越,在"信息文明"主导的 社会里,财富仿佛是可以俯拾即得,所以才美其名曰"直接"。 经过近20年市场经济的铺垫,中国人已经不再私下里羞于谈论"财富"了,知识分子经历了赤贫的被打倒批臭的年 代之后,对贫困都是唯恐躲之不及,而年轻的新一代"知本家"们又欣逢"从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的直接跨越的时代,在财 富面前的羞涩消失了,伴随而来的却是近乎于"贪婪"。之所以说是贪婪,从人们对待财富的普遍心态就不难发现,尤其是". Com"故事里的主人公们都在大胆梦想着财富,谈论着财富,对着瞪大了眼睛的听众们毫不羞涩地炫耀着财富神话的年代- -随便打开一张媒体,头版头条的主人公都是不知从哪里冒出的一位拥有个人资产"*亿元"的新"知本家",报道的字里行 间充满了扬眉吐气,却又掩饰不住"公开的羞涩"。 于是,在".Com"的故事里,人们也看到了令人发笑的一面,在每天关于巨大财富的"白日梦"里,主人公们也 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在互联网热的背后,许多人认为既然进入这一产业的壁垒非常低,就把许多精力用在在金融操作和市场炒 作上,他们热衷的话题只是"风险投资、上市、Nasdaq……",至于真正的产品和给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不是他们所要 考虑的。国内互联网公司的这种虚胖也带来了市场混乱和过多泡沫行为,像最近这一行业中屡见不鲜的企业领导人的个人膨胀 ,之后是员工的个人膨胀,四处跳槽,令人生厌的自我炒作…… 事实上,要进入互联网这样的一个产业的门槛,一定也同样离不开智慧和技术的积累,离不开汗水、失望、失败和任 何一个我们在工业时代里遇到的问题。".Com"的世界里,除了传奇之外,并不全是捷径,而从原子世界到比特世界的迁 移中,这样的迁移决不是一步跨越的,我们依旧需要继承在原子世界里的长久积累,都说美国的".Com"故事无法Cop y,ICP也决不是"Internet Copying Place", 那么,我们的知本家们在做着财富的白日梦之 余,是不是多考虑考虑自己创新的商业模式,别忘了,网络梦的实现还有赖于外在环境的完善,比如我们还有8亿农民他们连 触摸电脑的机会都没有……最重要的,故事总有讲完的一天,到那时吃人的就不是"老虎"了,而是自欺欺人、贻人笑柄的谎 言。 |
|||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阳光专栏 > 浮躁的“.Com” |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