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科技时代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阳光专栏 > 互联网信仰
 


互联网信仰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4月20日 10:55 阳光

  对于今天的行业中人,互联网意味着可预期的财富之源。有人曾形象地将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开来的互联网热 称为一场新的"圈地运动",抑或是类似当年白人殖民者的"西部拓荒运动"。天才少年们(也被称为年轻的技术资本家们) 带着自我实现的激情、满脑子的智慧和发掘财富的梦想,正在为互联网世界制定规则。于是,在90年代价值渐趋多元化的社 会里,一种技术文化垄断下的奇特景观出现了:从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互联网正在取代政治、偏见、文化隔膜和意识形态教 条的束缚,迅速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信仰。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互联网是人类智慧贡献给自然世界的里程碑式作品。今天的人们已经不再将互联网视为一种单纯 的信息通讯技术(最简单的例子就是,WWW的发明并非出自一位技术工匠),恰恰相反,在它诞生以来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 中,互联网就融汇并激发了全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智慧、创造力和想像力。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宗教,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几乎总 是让我们的预言家们大跌眼镜。如果说Mosaic(WWW的发明人)、杨致远、Ozzy(Amazon的创始人)因为 有着超常的洞察力而注定要成为互联网英雄的话,那么,今天这个行业中更多的人则是被这一浪潮裹胁进来的(连桀骜不驯的 比尔大帝也是如此,有一阵子他老人家也看走了眼!)。Internet成了新的洪水猛兽,天下滔滔,无一幸免。

  当然,网络逐潮的背后,人们毫不掩饰对财富的渴望。在这场被称为"掠夺眼球"的战争中,Internet不仅 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更是激发了投资家们的野心和贪欲。技术与资本的结合,商业化的驱动,不仅使得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一 日千里,也从此改变了人们积敛财富的方式。感谢互联网,它使得年轻的Dell和杨致远们可以不再蒙祖荫的庇护,即使是 白手起家,也不妨碍他们今天俨然已经成为40岁以下最成功男士的范本,他们在互联网上的发迹故事还在不断地被重新演绎 。

  有趣的是,行业中关于Internet的一个最新、最形象、最流行的比喻就是说它像是一片云彩。这样的一种隐 喻,不仅暗示了谁也不知道Internet将来究竟为何物,而且意味着在互联网规模庞大得难以想像、更像是一团虚幻的 迷雾世界的背后,谁也不知道哪一片云彩上会掉下雨滴来。最有意思的是人们对于互联网经济的争论:泡沫也好、新经济也好 ,互联网仿佛是一片稍纵即逝、但又分明象征着滚滚财源的绚丽云彩,这一轮如果没赶上,也就意味着你将不可能成为下一代 财富界的新宠。

  回头看看国内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还只是生存在一种梦想和现实的尴尬之中。无论是新浪网的"新 经"(新闻+BBS)、搜狐的"搜经"(搜索引擎+注意力经济学)还是网易的"易经"(中国本土特色+网虫社区),国 内的互联网弄潮儿们今天还不大可能像杨致远那样自豪地宣布自己是一家已经完全可以倚赖互联网实现赢利的公司。在相当长 的一段时间内,他们也许还会继续在云端里穿行,但对于行业中人来说,如果现在你还不能祈雨于这片祥云(虽然它也是变化 莫测、危机四伏),不远的将来,IT工业的新潮流来临时,你恐怕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在IT这样一个变化太快、 淘洗太激烈的行业里,王嘉廉曾用"不上网、即失败"这样的字眼来形容Internet重构新型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 感。

  人们提到互联网常说"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其实,"大狗"也罢,"小狗"也罢,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谁 都可以尽情地"汪汪"吠叫,没有人在乎你是有着怎样一种"毛色和血统"的狗,如果你胸中有"块垒",又不甘寂寞的话, 那就请加入互联网上的大合唱。在这里,人们失去的只会是羞怯、偏狭和闭塞,得到的却是自由、财富和可以分享的喜悦。中 关村有一句很煽情的广告词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Internet就一定会实现",对于互联网信徒来说,在绚烂 梦想和寂寞现实之间,Internet就是一幅不断地被图解、修改、实践着的远景蓝图。毕竟梦想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去 创造未来,在这个意义上,Internet与每个网络公民休戚相关,前赢海威总裁张树新说:"如果Internet意 味着就是你赖以生存的空气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降低它在中国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阳光专栏 > 互联网信仰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